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2 09:55:04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101-2霧峰學期末報告:茄冬田組─四分衛地(茄冬田)-語之後

霧峰學‧學霧峰

茄冬田組 ── 四分衛地(茄冬田)-語之後



壹、參與人員介紹
● 社區老師介紹
茄冬田社區老師-柳賢冠
老師是位阿美族企業家,曾經營旅行社、金銀樓……等,以「若無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來勉勵學生在職場上、社會上要如此般奮鬥。並警惕同學,珍惜自己還在學校學習得機會,做好十足的準備迎向畢業後的挑戰。

● 參與組員介紹
組長:吳泓聖
我是在雲林土生長的孩子,家鄉是以務農居多的四湖鄉,也許是青少年反骨的心態,以及家中長輩不斷叮嚀,對務農這方面興趣缺缺,為了未來夢想自己的生活,來到大學念數媒。

組員:賴靜宜
我是今年就讀數媒2A的賴靜宜,是個阿美族,每年都會參加豐年祭,所以暑假的時候總是會被曬黑。平日喜歡在家裡看看漫畫,玩個遊戲等等。升上大學後,有跟著朋友一起去打排球,還滿開心的。

組員:陳煜迪
我的名字叫做陳煜迪,生日是81年11月14日,屬猴,出生在雲林縣,但現在家人居住在嘉義市,而我則就讀亞洲大學二年級數位媒體動畫組,住校外,平日會打排球,也會打英雄聯盟。


組員:吳宜珊
我叫吳宜珊,綽號是珊迪,來自純樸的宜蘭,家裡成員有爸爸媽媽和哥哥。爸媽管教我的方是基本上都是很民主的,我想做什麼是他們都很支持我,如果做錯了他們也不打不罵,只是很有耐心的好好的問我,這樣做對嗎?後果是什麼?他們不會直接反對我的決定。目前就讀亞洲大學商品設計系一年級,我在不認識的人面前很安靜,幾乎不太說話,但在熟人面前玩得比誰都還要瘋,以前我就喜歡亂塗鴉,所以大學本來想讀視傳系,不過陰錯陽差之下進到了商品設計系,從此之後愛上了這個系,雖然辛苦,但甘之如飴。

組員:陳亭汝
我是就讀數媒系2A的陳亭汝,生長於一個四人小家庭,從小到大都一直住在北部,也一直在北部就學,一開始原本以為大學還是會繼續待在北部,但卻意外地考到了台中霧峰的亞洲大學,雖然很希望能夠繼續在北部就讀,不過後來想想,能到其他地方見識,也是不錯的選擇。

貳、研究動機
● 題目訂定:四分衛地(茄冬田)-語之後

● 摘要:透過土地來了解霧峰的鄉土民情,並改善花東新村的生活,以及創造霧峰之前景。

● 報告背景:為了改善霧峰整體的農業,注入新的創新力與科技,以新式和健康的方法來種植農業。

參、問題探討與目的
● 問題彙整:這樣的方式是否有效改善霧峰農民的生活與種植方式。

● 研究目的:改善霧峰農民的生活與種植方式。

肆、文獻探討  
前無古人,我們是以新式方法來改善霧峰,所以無參考文獻。
 
 
伍、發現/創意/想法 
現代人一堆文明病,我們可以結合原住民的傳統料理,一來可以傳承原住民文化,二來可以讓現代人吃得健康,展現這方面的特色。

陸、分析、討論與結論
● 分析與討論:
我們要如何去實行那先原住民的文化,有先原住民的食材已經不多了,所以我們要以天然的方式去複製那些植物的生長環境,透過實驗來驗證個總方式是否適合。

● 結論:這就如人生出社會一樣,只要有點準備就要出發,然後在短時間之內穩定住自己的狀況,必須短時間之內就要做出決定,不斷奮鬥,就如同這塊地名為四分衛,在各司其職的職場上也能成為團體來的靈魂人物。

柒、個人期末總心得與週誌         
● 心得
組長:吳泓聖
當初,我聽了班上同學的話選了這堂霧峰學,在第一堂課就被淑娟老師記住,同學們也因為感覺這堂課很麻煩而退選,所以從組團到被一個人丟在這,其實打擊還蠻大的,直到現在這組同學們選了霧峰學,才比較釋懷這件事。

霧峰跟我的家鄉不一樣,我的家鄉並沒有大學,無法有大量外的新活力,但是霧峰有大學,每年都因為入學的新生或是來到這的學生改變風貌。而從外地來的學生,因為在這短在地居住,進而了解在地風情和傳統風俗。霧峰學則是讓我們這些學生更進一步了解霧峰,少了這堂課,不知道這裡也會有媽祖繞進,這裡有個湧旺農場,有個九二一過後所形成的花東新村,有歷史的江鳥林……等,即便這學期讓我得知這麼多有關霧峰的事,我相信這只是霧峰小小一部份的故事。

