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08:34:25荷塘詩韻 二

思懷最後一片葉子

思懷《最後一片葉子》

 

生活態度影響一個人,尤其面臨一些重大變故時,有人悲觀,有人則選擇樂觀以對,雖然說個性多少是與生俱來,而藉著後天的修持,我們還是可以袪除消極悲觀的態度,涵養樂觀積極的胸襟來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記得高中英文課本裡有這麼一課,標題就叫做《最後一片葉子》,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在紐約郊外有一幢三層樓頂樓裡,住了兩個年輕未婚的女畫家,一位叫蘇,另一位叫蕎茜,蘇的老家在緬因州,蕎茜的老家在加州。她們相識於一家餐館,發現兩人藝術品味相投,都喜歡吃沙拉也喜歡寬鬆的衣服,加上彼此談吐相近,於是合租了這間頂樓,作為畫室和住所。兩位遠離家鄉的女孩彼此互相照顧,共同勉勵,日子過得快樂又逍遙。

 

大約半年後,時間來到十一月,他們居住的地區流行起肺炎來,醫師視之為隱形殺手,肺炎來勢洶洶,數以百計的人們罹病,蕎茜不幸也染病。主要是蕎茜出生在加州,從小就習慣了加州的微風吹拂,單薄的身子根本不堪病魔摧殘。她病倒在床上,幾乎動彈不得,只是頹然地望著頂樓小窗外的一面空蕩蕩磚牆。有一天,蘇帶蕎茜去看醫生,醫生把蘇叫到外面走廊對她說:「依我判斷,蕎茜康復的機會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要看她有沒有求生的慾望。如果她求生動機強烈那麼康復的機率會向上提升。」醫生並且詢問是否蕎茜有男朋友?如果有,那會有幫助。蘇回答:「男朋友沒有,不過她倒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到那不勒斯寫生。」她倆回到家裡,蘇把蕎茜安頓好之後,走進自己房間,再也忍不住淚流滿面,她擔心牽掛著蕎茜的生命和健康。但擦乾淚水後,她進到房間故作輕鬆狀吹起口哨。蘇開始在房間內作畫,主要目的當然是陪伴。這時蘇突然聽見蕎茜很小聲地喃喃自語,認真一聽,原來蕎茜正倒數著數字,「十二」,「十一」然後「十」「九」,再一會兒「八」「七」。蘇問蕎茜,她在數什麼?蕎茜有氣無力的回答:「妳看外面那株老長春藤,三天前它葉子差不多還有一百多片,但現在只剩六片,我想,是否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時,我也該走了。」

 

蘇連忙阻止她說:「喔!別說傻話,落葉跟你的健康有什麼關係?醫生早上才跟我說妳有九成康復的機會呢。現在要不要喝一點熱湯?我要繼續畫畫,畫作可以賣錢幫妳買點補品。」蕎茜點頭說:「那妳畫完就叫我一聲,我要讓自己睡一下,,好想親眼看見最後一片葉子掉下來….」蕎茜睡著了,蘇認真地作畫。她畫好一幅鋼筆素描作為插畫準備送去雜誌社,接著要畫一幅「孤獨老礦工」水彩畫。她想起樓下貝爾曼先生正好可以當摩特兒。說起貝爾曼他畫了四十年,卻始終連藝術的邊緣都沒沾上,總以為可以畫出曠世鉅作卻因貪杯而天天醉。蘇終於找到他並說明來意,也順便談及蕎茜的病況,她很害怕蕎茜身子如葉子一樣單薄,隨時會隨風而逝。老貝爾聽得眼眶都紅了,他想了一下便答應蘇的請求,並且說他要為蕎茜做一件事,希望能幫得上忙,蕎茜能早日康復。老貝爾也許酒喝多了,蘇當他說的是酒話,並未放在心上。

 

那天下午,「老礦工」完成了。貝爾便離開下樓去了。而蕎茜整整睡了一個晚上沒醒。第二天一早蕎茜醒過來,她第一件事就是要蘇幫他拉起窗簾看看最後一片葉子是否還掛在樹上?出乎意料之外,真的只剩一片葉子,歷經一整晚狂風暴雨,那片葉子居然還綠意盎然地掛在莖上。蕎茜好高興,整個人頓時活了過來,她跟蘇說要喝點熱湯,還要一些熱牛奶,蘇喜極而泣,她緊緊抱住瘦弱的蕎茜。下午蘇外出幫忙蕎茜買點吃的,樓下傳來一則叫人吃驚的消息:「貝爾今天早上在醫院過世,死於肺炎。」蘇沒料到昨晚,老貝爾曼拿了梯子和顏料畫筆到外面不知做什麼,一早被發現倒在庭院,身體如冰。蘇抬頭仔細望著那片僅存的葉片,發現其實葉子已枯黃,是有人為它塗上深綠色,幾可亂真,蘇再也忍不住兩行熱淚流了下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存在便有希望。對自己懷抱希望,很多事情便能否極泰來,漸入佳境。而所謂「在家日日好,出外靠朋友。」朋友之間能在危難之際伸出友誼的雙手,是難能可貴的,有錢除了買不到友誼也買不到健康。老貝爾曼終其一生默默無聞,卻豁出生命保住最後一片葉子,救了年輕女孩蕎茜,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這最後一片葉子何嘗不是他的曠世鉅作呢。

2015/9/21 台灣時報

上一篇:溺愛與關愛

下一篇:蒔花養草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新聞台Blog小天使 2015-10-08 14:12:27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版主回應
謝謝小天使。 2015-10-08 14:17:47
tabby 2015-09-25 10:58:11

很感人的故事!看似一事無成的老畫家,最後的舉動,成就的比畫作更有意義。

版主回應
英文課本有...我那天整理 想有些書用不到了要資源回收 剛好又翻到這一課

...也曾當故事 說給一群年輕孩子聽...目的無他 有能力幫助別人 施比受更有福 ...如tabby 所說 老畫家最後的舉動 成就比畫作更有意義! 書回收了..

故事留下了!
2015-09-25 13:00:58
旅人 2015-09-22 08:07:15

給人求生意志的故事

恭喜大作
刊登台灣時報

/回首天際幾隻飛鳥剪破陽光
交鋒的視覺便突然遼闊了起來/

美句

早安安

版主回應
謝謝鼓勵!

視覺的遼闊帶動心的豁達...

人生的奧義常在瑣碎生活應對中...

不喜歡都市叢林...所以常遁逃於山林野外或字裡行間....
2015-09-22 08: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