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7 05:34:53So

別讓孩子痛恨學習

別讓孩子痛恨學習。

雖然沒有上安親班,沒有補習的壓力,
但從小被比名次
(有前三名嗎,誰誰全校前三名,
你以前都贏過他的,怎麼現在不能了呢?),
就足以花了我15年以上的時間,
去學習不以負面、逃避的心態面對與名次、分數有關的事,
至今依然在學習。

影響的不只是痛恨的情緒產生,還有很多潛意識的觀念,
無形中悄悄的被植入,
例如,少一分打一下,造成不容許生命有錯誤的性格;
容易對事情鑽牛角尖……

見過學生中,被家長要求考95以上的學生,
常會在月考前大暴躁,上課會頂嘴,來發洩情緒,
考了95分也不覺得自己考得好,只是說我還錯了一題;
十分的沒有自信。

失去自信的人生,還剩下什麼呢?
這和我們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原意,
完全背道而馳呀~

為孩子造就快樂學習的心,是給孩子最大的人生競爭力。
(快樂可不是都不念書喲~而是在與自己比賽中,
得到莫大的自信~)


有個國家它做到了,成為全球研究報導的對象,
不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想法,
而是「保有孩子主動學習的心」理念,
剛開始孩子的學習並不特別亮眼,
但到了一個階段後,學生的主動學習,
令自己學習的腳步從不因為厭倦而停止,
學習成效開始奔跑了!
這個國家就是──芬蘭。
專題報導中,提到因為國家很多地方在北極圈,
資源很少,他們認為自己的資源就是人才,
所以很重視教育。


芬蘭的教育被寫成了許多書,
我們大聲讚嘆的同時,
也能走進他們的世界嗎?

不是教育部決定的,
是我們的心念決定,
我們對孩子所做是什麼,
心念就展現什麼。

如果父母沒有機緣習得這樣的理念,
就從我們自己開始吧,
我們才是掌控自己人生的主人,
只要用心持續改變,
再大的習性,都可以轉變,
我這麼相信著,
也這麼努力著~


「想要一步就到達終點,
   是種貪心,
   而不是成就。

   想要從別人的表現,
   印證自己的能耐,
   是種虛幻,
   看不見事實。

   時間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