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11:56:38上古藝術館

藝術投資二三事~再造台灣商圈的文化與藝術

藝術投資二三事~再造台灣商圈的文化與藝術    /藝術經理人  陳虹安

上古為了要尋找台灣在地藝術發展更好的出路,讓台灣優秀的在地藝術家們能夠溫飽無缺,加上綜觀這幾年台灣店面商家凋零,一些好的、有回憶的、值得保存的商圈文化及商品,慢慢的消失不見,為了再次營造商圈的昔日風華,讓人潮再現,因此,激起了上古以藝術與地產異業整合方式,結合自身相關的經紀專業人才,打造了一支純粹以店面地產經紀的營銷經理團隊,為藝術找出路,為商圈納人潮。

在思考如何營造商圈特色,以及要如何吸引人潮,讓來商圈的人,無論是特地來的或是偶然到的,能夠來了一次之後,有驚豔的感覺,而且流連忘返,還想要再來第二次、第三次,一來再來,這是那段時間以來,我一直所想要解決的難題。直到有次無意中與家人在電視電影台上看了我們台灣《艋舺》這部電影,我豁然開朗了起來,這就是我要的台灣在地文化特色商圈再造的內涵,也讓我想起年輕時三五好友一同相邀到萬華華西街品嚐山產、海鮮、野味小吃等各種美食,再到西門町閒逛的美好回憶,而且是一來再來樂此不疲。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除了年少輕狂,與同學、好友偷一點閒情脫離家裏的束縛之外,我想艋舺的歷史文化所營造出來那種接地氣的庶民文化,應該就是它能夠引人入勝的地方。

「艋舺」(Mankan)的名稱是平埔凱達格蘭族語「小船」以及獨木舟聚集的地方。在清康熙時福建的鄉民移居在這個地方,那時這個區域的平埔族民都會駕著獨木舟沿著淡水河到此地跟漢人交易,由於交易繁榮,使得舟群都會聚集在此,這樣景象的地方,就成了「艋舺」(Mankan)地名。後來附近新莊地區發展日益興盛,加上原停在新莊南科崁溪河床日漸淤塞,貨物交易的船隻改停艋舺渡頭,一時南來北往人潮聚集經濟繁榮。

當時清朝泉州、廈門與台灣的貿易船隻,也經由台灣海峽溯淡水河來到艋舺,以此為貨物交易中心,讓原杛小小的渡船頭成為了大商港,各地商人南來北往齊聚在這裏,這樣大量的人潮湧進吃住是必要的,為解決溫飽使得小吃經濟林立,特色小吃也逐漸成形。
到了1808年新莊縣丞更移遷到艋舺改稱為艋舺縣丞,商業的發達、經濟的繁榮,而有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譽。日據時代,日本人改制行政區域,將台北廳原本直轄的艋舺、大稻埕及大龍峒三個區改設為台北市,隸屬台北州,但是因為「艋舺」日語發音艱澀,就依閩南語讀音改為日語音相近的「萬華」。

圖:張杰-千禧樂章-68X68CM

當然,為求經濟能夠成長,財源能夠廣進,民間的信仰也開始帶動建立起來,「龍山寺」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下建立的,鼎盛的香火,商街經濟也因此興起。然而為維護商圈利益,卻也有了兄弟、陣頭這種各據山頭的組織,為了本身的利益,使得相關的衝突、爭鬥、殺聲不斷,也讓艋舺有了兄弟的氣息。

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歷史軌跡下,無論是特色小吃、廟會活動、兄弟氣息或是商圈交易,通通讓艋舺牽動著老台北人的共同記憶,就像我們對1970年代的民歌百聽不厭一樣,因為那是我們這個年代的印記。

所以,上古地產對於商圈營造的起念動心,我就是以「艋舺」這種貿易、小吃、廟會、商圈、兄弟氣息的特色歷史文化內涵為基礎,再注入現代藝術元素的舖陳建構,讓老文化有新味道,那種又陳又新香的味道。就像我們一講到天母,就會想到1950年代駐台美軍的進駐,讓這個區域帶月有濃濃的異國風貌,展現了多元的國際觀,而有聯合國、時尚感與世界接軌的味道一樣。

相信上古,我們的專業經營團隊對於店面、商圈建構及營造的用心,無論是從規劃、設計到歷史傳承、特色建構、專屬藝術舖陳,都是在區塊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再一步一腳印的堆疊上去的。把店面交給上古就對了,我們的用心,就是你們的放心。

-----

大師精品特惠:https://forms.gle/FKtzRp3AsLSYYJAi9
週四晚上8:00藝術夜拍會:https://www.facebook.com/sogoart160/
觀看更多上古藝術精彩影片:https://lihi1.cc/7ApXV
-
上古國際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60號B1
電話:02-27113577
LINE ID:@sogo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