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陳綺貞
記得兩三年前左右,陳綺貞說了的一些感言,大概說她也是時候面對市場之類。果然,不論與阿信合作的《私奔到月球》,還是之後的巡迴演唱會,也是邁向商業,走向市場的策略。縱然歌路依然清新,但往後的處理方式已不再是以前的陳綺貞了。
今年特意去看陳綺貞首次在紅館的《陳綺貞太陽演唱會》,更令我相信,她和以前被謠傳患上抑鬱症,那個帶點婉約、凄蒼的少女歌手(不是指年齡上),已不復再。而是轉成為成熟而具台型的歌「星」,我想多少也因為巡迴的磨練影響,但更大影響的是她為這幾年被傳媒及大眾壓得死死的壓力而改變吧。三年後推出大碟《太陽》,台灣傳媒並未顯示他們的期待或讚賞,而是質疑她的創作速度太慢,以致縱然《太陽》整個大碟完全走向商業,完全地改變了陳綺貞的路向,也救不了她在台灣傳媒眼中的「冷漠女孩」形象。
其實一直以來陳綺貞也不被傳媒喜愛,當然陳綺貞也不靠媒體。之前當我的十九歲的表妹說要看「飛倫海」演唱會時,我說我也將會看陳綺貞,然而她說︰「她是誰?」沉溺台灣文化,酷愛台劇台節目的表妹,竟然不知道誰是陳綺貞,可見台灣媒體是如何愛戴她。回說演唱會,放眼觀眾盡是二十多至三十多歲的人士,有些更是四五十歲的,心想現在消費力高的十幾至二十出頭(為何他們沒有收入卻是消費力高?)的可能根本不認識這位「木結他女孩」、柔和歌曲唱作女孩熱潮的鼻祖。你看香港的唱作人王小姐,也不就經年在學她?
然而這種長年自我/非自我被媒體遺棄,卻似乎有終結的時候。新碟《太陽》沒有了以前的婉轉,而邁向pop化,K歌得很。最明顯的是《狂戀》、《煙火》及《下個星期去英國》。歌詞也不再自已說自已的故事,那種帶點任性帶點無理而純個人感覺出發的歌詞味道已開始淡化,而改為較平白較單薄較通俗的路向。但這也不是最大的改變,很久以前聽過《狂戀》及《煙火》的試版(這些不是新作的歌),縱然今次仍以結他作底音包裝,但那種強調副歌的概念很突出,而沒有了一種測試音律可能,「玩」音樂的味道。感覺歌曲很完整,或者應該說很工整,很易入口。
問過一些朋友,很多朋友也很喜歡《狂戀》及《距離》。然而被稱為《太陽》的演唱會,卻沒有《狂戀》的份兒。原因可能是連陳綺貞也知道,新歌不夠撐場。誠然在大碟推了只一個多月的時候,在演唱會中始終舊歌較能壓場,但當陳綺貞唱新歌的時候,也不用新碟的編曲,不以新碟的過於pop的方式歌唱,便可見,其實骨子裡陳綺貞仍對K歌方式有保留。
沒有好與不好的,當然陳綺貞多作市場化、工整式的K歌也很不錯,只少她不至被媒體打為太偏門而死亡,雖然我不知道她偏在哪兒。慶幸的是演唱會中陳綺貞展示了她的功架。縱然佈景華麗,編排有緻,但她卻以唱聲告訴大家,大家願意留下來,只因她唱得好。很久沒聽過唱現場比CD更好的歌手了,那也是當然的,不然買CD聽就可以了,何必要人。
有一點值得注意,演唱會的佈局編排和在台灣的幾次演出很相近,甚至和上次《花的姿態》演唱會也差不多,那些驚喜位、親民位或安歌編排幾乎一樣。然而大家依然為她的每個動作而瘋狂,為她營造出來,那份是她想留下來唱下去,而不是你不想走的氣氛迷倒。她在第三或四或五次的安歌時段說︰「我想繼續唱下去」,縱然這是劇本一部份,但比起香港那些三吹四請才安歌,還不斷提醒大家時間差不多的編排,顯然多了一份人性、一份溫柔。陳綺貞說︰「紅館不是有時間限制的嗎?」所有的觀眾也痴了嚎叫︰「NO!」台灣性格小妹為香港帶來當地土產,一份香港人模仿不了的人情味。在足三小時的時間,陳綺貞的「旅行」讓大家知道演唱會的意義,不是耍帥暴露,不是要嘉賓滿天,也不是來閒談哄你歡喜,而是歌者與觀眾一同享受音樂,裊繞耳際的時光。
文章已刊於《AM POST》2009年4月號
其實我是比較喜歡專輯里面的“手的預言”,雖然歌很短,但歌詞滿有力。還有“一首歌,讓你帶回去”,感覺滿純粹和溫暖的。說真的,這專輯給我有種“還是會寂寞”那時的感覺。哈哈!純屬我個人意見。嘿!我剛好是那種沒錢看演唱會的呢!所以看了你這文章,感覺真想看看現場啊!!!
這篇真的描述的很好^^
我一直以來都不知道陳綺貞有被媒體打壓這回事....
ˊˇˋ”
我很喜歡她~
但如果最終她也走向商業化....
雖然會覺得很可惜啦
但是我希望能有很多人能喜歡上她的聲音 ˙ˇ˙
她真的是一位非常特別的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