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3 18:32:19So

治療人際過敏症~

賣魚大哥在市場是大聲公二號,他可以和客人幽默的對話,遇到挑剔的客人可以直說自己心裡的不舒服:「不滿意,可以不買到別攤沒關係,但請不要一直唸。」但遇上別人的事,他總是在一旁靜靜的聽,或者會直接給當事人建議,只是很直白,常令人傻眼:「都是七十五歲的人了,還會煩惱!」那代表著他凡事易看開嗎?我不知道,能確定的是,他是個不會傳流言、說八卦的人。

我正在思考為什麼同樣一句話有些人可以不放在心上,有人卻是敏感在心?我是後者,我為什麼會那麼在意?

不久前我想出來了:因與果。當自己小心著某事(因),而別人卻無法相同以對時,心裡會不適應(果),這就是敏感。

要怎麼解套呢?我終於明白「嚴以律已,寬以待人」這句話的偉大了!

解套的答案我還在經歷,只有一件事、一件事化去敏感。

我發現,直言的人,有什麼感受、想法就說出來,心中所想能清清楚楚的印證,有個階段性的解決,所以煩惱很少;對別人話敏感的人,感受、想法都先放在心中,負面的情緒會累積,未說的想法會成為自問自答的猜測,猜測會不自覺當成真,於是別人也沒有做什麼事,自己就已經胡思亂想成一團,自尋煩惱。

例如:媽媽有次在市場找車鑰匙,找到連收好的攤位都要重新翻一次。這時賣魚大哥把他的秤借放在媽媽的攤位上,媽媽語氣浮躁回頭向他說了一句:「東西別放這裡。」大哥無奈的笑、點頭,默默的抱著秤離開了。我看到秤和媽媽找鑰匙的位子離得十萬八千里遠,於是想緩和兩人關係說了句:「讓人放在這裡卡有要緊啊(不要緊吧)?」媽媽沒有答話。直到我想不透媽媽的想法,覺得那不像她,忍不住問了她,她說:「不是,是我怕找鑰匙時他的秤會不小心被我破摔到地上。」聽到這句話,我心裡真的很慚愧。
我對媽媽的猜測是依我自己的性格來做判斷,而不是她真正的想法;而且也有可能賣魚大哥根本不放在心上,是我自己胡猜一通。因為當媽媽找到鑰匙後,她向對方說:「可以放了。」對方答:「不用了。」他找到放秤的位子了。

我不斷的讓自己發現猜測有錯誤,例如:「媽,我某個星期日在市場留太晚。可以嗎?」「可以呀,有工作就去做吧~」於是一、兩次提早離開,真的沒有影響我媽的精神情況(退化的人需要有人陪、聊天)。現在對於別人的話如果沒有機會問原因,也可以不再會想東想西了。

終於我開始明白長輩說的「不要事事牽掛」不是不關心人,而是放下不必要的關心。

「中道」:關心過頭與不及都會有煩惱。

有時細心體貼是好事,
但也可以不用太掛心別人的感受、想法,
而是要踏出一步去觀察、詢問,
才會發現別人並沒有那麼在意(印證)。
如果別人在意了,有時是他需要調整心態,
或者到時再改善就好,
因為事事不能只依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啊,
也因為我們無法明白別人的每一個心思、感受,
對方如果有需要,應該用主動提出,這是他的責仼!
(也是我們易敏感的人要調整做到的)

放下掛心,
於是我們也開始可以做到不需要別人那麼顧全我們的感受、想法,
成為抗壓性更高,心更寬大的人~

結論:

1.放下掛心,
於是我們也開始可以做到不需要別人那麼顧全我們的感受、想法,
成為抗壓性更高,心更寬大的人~

2.當個主動並好好傳達出心中感受、想法的人,是善行,
因為那讓雙方減輕負擔,相處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