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2 17:35:53So
發笑的心~
捨去小細節的在意,
捨去執行前完全的準備原則,
當開始和完美主義說再見,
突然心,得到了從未有過的自由,
因為「寬」了─對人的看法、對事應對的變通,
所以沒有太多的不順感,
取代而來的是,原來也可以這樣做的驚喜~
這魔力正在發酵、發笑中~
◎心靈佛法
1.捨:
不求完美是「捨心」──
能捨,心就定(如如不動五陰心:平靜無情緒)。
捨,來自原則的「簡化」(不求完美)與執行,
原則,來自利人利己的考量,
將掌控外在的想法,(只考量自己)
變為先觀察再應對~(考量所有情況)
2.肯變嘗得變通。
妙琪說:「明,就是什麼都沒有。」
嘗味道前,要喝口水把口裡的味道清盡,
才能清楚嘗出細微的每種滋味。
六根、六塵、六識中有「舌根」。
舌頭會嘗試不同的食材味道,(六塵之「味覺」:人生滋味。)
如果沒有多加嘗試的經驗,(六識之「變嘗」:應對人生的方法。)
就無法辨別出烹調的做法,哪一種是合適食材的。(合適眼前問題的方法)
不同的美味有時不合適在同一道菜裡展現,(接受不完美)
或想創出獨特的口味(進步)
這時就要「捨」。
「捨」什麼?答案需要「變嘗」(多變化、嘗試不同的方法)。
如果只守著自己處理事情的做法,不多嘗試改變,
那麼結果就不會有進展,
甚至因為事情變了、方法卻沒變而產生問題。
例如:
要買票搭車,我不會網路訂票,以前都是到車站買預購票,
但後來網路發達,到車站買到票的機會幾乎很少,
如果我想著:「以前我都是這樣買到票的啊。」(只顧自己的習慣、經驗)
而不學著開始網路買票,
或者根本不知道有網路買票這種事,(無法考量全局)
就會無法了解為什麼買不到票,(沒有智慧解決問題)
這時還可能開始埋怨車站,為什麼總是讓人買不到坐票。(見不到別人的考量、難處)
但永遠只能站著搭車了。
3.捨,
成就了「慈、悲」的良善(體貼他人、考量他人),
與「喜」的智慧(變通能力),
心得到了「無量」(無邊際)的開闊~
結論:留意自己的原則,成了絆住人生的石頭。
捨去執行前完全的準備原則,
當開始和完美主義說再見,
突然心,得到了從未有過的自由,
因為「寬」了─對人的看法、對事應對的變通,
所以沒有太多的不順感,
取代而來的是,原來也可以這樣做的驚喜~
這魔力正在發酵、發笑中~
◎心靈佛法
1.捨:
不求完美是「捨心」──
能捨,心就定(如如不動五陰心:平靜無情緒)。
捨,來自原則的「簡化」(不求完美)與執行,
原則,來自利人利己的考量,
將掌控外在的想法,(只考量自己)
變為先觀察再應對~(考量所有情況)
2.肯變嘗得變通。
妙琪說:「明,就是什麼都沒有。」
嘗味道前,要喝口水把口裡的味道清盡,
才能清楚嘗出細微的每種滋味。
六根、六塵、六識中有「舌根」。
舌頭會嘗試不同的食材味道,(六塵之「味覺」:人生滋味。)
如果沒有多加嘗試的經驗,(六識之「變嘗」:應對人生的方法。)
就無法辨別出烹調的做法,哪一種是合適食材的。(合適眼前問題的方法)
不同的美味有時不合適在同一道菜裡展現,(接受不完美)
或想創出獨特的口味(進步)
這時就要「捨」。
「捨」什麼?答案需要「變嘗」(多變化、嘗試不同的方法)。
如果只守著自己處理事情的做法,不多嘗試改變,
那麼結果就不會有進展,
甚至因為事情變了、方法卻沒變而產生問題。
例如:
要買票搭車,我不會網路訂票,以前都是到車站買預購票,
但後來網路發達,到車站買到票的機會幾乎很少,
如果我想著:「以前我都是這樣買到票的啊。」(只顧自己的習慣、經驗)
而不學著開始網路買票,
或者根本不知道有網路買票這種事,(無法考量全局)
就會無法了解為什麼買不到票,(沒有智慧解決問題)
這時還可能開始埋怨車站,為什麼總是讓人買不到坐票。(見不到別人的考量、難處)
但永遠只能站著搭車了。
3.捨,
成就了「慈、悲」的良善(體貼他人、考量他人),
與「喜」的智慧(變通能力),
心得到了「無量」(無邊際)的開闊~
結論:留意自己的原則,成了絆住人生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