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1 01:23:49So

老師,你懂我嗎?

老師必須了解學生,只是你的老師懂你嗎?

學生時代,有位老師和大家閒聊時談到,他不懂為什麼有些人,會突然間自己就笑了起來,感覺精神有點....。那種人不就是是我嗎?那時我在想,老師,您的人生錯過了好多美妙的事啊~~~~

近日腦海中浮現的事:
如果想讓孩子勤快,不能取什麼金庸筆下人物的名字?
.
.
.
.
「任盈盈」
因為不能任孩子盈盈沒代誌做。

(我不是故意想成為這樣的人的,應該是天性加上作文讓我的聯想力迅速發展而造成的~

請家人原諒我三不五時的冷,我也只會在熟人面前冷~

於是我十分能體會上課三不五時接老師話的同學,為什麼會克制不住但換我無法體會學生把三字經當問候語來問候老師的事,雖然有把它化為某動物,聯想力強的我還是能「心有靈犀一點通」,只能提相互尊重和扣分來節制學生的隨性.....相信他有能力選擇可以的人,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如同我上課必須克制很多意想天開,會讓學生分心的事一樣。)

雖然了解學生對我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仍會持續去做。

我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完全了解對方是件很理想化的事,因為了解自己就不容易了,不是嗎?可是了解對方是很重要的事啊,才能有機會明白對方的心思,感受他的感受,增加師生互動的意願,也才能來談「教學」──邊教邊學,不是老師教學生而已,而老師在教學生的同時也在他身上學習更多的視野。

想要了解對方的心,有個很大的盲點,會不自覺得問對方問題,不自覺得開始說道理。在校園間就會發生這樣的事──學生大喊:「救命啊~老師,你好囉嗦!」接著紛紛逃之夭夭。所以,我有點領悟到接觸學生要去除要糾正學生的心念,只需單純的問他感受、想法,再舉例自己所看到的例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供他「參考」讓他去思考,最後要放手,因為掌控只會讓對方想離開,而放手他才能獨立,有機會成長、成熟。

奇妙的,當給學生時間與空間,建立起師生間的感情,在犯錯時,「相互尊重」的嚴肅提醒與「扣分」的堅持,學生會認份接受。

但我仍需要每天誠心的禱告:
神哪!請讓我有顆清明的心吧,
學會在了解學生時的技巧與冷靜的性格,
學會尚未成功,不代表失敗,
學會再接再厲不放棄,
學會接受不完美的師生互動,
學會什麼是亦師亦友的教學法。

每個階段的果實都有它獨特的滋味,就讓我繼續品嘗下去吧!

-------------

我是老師,我懂我的學生嗎?孩子,你願意讓我懂你嗎?我有堅持下去的勇氣與方法,讓你願意讓我懂你嗎?(在說繞口令是吧?)


----------------

結論:

每樣工作的專業都是無止盡的,
「無法解決問題是正常,但我可以做到堅持」,

想學什麼,堅持下去就能做到!

-----

心靈法寶:

讓心堅毅的方法只有一個:隨時歸零,觀法無我。
沒有過去的經驗累積的情緒,
沒有對未來過度的想像,
心沒有得失了,
就有機會長時間經歷、看清一件事的過程,
漸漸的能靜靜的接受每一個結果,
把信念放在面前,把結果拋在腦後,
因為好的事──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