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有漢字,就沒有文化

語言是有生命的,活的,禁止使用了(包括文化變遷以後不再使用,例如古老的物品)會慢慢死亡消失;但是因為地域空間的隔離,和時間的久遠距離,即使不斷在使用也會分裂變異出不能溝通的方言。因此文字的紀錄才有必要。

語言應該是先於文字出現,慢慢發展的結果,文字也是精緻化了的語言。因為很明顯的一定先有實用的「生活」的語言,在庶民大眾中使用,之後才發展出有錢有閒階級的「文藝」或稱「文化」,同樣的,文字也這樣發展。就如先有平民大眾後,再有士大夫階級,相信這是大家應該同意的事實。

日本從前的階級社會使得武士和平民的語法都不一樣,甚至男人和女人的語法也不同就是一例。在中國從前說閩南話的地區,士大夫愛說「讀冊音、文言」以示風雅,和一般平民的生活化的「口語音、白話」也是大有差別的。因此,我們說的文化,應該含有「生活的文化」和「風雅的文化」。後者即是文史哲學,詩歌戲曲等。

假如漢唐說的是「河洛話」,寫的漢字唐詩是台語的說法可以成立,怎可能最常用的口語「我們/Lanw/Guanw(不包括你),你們/Linw/,他們/Inx/,吃/Jiac/,住/duar/,男人,女人」竟然會發生「沒有常用字」的占「日用最常用字」的四分之一?不用吃,不用住,不用相互稱呼等等漢字,可以發展文學、藝術附庸風雅幾百年?要「漢學先生」找了百年的「罕用字、冷僻字、假借字」到現在還在議論紛紛沒有共識?究竟有多少學者大儒,被中國人愚弄了不甘心,也將錯就錯要來愚弄不用大腦的台灣人?只有少數有良心的學者,肯正面說台語文字化使用「漢字」是過渡時期的辦法。

根據這個道理,假如有人說「漢字」當然是「台語」的文字,或說「古文、古詩詞」都能用台語發音來暗示「台語音的文字符號」脫離「漢字」的可笑,由上述人類語言和文字的發展的事實可知,明顯是說不通的。只用常識的判斷即可知其實是倒果為因,牛尾掩不住牛尻川,不必借用古人或名人的大腦來想。

我還要進一步請教,客家人為何不出聲和所謂「河洛人」爭正統中原人,說漢唐官話說的是客家話?他們為什麼不這樣宣傳?相言有更多的福老人更容易接受客家人來自中原的說法。終歸一句話,就是要愚弄你成為萬世一系,大家都是「炎黃子孫」的無恥謊言的信徒罷了。

反對「台語漢字」不是為了反對「台語的文字化」的努力,而是想更有效的更精確的保留台語,包含台灣各族群的母語也適於用羅馬字母拼音文字來保存。也為了將來的子子孫孫的文化和發展,能與全世界文明並駕齊驅。反對「漢字」的台語文也不是要廢除「漢字」,華語存在,自然用「漢字」記錄也會存在。甚至有少數台灣派要保存「正統」漢字,拒絕普通話的「簡體字」也和台語文字化要不要用「漢字」的觀點不同,應該了解彼此所要達到的目的有無不同。

推動「台語羅馬字化」,背後有它的自主的觀念和整個價值系統,不是盲目的反對,也不肯人云亦云。這個觀念就是多元文化的價值,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價值;台灣人要能發展自己各族群的文化,福老文化是台灣人的文化之一,福老文化不能自主發展,要和其他各族群搶占作為中原文化的支流,虛妄的以源於華夏中原為榮為傲,也就是視思想的大一統仍然是理所當然。這是民主還不能落實,心靈還沒有解嚴,自覺還不夠澈底的現象。不諱言台灣派的人還是多數不夠清醒。

這一代人如果依然自私自利,投機短視不肯勇於承擔開路的責任,還只是以一己的方便用「漢字」,能寫就好,就是等到年底教部育正式推出台語「有爭議的常用字」第一階段三百字,我敢說在網路上還是沒有幾個人要寫,重點不在於你要不要,是在於你為什麼要?你為什麼要放棄用華語思考的習慣?從來不曾用台語思考,你根本是台語文的文盲,你連使用注音符號都不肯放棄,不要以為買本「台語字典」來查漢字就能寫台文。請不要人云亦云了,也不要鳥鼠食油眼前光,瞻前不顧後;台文採用漢字,終究會排除全部羅馬字,全部採用羅馬字,終究要排除漢字,請問有心人,你是要現在決定,解決問題,還是逃避問題,讓後代再接受「漢字」的折騰?(200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