秀點熱情吧 Chicago (2009)
秀點熱情吧 Chicago
到了 Chicago 才發現自己原來這麼不喜歡玻璃帷幕大樓和鋼骨結構…
太方正, 太耿直, 太工業化, 太沒有人性, 好像Piet Mondrian 的新造型主義作品裡的色彩消失了, 只剩下水平和垂直的黑線條; Mondrian 的作品乍看呆板其實極具音樂性 (韻律), 但在 Chicago the Loop 這裡的各大樓真的只是 “秩序的描寫” , 偶有一兩件造型突出的作品, 但大多數井然有序到無趣…
Sears大樓雖有名氣,在我眼中 卻一點也不美, 而它也早就易名為 Willis Tower了, 老闆一換, 大樓名稱一改, 人們在談論之餘, 多的就是惆悵與感嘆, 繼續稱它為Sears 也只是習慣使然吧…
本來想參加Architecture tour 的, 可是一想到我走在大街小巷看各種大樓所獲得的心得, 就改變主意了.
Chicago 的冷漠 甚至比New York 更甚, 想比之下, 目前只有 Boston會讓我用 “慧頡” 形容它. Chicago 所代表的是工業化的美國: 鋼鐵材質與玻璃, 交錯縱橫的鐵路 (雖說是 Subway, 但大部分像台北的捷運柵湖線, 是露天的…), 老舊的車站, 自由徘徊的鴿群, 種種跡象象徵 (曾經) 直衝而上的經濟, 永遠不回頭的執著, 以及勤奮的移民精神, 最後都被 “物質化”, “商品化”, 有點 ”缺乏熱情” 就是了…
美國中西部這裡沒有大山脈, 雖然行車方便卻很難不想起台灣有山有海之美, 道路險峻卻同時激發一點衝勁與狂想; 在這裡舉目所望是漫無邊際的平原, 不但平直廣大得令人想睡, 甚至無法帶動一點激情或異想, 整個人的思考變得相當緩慢…
本以為Chicago 會帶給我一點衝勁兒, 然而這 “第一次接觸” 卻令我失望; 大樓很多沒錯, 但一棟棟的玻璃大樓互相映照的也只是彼此的冷漠與經濟競賽之間的無情. “ The Loop” 這裡雖有不少Museums 以及大師級的公共雕塑, 但無形的 “靈氣” 還是受到束縛, 是因為車子太多?? 還是紅綠鐙太多?? 那些公共雕塑 “被置放”在城裡某處, 我卻感到城裡的人與之毫無交集地生活著, 雕塑品看盡人間繁華與失落, 在噪音, 煙霧, 人群裡漸漸褪色, 最後成為人們相約見面時的地標, 大概只有像我這樣的觀光客還努力地慢慢步行追尋, 想要找出雕塑品的精神與 Chicago的關係….
現在有點期待Architecture tour 了, 說不定我會改變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