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7 11:47:50肥力 felixism
《五星級大鼠》Ratatouille - 新意欠奉的金夢巴黎
因陪朋友才看《五星級大鼠》Ratatouille,Pixar頂不住被迪仔收購後之作,正如陰森食評家Ego所言︰「少了一份新鮮感」。
誠然,電影流暢華麗,色彩艷麗而且極具動感,那幕鳥瞰巴黎景致的一場,確實令人難忘,也為如此精緻的3D技術而驚嘆。導演畢烈貝特曾執導動畫《超人特工隊》The Incredibles,自有加入他那拿手的玩弄物理常規及無視重力的搞笑動作。Ratatouille確實令人看得快樂,笑出精彩,只是平凡了一點,只是餐單中的指定套餐,沒有「Give me Surprise」的意圖。
先是取材方面,以老鼠泡製食物為題似乎相當冒險,那個大堆老鼠在廚房團團轉的鏡頭,稍一不慎可令觀眾作嘔,然而老鼠的可愛模樣卻成功地蓋過恐怖,只是點子就此而已。老鼠縱然可愛,縱可雙腳走路,或表情百出,也只是隻老鼠,比較Toy Story、Monster Inc及Incredibles,在造型上比了下來,被收購的Pixar已不復當年的想像無限,勇於革新。一開場Remy與書同行一段,也著實太「行貨」,太普通了,這種老掉牙的點子卻沒玩出新奇,只流於情節交代的份兒,也太不似Pixar作風。
主題「人人(鼠)也可當廚師」,借巴黎這個對食很有要求的地方來呈現,顯然這是針對美式快餐文化而做,我想美國人會看得更投入。那些標榜「不要吃垃圾」,「你知道自己正在吃什麼」的說話,正正是美國小孩(其實只要有M記的地方也是)需反思的課題。只是主題指涉「新意」,卻以不「新鮮」的方法來表達,似乎有點不對題。
作品背景是法國,然而卻只是「形似」,而非「神似」,縱然有華麗的3D技巧,確實塑造了個金碧輝煌的巴黎景象(又是不論身在哪兒也得看到鐵塔),那些磚牆、小巷、河堤旁的樓梯,也畫得很似,還配上些法國音樂,法國美食,法國人親咀,法國人懶惰及粗鄙的一面,卻很表面,骨子裡依然美國得很。情況雖比《花木蘭》扮中國好一點點,但相距不遠。不過,導演卻利用自己「扮得不似」來玩弄電影一番,他不但沒避諱的扮法國,還把這種扮變成一種風格。全片以英語為主,當中加入一些常見法語也是平常,特別的是角色乃法國人,導演要他們說著些扮法國口音的英語,最為神似的可說是女主角
Colette。導演每每嘲笑角色說不準英語,確實有趣。這令我感到影片的誠意。
看名單才知道,影片完結後那些配合字幕出現的動畫,乃另一班底製作,當中還有不少法國人,也有中國人。那段平面的臘筆動畫,就我而言,比那些3D無敵好看多,也盡見畫家風格及心思。想像無限,比之三維世界,二維動畫更顯得自由,奔放,只是市場只以為3D一定好,3D才是可登大雅之堂而已。
食評家Ego最後的一段食評,令人深思,尤是對像我這樣正在寫評論的人而言,更為之動容。Ego說評論人不用付出什麼,便可以高姿態批評別人的一番心血。回應「人人都可做大廚」,現在確實「人人也可出書」,至少在BLOG上大家可暢所欲言的成為「作家」,評這評那,評食評戲。其實不失為好事,至少大家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在網絡大海中共融之。然而看見朋友寫區區50字,當中竟有20個錯別字,卻還嚷著要出書,總叫人心寒。在「人人」之中,在浮華內,究竟還有多少人懂得看「食譜」呢?連自家文字也寫不好,更別說去超越「食譜」了。懂燒飯的老鼠罕見,懂跳出文字地獄的評者亦然。
官網:disney.go.com/disneypictures/ratatouille/
誠然,電影流暢華麗,色彩艷麗而且極具動感,那幕鳥瞰巴黎景致的一場,確實令人難忘,也為如此精緻的3D技術而驚嘆。導演畢烈貝特曾執導動畫《超人特工隊》The Incredibles,自有加入他那拿手的玩弄物理常規及無視重力的搞笑動作。Ratatouille確實令人看得快樂,笑出精彩,只是平凡了一點,只是餐單中的指定套餐,沒有「Give me Surprise」的意圖。
