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金一百元的價值
有位朋友看見一對兄妹在吵架,當在最後的關鍵,小女生眼看自己就要敗了,她對哥哥脫口而出:「至少我的成績比你厲害!」哥哥無言了。
朋友覺得很奇怪,因為兄妹的父母教育的理念並沒有強調成績一定要第一名,可是小女生怎會覺得自己成績好,勝過所有其他的優點,是值得驕傲的事?除了在學校教育重視成績外,還有什麼因素呢?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朋友知道了小女生在考一百分的時候,可以拿到一百元的獎金,而當時被讚美的情景,會忽略了哥哥的心情,因為對念書興趣不大的哥哥,從來不知道這獎金的滋味,還有父母對哥哥說:「成績不好沒關係!」這等於間接的告訴了哥哥:「你就是成績不好,接受吧!」
如何做的影響力,有時遠超過教導的觀念。哥哥雖然沒有被要求成績要好,可是獎金的影響,長久下來,自己也不自覺比不上妹妹了;而妹妹要面臨的是,自己在面對成績考不到滿分時的難過、沮喪;可是沒有人要求她一定要一百分呀!
這件事讓我開始思考「獎金制度」的事,因為很多地方充滿了矛盾。獎金給孩子學習的動力,可是會不會因此忘了用心學業,本來就是自己的責任?我想教孩子的是品格重於成績,如果品格表現得好給予獎金,會不會也忘了待人處事依做人的道理本來就是應該的?而且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會減低了孩子重視課業的心?
學生重視課業的學習是重要的,這是他們的責任;何況在學校多數的時間,他們要學科的課程,至少九年;重視課業,讓他們願意花思在學習課業上,避免過於落後而排斥上學或者影響自信。
如何讓學生不要單純的只用成績來看自己的價值,但又重視課業呢?獎金不能給嗎?目前我想到的答案是:品格教育裡包含了課業的學習──責任。任何的責任,都是需要學習的,有未盡理想的地方,很正常;所以把焦點放在「重視過程的努力」。
如果要以獎金制度,那麼就要先給孩子觀念:言行或課業的表現,不管有沒有將金,用心去做是應該的。然後在過程中觀察孩子會不會把拿獎金視為理所當然,如果觀念偏差了,就需適時的調整制度。重要的是,要明白在孩子的心裡,獎金很容易超越口頭的讚美,成為對自己價值的最重要指標,尤其是對孩子是一筆很大的數目時,再多的觀念,也比不上質實利益的教導。
如果可以用其他小東西象徵榮譽,取代獎金,那就更好了。一來不會養大孩子需要受激勵的胃口,二來還避免偏差的觀念悄悄的在孩子心中產生。
方法是活的,就看我們如何從孩子的身上去觀察他們的需要,在變換方法的過程中,歸納出合適他們的最佳指導原則。在這之前,要先問問自己,我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嗎?觀念對了,想出的策略就較能引導孩子往自信又謙卑的方向前去。
後記
為了引導小朋友體會品格比成績重要的觀念,我設計了一些課程,其中之一是「品格靜思語」。從他們的言行上,了解他們需要的一句好話,讓他們寫下自己相關的生活經驗,包含做到時的分享,或者訂出目標和寫下進度與檢討。
上個禮拜我分享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用自傲,也無需自卑。」這句話就是想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價值不只是建立在成績上。
這樣的課程開始進行了兩個學期,不到三十二堂課的時間,我明白效果有限,但我的目標設定是:種下種子,讓他在需要的時候有機會發芽,知道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日本9.0震災教我們的事1
下一篇:「看見」孩子心裡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