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研究所2023 - 關於突破想像的自由意志
(寫於節目場刊內)
究竟每一個年代的創作人經歷及觀摩過怎樣的藝術時期,才來創造自己的作品?我們又受到怎樣的社會與思想局限,並從中尋求轉化,而有了今天的成果?如果上一個十年、二十年,有一班前輩開闢了一系列的創作平台,來讓當年那些現在已是藝術界的中堅人士去發展自己的狂野幻想,我很好奇,當下香港又回到過份注視成品及製作,因着約定俗成的慣性和不斷增補的條例產生大量的不可行與不可能,但同時開始有更多機構思考試演與實驗的重要性時,我們需要怎樣的環境,來再一次突破想像?如果有多一些資源及機會,去給予人失敗及測試,是否就足夠呢?怎樣的策劃方向,才能讓最多有需要的人受惠,特別是平時多為別人的作品做設計或製作,而其實他們都想發展自己藝術的創作者,肆無忌彈地呈現腦裡的瘋狂?這些問題成為了我去思考「想像力研究所」計劃的基本元素。
故此,2021至22年籌策了第一次「想像力研究所」,針對當時大環境熱烈討論的藝術科技,作為徵集計劃的主要目標,成就了陳瑋聰及假日貞操兩組風格及取向各異的試驗,但受疫情政策影響,改以網上形式展示。2023至24年,感謝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再次給予機會及資源,有幸舉行第二次計劃,且吸收了上一次評審的意見,希望將徵集範疇拓寬,非限於科技,而是容讓不同的藝術範疇去試驗,更重要是尋找有突破自己決心的創作者。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想法,以對本地的「新」或自己的「新」為目標,徵集了很多走向不盡相同,但都很有趣的計劃書。最後評審團選取了現在這三個,都對自己的藝術理念及發展有很清晰的想法,以及渴求在試演中尋找更多可能性的隊伍。最終,我們設計了一個必須回歸劇院製作試演的限制,卻選取了三個都在不同層面上挑戰劇場框架的計劃,這正好配合了「想像力研究所」的初心,在當下全球劇場分類越趨模糊化的年代,期望在香港發展一個盡可能不設藝術範疇規限的表演資助平台,去支援更多不必去定義形式的作品,那已不是停留在「跨界」的概念,而是從根本就不理會那些恆常的藝術邊界,讓當代的創作人與觀眾回頭重視最原始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直面藝術本來應有的冒險與叛逆精神。
在此特別感謝今次的評審團隊,包括十分敬重,實力與理念兼備的資深創作人及教育家的馮美華;合作多年,一起創造很多新形式演出的甄拔濤;臨危受命,也是我認為香港少數頂級表演者與創作人之一的梁曉端;很欣賞其設計及創作,積極發展當下藝術更多新可能性的黃漢樑;首次認識,在科技藝術及創作理念上給予很多寶貴意見的黎智富;以及一直以來很想合作,有很強的藝術信念,對本地藝術貢獻良多,特別在是次評審中給予我們及眾多申請者非常具啟發性意見的楊陽。還有,很感激團隊的協助,包括一起策劃,為計劃每個細節思考很多,付出無限,心思慎密的執行監製阿強,及無微不至照顧三個創作團隊,為他們克服種種困難的製作經理K和燈光統籌及執行燈光設計Adonic。
最後,在我策劃兩次「想像力研究所」期間,有些團體及機構來詢問意見,為的是他們也想製作類似的支援平台,給予留下來的,及努力尋求資源的創作人出口,做更多的嘗試。其中一些計劃已經開展了。很感恩有更多有心有力的人,仍想努力改變現狀,為藝術發展貢獻。特別在當下集體經歷苦難的年代,我相信或者人的肉體可以被疫情與政策困住,但心仍是無限制的,只要持續想像,自由意志終將化為具體的力量,創造新的可能性。
文章已刊於︰
https://www.felixism.com/ioi2023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