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8 05:19:20snakabok/三腳木(台語音)
以禪修觀點說「止定靜,安慮得」的修身之道
----四書中《大學》共一經十章傳。本章大學之道,乃中國聖人孔丘所言,由曾子述之。被稱之為「孔門心法」的修齊治平的修身之本, 以「止定靜,安慮得」而成為修身的明「明德」之法。
其開宗明義大學之道的第三句「在親民」,明代大儒朱熹因循二程理學派,解成「作新民」(據王陽明傳習錄指出。),根本原因在於「心法」早已不傳。而心法恐傳的正是「靜坐冥想之法」。
就如六祖的禪宗「明心見性」,仍是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直指人心,教外別傳。以至於王陽明也在面對竹林下「靜坐」格物,被「格物」「致知」兩章(朱子補撰第五章傳)所迷惑。
報告孔夫子說他是:吾日三省吾身--一天靜坐三次(論語學而第一)的曾子在《大學》「傳」第三章所釋「止於至善」的「知其所止」可參考。所謂「格物」是分別諸物的根本,和諸事的原由之物理和事理;「致知」是達到明白事事發生的原理原則,知其所應止,則可入道了。
就如六祖的禪宗「明心見性」,仍是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直指人心,教外別傳。以至於王陽明也在面對竹林下「靜坐」格物,被「格物」「致知」兩章(朱子補撰第五章傳)所迷惑。
報告孔夫子說他是:吾日三省吾身--一天靜坐三次(論語學而第一)的曾子在《大學》「傳」第三章所釋「止於至善」的「知其所止」可參考。所謂「格物」是分別諸物的根本,和諸事的原由之物理和事理;「致知」是達到明白事事發生的原理原則,知其所應止,則可入道了。
然而,至善不是極善,物極必反,圓滿就好;知其所止,適可而止,剛好就好。當「知止」而後,才能體解曾子所述「傳」第七章,「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進一步來說,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見性通達,心清淨「無住」,不染不著而無取捨,法法平等。
《大學》 經一章(白話新解 前三段)
(一)
大學之道:作人,為學的原理,
在明明德:在學習發揚光明的德性;
在親民: 在於視人如親,處事圓明,
在止於至善:平等相待達於圓滿為止。
(二)
知止:學得「知其所止,適可而止」,
而後有定:之後能得心性安定,
定而後能靜:定性之後心不浮動能清淨,
靜而後能安:清淨之後能安祥,
安而後能慮:安祥之後能靜思冥想,
慮而後能得:冥想反省之後得以入道。
(三)
物有本末:萬物長成有根本緣起,而後結果;
事有終始:萬事生成有源頭起因,延展至終。
知所先後:能知事物發展的順序,先來後到法則,
則近道矣:能習得「知止」原理,則可以得道了。
上一篇:「放下」?知易行難,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