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8 17:51:29So
是忍?是逃避?
想為那年夏天
說聲──
對不起
------------------------------------
忍是把事情想通了,等待情緒過去,
逃避是因害怕而不面對事情
有種忍,情緒過後,就不需再忍,
有種忍,當遇上相似的事,會有忍無可忍的情況。
-------------------------
記得那年夏天,
在課堂上,我做過了這麼一件事:
得知道有位學生生日,於是拿著空白的名片,用原子筆快速的畫了張生日卡,
寫下祝福的話,下課時送給他。那位學生好開心,
興奮得和要好的同學到講台前邀我一起去唱KTV。
因為不適應這種場合,我笑著婉拒了,但心裡真的高興,
一張簡單的卡片,可以讓一位學生充滿了歡樂。
上課了,那位學生仍是一如往常在座位上和同學聊得開心,
整個教室鬧哄哄的,那時闖盪校園第一年的我,
使出了唯一會的第一百零一招──當場指名糾正。
學生因為面子掛不住,而不想理我,繼續開著他們的「同樂會」,
我氣炸了,撂出一句:「不要以為我對你好,你就可以這樣。」
氣氛不同了,學生立刻停止聊天,轉身向著講台,
他低著頭,我仍看得到他漲紅著臉,受屈受辱的懂緒在臉上不斷變換著,
他氣極了?他瞪了我,但我還看見他眼中泛起的淚水……
多年來回想起這件事,我總覺得良心不安,
因為我傷了一個孩子的心,
把他從受信任的天堂,瞬間被情緒失控的箭射中了心臟,掉落入了被背叛的地獄:
「老師,你真的覺得我是好的嗎?剛剛你明明……」我感受到的是這樣的心情。
我當時無話可接,因為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做錯事的明明就是他啊,
難不成要向他說我太兇了嗎?這樣以後我會每天都在「菜市場」裡上課吧?
<想通>
現在的我懂如何做了。
上課講話是他不對,
但我的處理也是失去理智的,
師生間的互動應該建立在相互體諒,
為對方著想的關係上,而非表面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假象和諧。
因為講求速度、效率,
我失去了「情」,也忘記了「理」(如何做可更不傷人傷己),
只想著:我受夠了!我要執「法」!
如果當時我忍住情緒私下找學生談,結果也許不一樣。
忍不是忍住情緒,一味縱容對方為所欲為,而是自己要先靜一下,再與人溝通。
當溝通良好,學生認為老師糾正的規定合理,那麼「執法」才不會有雙方失控的衝突。
接受愛講話的學生,可能會需要一再受提醒的現實,因為這是人性,何況他對課堂沒興趣,是即將畢業非升學班的孩子。認清事實狀況,放下「一勞永逸」的想法,我可以預防情緒化,也才有可能看見學生試著去改變的些微轉變,因為我能不激動;再從中帶領著學生進步,這進步,我期待的不是課業,而是「心」。
「說的容易,做就沒那麼容易。」是啊,的確是這樣。
為什麼呢?
那天有位朋友分享了一句:
「想通道理,做的就容易,
沒想通,做的就不容易。」
真的是如此!
因為我們對事還沒有想通,
所以事情做起來就顯得困難,
情緒上,會跨不過去。
什麼情況是把事情想通了?
對人、事、物的結果沒有得失心,放得下。
如何沒有得失心,放得下?
做了許多的實驗,目前的答案是:減低欲望。
除了物質的享受外,還包含想要對人、事、物能掌控的欲望。
在生活中細細去體會,
世上我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心,
只要我們努力,終可以做到。
自己的心之外的一切,
看似掌控住了,
但仍有變化的一天。
接受了這樣的實驗結果,
然後盡己的心力去做,其他的就隨順因緣了。
一直相信著:「沒有人是希望自己不好的;只是我們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才好。」
給自己另一個方向:
提供別人思考的方向及時間、空間,
讓他有機會為自己負責,
因為沒有誰可以照顧一個人一輩子
即使生活沒問題,
心的照顧,還是要當事人自己想通,
所以,在該放的時候,
「放手」吧~
信任他,
讓他去飛,他就可以茁壯、成長。
信任他!
信任將是支持他往前的最大力量!
