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00:19:18肥力 felixism

《天使撻落新•都城》 — 本土用詞,普世深思



《天使撻落新
都城》其名如同內容,怪誕而庸俗,地道關聯「新都城」,既意旨新城市,又暗諷將軍澳商場「新都城」,刻意表明以本地通俗文化/文字去改篇外國文本。誠然以前看過太多同樣想將外國文本「本地化」,如翻譯上僅將文字本化,或將故事背景設定改為香港的演出,總是不倫不類,原因大致如上月文章論,翻譯本身已令原文內涵流失太多,倘若還要以為在遷就觀眾而硬生去本化,即使故事邏輯上合理,但多少扭曲了當中的文化質地。可以說改篇肯定是一門不比原創容易的學問,肯定不是改改字眼了事。故此最初劇名真的令我卻步進場,但仔細了解才看到是次演出是本地舉足輕重的編劇潘惠森來改篇二戰後瑞士巨人劇作家迪倫馬特作品《天使來到巴比倫》時,便明白這是香港地踎編劇大師來向同樣以荒謬內容著稱的德語大師「挑機」。以使今次所看到的改篇,縱然同樣將人物地名香港化,但從來不是為了迎合觀眾口味或更明白易懂,準確而言潘惠森就是刻意去玩弄「迎合觀眾」這種文化,他僅利用最低限度的改篇手段,將原本距離香港觀眾頗遠談及古巴比倫的歐洲劇本,因為本地化,而拋得更遙遠,更荒謬,卻又因為更趨荒謬而又更貼近原文核心,關乎權力與欲望如何扭曲人性的過程。

 

誠如潘惠森所言,他只是一個園丁,把太過繁茂的枝葉修剪一下,好讓如大樹的巨人作品能移植到我們的劇院。確實他出手很少,卻準確無比,基本上還是沿用劇本所有部分,只把一些形式上重複了的細節刪去,一些較古典詩化的用詞修正一點而已。而最主要的是把劇本中提及的古巴比倫及其鄰近的歐亞大陸國家地名,改為香港地區,以致巴比倫變成旺角,而國王自述國家如何強大,南征北土大殺四方時,提及的竟是天水園、筲箕灣、金鐘之類,令觀眾大笑不已。這不單只為戲謔香港地理,覺得有趣,而是因為以香港比喻世界,地區比作國家,極盡荒謬,卻又以香港之地小,更突顯了國王佔領之國家如何多,土地如何廣闊,但地理上仍只是一個小地方,心性上比對另一主角,國家中唯一的乞丐阿碌葛,一個如道家一樣思想超然,不拘泥於名字及身份,國王執著香港小城,其胸襟又是何等渺小可笑。致此,這些本土化的改動從來不只是為了令觀眾投入演出的手段,更多是把五零年代的故事變得更有現代性,將古代權力與當下新自由主義一體化,旨在點出長久以來權力、欲望、佔有一直影響人心。

 

有趣的是,這種本土化的劇本改篇與導演陳淑儀的諧謔方式演繹一拍即合,如同甫開場十數個演者手持「土炮」而簡陋的器具充當樂器,走進幾乎是空的,中間僅有一個由膠帶貼成的演區的舞台上,在零失業及表面快樂卻人人內心空虛的國度,舉行怪異的嘉年華。除了幾個主要演員,其他演者均是白臉素衣,不論總理、神官、劊子手、詩人,個個誇張其行,成為平面人物,也是如典型的小丑一樣,帶著愉快的外表卻為了權力或恐懼權力而滿心焦慮,盡是黑色幽默。而且,一眾平面人物,更有助襯托出幾個主要演員內在燥動的情緒,最有力量的莫過於飾演國王內部瓜德的梁浩邦,其把握住國王對權力的迷戀與迷茫,演繹出正因為一切也垂手可得卻仍是孤獨的無限苦痛,致令他的權力欲更趨畸型發展,以填補被由神所造,由天使所賜予的美女拒絕的絕望。初有一段,當他假扮乞丐,令天使以為他是最貧窮的人,而神要將最好的給了地上最貧窮的人,故予以送上美女富露比。國王在天使離開時說乞丐需要的是溫飽,上天卻不給他麵包,國王內部瓜德是孤獨,上天卻不給他一個人。梁浩邦抓住這一句對上天憤恨的台詞,一直演盡內心充滿絕望,卻要把這份絕望分享給世界上所有人的自私,著實很具層次。另一方面,作為國王的反面,無欲無求的英雄乞丐阿碌葛,本身也應有不少性格上的變化,然而演員潘劍秋飾演如道家一樣的乞丐,突然擁有了富露比,本應因為多了責任或包袱而變得不再灑脫,卻未有明顯地展示出來,而被演者沒多節奏感的打遊詩、木訥的演繹方式蓋過去。而作為單張主角,演繹富露比的黃呈欣,卻因劇本及角色呈現那種強烈得令人窒息的男性霸權所限,在演出中多為男性及無性別的天使之間被拋來擲去的道具,只有最後拒絕成為皇后,卻又被本來愛慕自己美貌的眾人所棄的一段,才能演出她內在的情緒感受,卻如河堤崩潰一樣未有止息,以致演者未有太多空間可發揮,有點可惜。

 

提及單張,由於是次演出票房欠佳,或也可能與單張未有準確反映劇本及演出精彩之處有關。這種戲謔的劇名又配上一個通俗到底的攝影封面,一眾演者誇張表情,期望造出一種很有喜劇感的狀態,似乎旨在吸引一些喜歡看戲作為娛樂消遣的觀眾,但內文故事介紹即使寫得如何生動,還是蓋不了底下的一份嚴肅及諷刺味道。但反過來是,或者生怕一般觀眾不了解,單張只強調黑色喜劇,卻未有著力宣傳改篇自迪倫馬特作品,令劇名未有突出那種希望諧謔巨人名著的風味,只餘一陣庸俗。以為可以討好觀眾,漂亮照片,輕鬆看戲,簡單過癮,只求喜感卻隱去知性內涵,似乎,適得其反。更重要是,看過演出的觀眾定會明白,演出由改篇到導演處理,及至演員努力,層層深刻,處處細膩,怎看也與單張那種靡爛感覺不堪相稱,相去甚遠。

 

觀賞場次︰2015年8月23日 3pm,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文章已刊於《Art Plus》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