在霧峰學被分到哪個地方,其實想想都會很有趣,有不同的收穫。當初,組員們到茄苳田的意願不到,也許又是命運的捉弄,我們就選到了。至從上室外課時,老天爺一直以來都沒照顧過我們這組,雨一直下,反倒因為這樣,老師教了許多人生哲理給我們,譬如:韓國人蔘公社的由來、中國的崛起……等,老師也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觀念。

雖然老師再三強調我們要學的是我們許這篇土地的感情,也感謝老天爺在最後一次上室外課可以放晴,讓我們以種下種子,那種雨後天晴的感覺,也跟我們在下雨時,老師在涼亭內跟我講述故事和道理一樣,能夠豁然開朗。

組員:賴靜宜
我原本以為這堂課是要整個班級聚在同一間教室,然後老師開始訴說霧峰這個區的故事,但事實上也不完全是這樣,這堂課反而是分成各個小組,然後到各個組別負責的社區,聽各個社區的老師講各個區的故事,而我們這組呢!被分配到的是是茄冬田,柳老師把這塊田的名字取名為四分衛,意表這塊地非常的重要!而且幾乎每周都強調四分衛這個名詞。可惜的是,本來預定的種豆子計畫,每每都被天氣不美麗給影響,導致我們多次無法實行,終於!在最後一次的上課時間,我們終於能夠實行種豆計畫,但那一天非常的炎熱,我看著我們要播種的地方,呈現的是一塊塊的乾土狀,我們用著鋤頭想辦法挖鬆那塊地,種了幾顆黑豆以及茼蒿,在自己播種的地方插上一根竹子,雖然說我不是第一次種豆,但這是我第一次跟著同學一起種豆,每個人都自己用雙手挖鬆自己要種的區塊,老師則負責幫我們每個區塊澆水,另外的兩人負責砍竹子,剩下的一人則是幫忙拍下我們種豆的過程。雖說我們實施種豆就只有那麼一次,但是每次碰到下雨天也不是平白無故地坐在那,柳老師很常跟我們講一些他過去經歷過的事,以及他舉例過的一些小故事,都是別有用意的!
 
經過了這幾次的課程,我真心希望這塊田能夠受到重視,因為台灣的田地已經漸漸地減少了很多,既然我們眼前有這麼一塊地可利用,何不讓它的價值再提高,成功地成為柳老師所希望的那樣,成為真正的四分衛!

組員:陳煜迪
不知不覺霧峰學這門課程也已經到了尾聲,跟當初的我比起來,我不但體會了很多,並且學習到東西。一開始從老師的熱情以及破冰活動讓我對霧峰學的課程有了好的印象,在之後相繼介紹在霧峰這塊土地上的各個領域的老師們來授課,並讓我了解到原來霧峰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及無聊,而且還有他的內涵在裏頭,只要我們肯用心發現探索的話,能挖到的資源將會比想像中還多!
 
這次的社區分組課程是茄冬田,那是在麥當勞對面小條路徑走進去的一大塊田地,然後等著我們的是一位看起來白髮蒼蒼但卻精神奕奕、生龍活虎的柳冠賢老師!他有時候會到旁邊田裡作些田裡的苦差事,因為他希望能把那塊地整頓好變成一塊寶田,因此他以他的寄望給予那塊地「四分衛」的名字。老師跟我們說說這塊土地的來由、對於這塊土地的寄望、他的人生經歷、他對我們的想法及期許...等,讓我見識到也體會到很多很多我們不曾經歷或不曾思考過的問題和方法。老師一開始就說希望我們能親自下田種農作,雖然說從上課以來天氣一直處於下雨而無法下田的窘境,但在最後一天總算放晴了!雖然說一直處於炎熱的溫度下而有點難受,但為了能完成我們這課程的最終目標還是咬著牙忍了過來呢!希望這塊地跟我們所種下的種子能夠好好發展!

組員:吳宜珊
在一開始上霧峰學分組時就一直很想去湧旺農場,但很不幸運的沒有被分配到那裡,所以之後就抱著無奈的心態來了茄苳田。第一次上戶外課,下了場雨,說真的到那裏我就後悔了,一看到是一大片很像長滿了雜草的田,心裡想這裡是有必要每次戶外課都來嗎?也沒什麼好講的,很無聊而且還在蚊子很多的田邊上課,心情頓時糟糕透了,但之後的每一次上課都讓我看到了柳老師的認真,他上課時總是會用小故事來告訴我們人生中的大道理,雖然當時聽了會覺得很無聊,但仔細思考過後會發現,老師講的這些道理都能從自然界中發現,對我們將來的思維也很有用處,會認真的思考人生,思考目標,想自己現在學了什麼?畢業之後要幹麻?能幹麻?而且幾次聽老師上課,會發現他很重視四分衛這塊田,非常用心的在經營他,看得出來老師的目標在哪,有正在一點一點的實現,希望在未來能夠達成他的期望。