說聲──
對不起
------------------------------------
忍是把事情想通了,等待情緒過去,
逃避是因害怕而不面對事情
有種忍,情緒過後,就不需再忍,
有種忍,當遇上相似的事,會有忍無可忍的情況。
-------------------------
記得那年夏天,
在課堂上,我做過了這麼一件事:
得知道有位學生生日,於是拿著空白的名片,用原子筆快速的畫了張生日卡,
寫下祝福的話,下課時送給他。那位學生好開心,
興奮得和要好的同學到講台前邀我一起去唱KTV。
因為不適應這種場合,我笑著婉拒了,但心裡真的高興,
一張簡單的卡片,可以讓一位學生充滿了歡樂。
上課了,那位學生仍是一如往常在座位上和同學聊得開心,
整個教室鬧哄哄的,那時闖盪校園第一年的我,
使出了唯一會的第一百零一招──當場指名糾正。
學生因為面子掛不住,而不想理我,繼續開著他們的「同樂會」,
我氣炸了,撂出一句:「不要以為我對你好,你就可以這樣。」
氣氛不同了,學生立刻停止聊天,轉身向著講台,
他低著頭,我仍看得到他漲紅著臉,受屈受辱的懂緒在臉上不斷變換著,
他氣極了?他瞪了我,但我還看見他眼中泛起的淚水……
多年來回想起這件事,我總覺得良心不安,
因為我傷了一個孩子的心,
把他從受信任的天堂,瞬間被情緒失控的箭射中了心臟,掉落入了被背叛的地獄:
「老師,你真的覺得我是好的嗎?剛剛你明明……」我感受到的是這樣的心情。
我當時無話可接,因為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做錯事的明明就是他啊,
難不成要向他說我太兇了嗎?這樣以後我會每天都在「菜市場」裡上課吧?
<想通>
現在的我懂如何做了。
上課講話是他不對,
但我的處理也是失去理智的,
師生間的互動應該建立在相互體諒,
為對方著想的關係上,而非表面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假象和諧。
因為講求速度、效率,
我失去了「情」,也忘記了「理」(如何做可更不傷人傷己),
只想著:我受夠了!我要執「法」!
如果當時我忍住情緒私下找學生談,結果也許不一樣。
忍不是忍住情緒,一味縱容對方為所欲為,而是自己要先靜一下,再與人溝通。
當溝通良好,學生認為老師糾正的規定合理,那麼「執法」才不會有雙方失控的衝突。
接受愛講話的學生,可能會需要一再受提醒的現實,因為這是人性,何況他對課堂沒興趣,是即將畢業非升學班的孩子。認清事實狀況,放下「一勞永逸」的想法,我可以預防情緒化,也才有可能看見學生試著去改變的些微轉變,因為我能不激動;再從中帶領著學生進步,這進步,我期待的不是課業,而是「心」。
「說的容易,做就沒那麼容易。」是啊,的確是這樣。
為什麼呢?
那天有位朋友分享了一句:
「想通道理,做的就容易,
沒想通,做的就不容易。」
真的是如此!
因為我們對事還沒有想通,
所以事情做起來就顯得困難,
情緒上,會跨不過去。
什麼情況是把事情想通了?
對人、事、物的結果沒有得失心,放得下。
如何沒有得失心,放得下?
做了許多的實驗,目前的答案是:減低欲望。
除了物質的享受外,還包含想要對人、事、物能掌控的欲望。
在生活中細細去體會,
世上我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心,
只要我們努力,終可以做到。
自己的心之外的一切,
看似掌控住了,
但仍有變化的一天。
接受了這樣的實驗結果,
然後盡己的心力去做,其他的就隨順因緣了。
一直相信著:「沒有人是希望自己不好的;只是我們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才好。」
給自己另一個方向:
提供別人思考的方向及時間、空間,
讓他有機會為自己負責,
因為沒有誰可以照顧一個人一輩子
即使生活沒問題,
心的照顧,還是要當事人自己想通,
所以,在該放的時候,
「放手」吧~
信任他,
讓他去飛,他就可以茁壯、成長。
信任他!
信任將是支持他往前的最大力量!
<勇敢>
面對現實不願接受,有時也是在逃避。
要敢於面對,接受目前的人、事、物狀況,
才能思悟出應對問題的方法,
能依理處理,
忍住過程中種種情緒,
就是「勇敢」。
我想做個勇敢的人~
報長的話
1.情緒管理的學習,我們一直在努力著,
努力了,卻似乎永遠都不足夠,
不足夠去對付生活上的種種。
那麼孩子不也是嗎?
給自己及孩子無限的機會吧~
2.人受苦了,就會想改,
不改,可能是不覺得苦,
或覺得還可以忍耐,
忍的累積,心最後是會承受不住的,
那時就會回想過去曾接受過的勸告。
結果會如何?
我們能做的,就是放下。
我是這樣長大的,
因為我的母親在某方面對孩子來說,是個放手的人。
放手,心更寬~
面對現實不願接受,有時也是在逃避。
要敢於面對,接受目前的人、事、物狀況,
才能思悟出應對問題的方法,
能依理處理,
忍住過程中種種情緒,
就是「勇敢」。
我想做個勇敢的人~
報長的話
1.情緒管理的學習,我們一直在努力著,
努力了,卻似乎永遠都不足夠,
不足夠去對付生活上的種種。
那麼孩子不也是嗎?
給自己及孩子無限的機會吧~
2.人受苦了,就會想改,
不改,可能是不覺得苦,
或覺得還可以忍耐,
忍的累積,心最後是會承受不住的,
那時就會回想過去曾接受過的勸告。
結果會如何?
我們能做的,就是放下。
我是這樣長大的,
因為我的母親在某方面對孩子來說,是個放手的人。
放手,心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