先是取材方面,以老鼠泡製食物為題似乎相當冒險,那個大堆老鼠在廚房團團轉的鏡頭,稍一不慎可令觀眾作嘔,然而老鼠的可愛模樣卻成功地蓋過恐怖,只是點子就此而已。老鼠縱然可愛,縱可雙腳走路,或表情百出,也只是隻老鼠,比較Toy Story、Monster Inc及Incredibles,在造型上比了下來,被收購的Pixar已不復當年的想像無限,勇於革新。一開場Remy與書同行一段,也著實太「行貨」,太普通了,這種老掉牙的點子卻沒玩出新奇,只流於情節交代的份兒,也太不似Pixar作風。
主題「人人(鼠)也可當廚師」,借巴黎這個對食很有要求的地方來呈現,顯然這是針對美式快餐文化而做,我想美國人會看得更投入。那些標榜「不要吃垃圾」,「你知道自己正在吃什麼」的說話,正正是美國小孩(其實只要有M記的地方也是)需反思的課題。只是主題指涉「新意」,卻以不「新鮮」的方法來表達,似乎有點不對題。
作品背景是法國,然而卻只是「形似」,而非「神似」,縱然有華麗的3D技巧,確實塑造了個金碧輝煌的巴黎景象(又是不論身在哪兒也得看到鐵塔),那些磚牆、小巷、河堤旁的樓梯,也畫得很似,還配上些法國音樂,法國美食,法國人親咀,法國人懶惰及粗鄙的一面,卻很表面,骨子裡依然美國得很。情況雖比《花木蘭》扮中國好一點點,但相距不遠。不過,導演卻利用自己「扮得不似」來玩弄電影一番,他不但沒避諱的扮法國,還把這種扮變成一種風格。全片以英語為主,當中加入一些常見法語也是平常,特別的是角色乃法國人,導演要他們說著些扮法國口音的英語,最為神似的可說是女主角
Colette。導演每每嘲笑角色說不準英語,確實有趣。這令我感到影片的誠意。
看名單才知道,影片完結後那些配合字幕出現的動畫,乃另一班底製作,當中還有不少法國人,也有中國人。那段平面的臘筆動畫,就我而言,比那些3D無敵好看多,也盡見畫家風格及心思。想像無限,比之三維世界,二維動畫更顯得自由,奔放,只是市場只以為3D一定好,3D才是可登大雅之堂而已。
食評家Ego最後的一段食評,令人深思,尤是對像我這樣正在寫評論的人而言,更為之動容。Ego說評論人不用付出什麼,便可以高姿態批評別人的一番心血。回應「人人都可做大廚」,現在確實「人人也可出書」,至少在BLOG上大家可暢所欲言的成為「作家」,評這評那,評食評戲。其實不失為好事,至少大家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在網絡大海中共融之。然而看見朋友寫區區50字,當中竟有20個錯別字,卻還嚷著要出書,總叫人心寒。在「人人」之中,在浮華內,究竟還有多少人懂得看「食譜」呢?連自家文字也寫不好,更別說去超越「食譜」了。懂燒飯的老鼠罕見,懂跳出文字地獄的評者亦然。
官網:disney.go.com/disneypictures/ratatouille/
不平人
2007-09-30 22:54:52
沒辦法,作者要博出眾,唯有唱反調,
你竟相信他的評論多於IMDB的分數...唉...
不平人
2007-09-30 22:54:39
沒辦法,作者要博出眾,唯有唱反調,
你竟相信他的評論多於IMDB的分數...唉...
「然而,我就不可以有我的看法,我的觀感,我的觀賞角度?如果世界只需要單一角度,或只依附某幾個名牌的審美指數,到時我只好絕筆。」人是有言論自由,即使你不同意他的想法,也不可以這樣說吧...
我倒不認為這是「博出眾」,每一部電影都有好與壞之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我倒覺得是某人「思想封閉」。
我認同版主的看法—食評家Ego最後的一段食評,令人深思。確實,香港人的文化水平有退步之嫌,這電影也有諷刺的一面。
在不同的角度看人、看事,自會有不同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