組員:陳亭汝
期中之後我們這組的上課地點改在戶外,而茄冬田則是被我們的社區老師稱之為四分衛,因為對老師來說它是一塊很重要的田地,就像是美式足球場上的四分衛一樣的重要。做大事之前健康、體力和腦力……等,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老師也希望能以不破壞土地為原則的方式來種出最健康的農作物,讓大家吃得健康也吃得安心。而藉由這塊地,老師也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尤其是要好好的使用我們的大腦,要常去吸收新知識、創新思考還有思考時要多方面思考,以備不時之需,就算現在用不到,但或許某天就會派上用場。
 
最後課程漸漸進入了尾聲,而我們非常的幸運,因為這天終於是晴朗的好天氣,我們終於能種下我們許久未種的種子,這天,老師告訴我們:「不管做甚麼,都不要害怕失敗,就算跌倒了,站起來就好了,堅持下去,努力地走下去,總有一天一定會成功。」不管何時何地,這句話真的是非常的受用,最後我們總共三組隊員和老師們憶起愉快的種下希望的種子。
 
這堂課程給了我一個很不一樣的經驗,以往上課大多都是在教室內,很少會到像是田的地方,藉由這樣的機會,讓我更進一步了解霧峰這塊地,很多事都要從小地方開始,哪天如果老師的期望達成了,事情慢慢的傳開,哪天說不定就成功了。對於小地方我們不可隨意忽略,就像是霧峰這地方一樣,雖然現在不怎樣,但隨著時間慢慢地成長,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的。

● 週誌
第一週    撰寫同學:吳泓聖
 
那天是霧峰學上戶外課的第一天,天空不做美,雨水時常如倒水般傾盆而下,由於入口處不明顯,急便組員都事先到了,卻也找不到。

與賢冠老師聯絡後,到了小涼亭,稍做些整理,以便能再度使用,整理完不久候淑娟老師也來了,賢冠老師介紹自己是原住民,但很小就沒回到部落生活,很嚮往這樣閒逸的生活,原本是要做祈福儀式,但因為雨下不停也無法進行,於是賢冠老師就講解了這塊地已經有大約十年沒耕種過,地力回復很多,要以生態的種植方法來種這塊地,一來地力不會減少,二來會呈現抽象的藝術美。講解這塊田會跟花東新村的居民合作,講述花東新村的居民至九二一地震後就遷到目前的位子,十多年來居民們主要就是當臨時工,沒工作時就喝酒喝得爛醉,經濟狀況不好,所以用這塊田來實驗種植的方法,並運用居民們的經驗來整頓田地,若是可行就能幫助到那先居民改善目前狀況。冠賢老師並把這塊田取名為四分衛,主要原因為這土地大小為四分地,在來就是希望能像美式足球裡的四分衛般,以帶來成功的經驗。在快離開時,老師帶我們大致看了農地,因為在先前有種植小米,但因為種的地方不佳,導致無法順利收成,這一點帶給了我們經驗,這樣下次種時就會避免反下錯誤,那也期待下次種小米時可以收成。

賢冠老師所提出的種植方式和飲食,是現在人所欠缺的健康生活,畢竟來未來或許就是糧食的戰爭,如何不去破壞土地,以獲得最高的收穫量,這會比起用一大堆化學藥劑,導致土地寸草不生的方法好,並讓我們好好反思自己平常吃了傷害自己身體的食物。

第二週    撰寫同學:陳煜迪
 
柳賢冠老師講述這塊土地的歷史,並且穿著原住民的服裝和拿著拐杖對著這塊土地上的神靈說著阿美族語言,最後以祭酒的方式希望這塊土地上的神靈能夠給予祝福及滋養。

爾後老師開始講解這塊地的由來以及命名這塊土地為「四分衛」的緣由,他希望這塊地就能像美式足球中的四分衛這個職位一樣是球隊的靈魂人物,他不但要接下第一顆球,接下來還要下達戰術跟閃避敵方,最重要的是能傳好、傳穩球給接球員,也就是說希望這塊地能夠開啟霧峰這塊土地的發展,也要規劃好如何經營並且對抗問題,然後傳承給下一代的霧峰人。

接著他講起他從小他爸的教導以及他之後自己人生上歷練的種種,藉而悟出了「若無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並且十分受用至今。

剛抵達的時候發現老師備有原住民衣服,接著老師講起他原住民的生活,還用儀式去祭拜土地,為此我感到老師對於分享、以及表現阿美族文化是毫不保留的,也因此讓我大開眼界。

雖然後來天公不做美,就結束了戶外課程,但我們還是想多了解老師的生涯,因此留了下來向他詢問,而他也不客氣地把他的經驗談分享給我們聽,聽完之後不但學習他的實行及思考方式,更開闊了自己新的視野!
 
