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糖廠走過百年風華
今天的糖廠煙囪----走訪時,糖廠的煙囪還在冒煙,製糖正在運作中,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蔗糖香。虎尾糖廠設立於西元1901年,到2009年剛好滿百,一百歲的老爺爺呢。
上圖是日據時代的糖廠煙囪,煙囪上那一行白字當然是日本.....的,火車旁站立的管理人員是日本兵。兩兩對照,虎尾糖廠到2009年剛好走過百年歷史,百年風華中有危機,有轉機。我們知道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產糖國家以巴西印度為最,島內除了虎尾和善化兩糖廠還繼續生產以外,其餘幾乎都轉型從事八大行業了,例如遊樂,油品,度假村經營之類的。
談起最風光的時候全生有42家生產工廠,顛峰是民國65年左右,之後一路走下坡。何以進口比自己生產便宜得多多,為何還繼續營運呢?政治考量。為避免萬一打仗被國外壟斷,所以自己國內仍須有自己生產的機制。
談到民國40年時,蔗園發生了一場大災難,NCO310品種引進,起死回生挽救了甘蔗的命運,因此設立310紀念碑。而民國70年代起研發了新方法,讓台糖的小火車在車來車往,起起落落中依然風韻猶存,屹立不搖。有名的虎尾溪橋有十座橋墩,肩負運送甘蔗的使命,歲月履痕緩緩駛過,是歷史的記憶,永難磨滅。
用牛的拉動來榨甘蔗汁,每個步驟都需人工操作。
參觀到一半,解說的黃先生說:『快點!外頭五分車載甘蔗進廠,你們難得遇上。」
望著五分車緩緩駛進廠內,那感覺是如此鮮明又親切。
談起甘蔗的種植,從整地,深耕,耙平,作畦,種蔗,施肥,潛耕到最終培土,過程不可謂不繁複。需12--18個月甘蔗才成熟,進行採收。每年採收期是12月到翌年4月,目前有採收機,日採250公噸,相當於100人次工作量。採收機會將甘蔗裁成每節30公分,送至糖廠,方便秤量過磅,過磅後會採5--7公斤作樣本,然後送到輸送帶進入製糖程序。
製糖程序首先要除砂。整平,碾切,壓榨 ( 壓榨共四重 ),蔗渣回收當然料,可供發電。蔗汁加熱=>沈澱槽沈澱=>真空過濾=>清淨=>加熱蒸發水分,成為百分之六十五糖漿,再用分蜜機( 如脫水槽)分出結晶。現生產砂糖 ( 二砂 ) 酵母,酒精為糖製品。說起甜度,負責解說的黃先生打個比方說,例如果糖是百分百,那麼二砂約百分之七十。這樣言簡意賅的說明,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確實是簡單明瞭,深深感謝呢!
早期採收 ---仍然全部人工。
這是剛剛火車彎進廠房的地方,日據時代是插著日本國旗。
日據時代虎尾辦公總部----外頭還有站衛兵。
日據時代虎尾神社
備註:糖廠不開放個人參觀,需團體行文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