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2》︰踏過末日,走下去
2012年算不上是平穩的一年,世界、社會上發生了不少大事,劇場界不少人士站出來回應了,表達過了。有些藝術家則默默工作,以藝術描繪心中理想,與觀眾分享。忙碌,衝刺,踏過瑪雅人預言的「末日」,彼此因而對明天有更多的反思,及珍惜。2013年,一眾藝術家對之充滿期望,不需要華麗的包裝,豐潤的口號,用藝術,創造更多可能,表達對自由及生命的熱愛,與觀眾分享、交流。
彭秀慧 (香港) @「Kearen Pang Production」
2012年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籌備第四個獨脚戲《Tiffany》,從創作到演出完成,很多時就像人生,有開始的幹勁,有遇上挫敗的沮喪,但只要不放棄,我們還是一點點的接近夢想。同樣來自去年所發生的社會大事,希望每個香港人都有這個想法,相信自己的力量,為值得戰鬥的事堅持到底,在回頭時可以會為自己的努力而微笑。
攝影︰Yvonne Chan
陳恆輝 (香港)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藝術總監
在我的戲中找到「我」
在2012年裡,我完成了很多從未做過的新計劃,也為自己劇團導演了兩個新的劇場作品:貝克特的《終局》及漢德克的《觸怒觀眾》。2012年最令我喜悅的事情,是我發覺別人對我導演的作品有新的看法及新的解讀方式,我希望新的一年,無論是藝評人或觀眾,也能夠在我的戲中找到「我」,以及和這個社會的關係。
羅靜雯 「影話戲」藝術總監
《我的2012》的藝術總結
2012末日?沒啥特別。海德格說穿了「人」是一個「邁向死亡的存有」。為未來而活吧!儘管是一秒,一秒後將來就成曾經。2012我導了《讓黃雀飛》、《神扒之間》和《房間裏的女人》,越不過時間的可能,但存良知。2013編導上下部上演的長篇《龕》(應主辦單位建議改名《朝》),企圖挑戰時間的制約,而良知是膽。
黃智龍 (香港)「W創作社」藝術總監
2012是我不按常理出牌的一年,編導了兩齣W創作社的作品,先有加入經濟學知識的工具舞台劇《紅海人。藍海戰》,還有大膽探索現代人愛情多元關係的音樂劇場《開關係》,更嘗試策劃作家的講座及參與流行音樂演唱會。2013想多作休息,汲收更多藝術養份再衝刺。
《開關係》
曲飛 (香港) 劇評人,香港小劇場獎創辦人
回顧去年香港文化大事,筆者認為除了一度熱論要求成立文化局最終卻胎死腹中外,香港藝評人鄭威鵬(筆名:小西)被澳門特區政府拒絕入境,令香港文化界及澳門立法會議員均感到嘩然;此外,由「天邊外劇場」藝術總監陳曙曦以總策劃人身份,成立「香港藝穗民化協會」籌辦首屆「香港藝穗民化節」這些都必須要紀錄在香港藝術文化進程的一頁。
盼望2013年香港小劇場運動更加多元!
莫昭如 (香港) 資深劇場及社區文化藝術家,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總幹事
2012年在香港參加了一個要推動UNESCO Seoul Agenda(一個颇有突破性關於推廣藝術教育的聯合國文件)的會議,是開始了第一步吧。有人在同一個研討會上提出在劇場以外發生的表演還要好看、還重要、還更戲劇性又與生活不能割裂︰大話精的大話和民眾的回應。
去年我和我的組織搞劇和與海外交流特別多,不過卻有一些宣傳不足,有一點遺憾。來年還是努力做社區文化發展的工作,要使每個人都成為藝術的積極生產者而不是被的消费者,是细水長流的工作。
莫兆忠 (澳門) 「足跡」及「窮空間」創辦人
劇場,它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對於不斷將觀眾抓進劇場的動作,愈感厭倦,為什麼不是將劇場直接送到觀眾面前?我們關心的是票房?是演出者的心情?是對資助者的報告?是美學實驗?還是找到述說的對象?如果跟你立場相近的觀眾進場了,大家便相安無事,但真正的目標(或挑戰),其實是對相關議題漠不關心,或跟你持相反意見的人,不是嗎?但現在的劇場運作模式,可以做到多少?帶著這些提問,走向好奇的2013。
《咖哩骨遊記》
文章已刊於《廣東藝術》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