學習反思:希望其他組的同學能夠更尊重老師,不要趁機離開或是做不禮貌的事情。

第三週    撰寫同學:賴靜宜
 
柳賢冠老師接續著講述四分衛的故事,「希望這塊地就能像美式足球中的四分衛這個職位一樣,是球隊的靈魂人物」這次是第三周來到了茄苳田,對於這句話我們也聽了三次,可見老師非常重視這塊地,也看得出來老師非常希望能在未來能將這塊的達成他的期望,並告訴我們一則人參的故事,其中重要的是:「有個人收購了沒有人要的碎裂人參,並用糯米將那些殘破不堪的人參全部黏合成一枝全新的人參,並將那枝人參給賣了出去。」老師想告訴我們多用用自己的腦袋,才可以解決困境。所以他希望我們能夠幫助他改善這片田的環境,並多用用自己的腦袋。 

來到茄苳田的第三周,我們看見了許久未見的太陽,剛到達上課地點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柳老師正在不遠處的田裡,但柳老師似乎沒看到我們來了,所以我們的組長就跑了過去,並告訴他我們已經到了,幾分鐘後柳老師跟著組長一起回到小屋,柳老師喘了口氣,並開始講述這次的內容這次柳老師也說了許多有趣的故事,然後我覺得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柳老師說做大事前身體要照顧好,一定要吃得健康,將來才會得到一番成就,如果連自身的健康都沒照顧好,那更不用說以後的事了。

學習反思:希望各自組員的同學能到的就盡量到,不要都不來。

第四週    撰寫同學:吳宜珊
 
這周上課老師分享了許多小故事;他從小的生活環境,長大後回到自己故鄉去了解自己故鄉,中間經歷過許多是那些都是歷練,思考自己的來源出生,落葉歸根後才發現人事已非,再來又分享到一個國家是如何建立興起的,柳老師說到「組織」是很重要的一環,組織是人類身體上的組織健康狀況,也是邏輯應用,舉例以前韓國人民公社是如何開始興起組織自己國家,又說到中國為何未來越壯大,就是在於他們很早就瞭解到組織是重要的一環,有目標然後如何分配如何領導。
 
老師告訴我們要吸收新知識,要有新思考,還強調了思考很重要,中國大陸就是利用這點,在還小的時候大腦可以吸收很多東西,所以他們就找了13-16歲IQ180以上的小朋友,全部集結在北京的一間公費學校,3個月內分出類三個階段的人,最高階的留下來其他回去,就是利用這種方法最後留下了60個菁英,開始培養他們,在他們大腦能吸收更多東西的時候就不斷去學習,不僅僅看中學歷而已,他們是照著自己性向去學習,就是因為這種組織政策,中國大陸才開始不斷的成長壯大。
 
老師說把自己是想像成幼苗,不斷往下紮根吸收水分,上面葉片吸收陽光,就像人在學習,基礎要打得好,然後不斷的吸收新的知識,有新的思維,這樣失敗率就會變得很小。
 
最後老師還說趁現在就要開始思考自己畢業後要做什麼,他說要趕緊找到一個方向,然後不斷朝那方向前進,為了達到目的要建構新的思考模式,建構新的知識跟膽識,如果可以出國去看看,學習國外的新知識,看得更廣,所學更多!
 
希望下禮拜有好天氣可以讓我們栽種植物!

第五週    撰寫同學:陳亭汝
 
一、學習內容: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世代的改變,我們的科技越來越進步,有助於我們的生活的各種器物一一的被發明出來,像是可以控制植栽生長被當作太陽用來照明用的LED燈,還有許多科學的發展都可用於農業上。
 
  
二、分享:今天依然是雨天,但卻澆不熄我們的熱情,老師今天和我們說了科技、科學和農業之間的關聯,現在的四季已不太像以前那麼穩定了,有時候這會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週期,不過現在有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控制植物的時間,我們可以利用LED燈的照明來依照植栽的生長周期來調整都光的照明時間長度,除了這些方法,我們也可以利用科學的方法,放入農業科技裡面,而老師也建議我們能多多到國外看看,看看他們的科技和科學的利用方法,和我們之間的不同,好好思考我們哪裡需要改進,或是有那些是我們可以學習的,開闊自己的視野,到處去走走看看,學習更多的事物。

三、學習反思:多多利用科技和科學,使我們的生活更進步。
 
捌、工作分配與參考資料來源
● 工作分配 
      彙整:吳泓聖
      攝影:陳亭汝
      後製:賴靜宜、陳煜迪

● 資料來源:柳賢冠老師口述
 
玖、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