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5 16:09:08肥力 felixism

樹寧‧現在式單位《小飛俠彼得潘》

〈樹寧‧現在式單位〉本年最後力作《小飛俠彼得潘》,仍是大玩多媒體創作,依舊解構童話/故事,帶出新的角度,新的思潮,然而似乎失準了。

一向沒有故事性的「樹寧劇」照樣只帶出一些感覺,一些問題。不會長大的「小飛俠」,也許會為別人帶來不少麻煩,自己呢,也不見得真的很快樂,所謂不會長大,究竟是指什麼呢?小朋友不想大,映襯老溫蒂的豁達心境:小朋友願意離家去夢幻島,只因他們一無所有;老溫蒂也願意離家,只因她豁然開朗。故事之中有著故事,人物在書本中尋尋覓覓,跳出書外,回到書中,找到的也許是一片夢幻,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所謂原著,隨著心情轉向,不斷被扭曲。

利用書本來裝置舞台,讓翻書的動作來表現轉景的效果,確實十分吸引。人物像走入書本故事之中,卻同時又似置身在故事書旁,為訴孫兒訴說故事。然而,也許是第一場的關係,致使錯漏百出。也許演員不夠壓場,即使走來走去,也充撐不了整個舞台,沒有立體感,只餘一片混亂。反而,劇中最有戲味的,是少女溫蒂和老溫蒂同時讀著對方的故事的一幕,讓空間暫留,時間卻呈螺旋狀的無限伸延。

也許,因為今次加入了小兒及細So,讓在樹寧劇場中不單有很多說話、對白,更有片段,感覺上和從前的作品有很大分別,沒了那種獨有的唯美而抽離的藝術感,卻多了一點庸俗,一些本土味和親切感。誠然,小兒與細So當可將對白把玩得出神,然而他們的「好」卻同時把其他人比了下來,讓本身已不是太流暢的對白變得更不協調,沒有感情也不見得有內涵,聽得辛苦之餘,也打亂了整體的節奏。

始終,「樹寧」已成為華麗唯美的音樂劇場的象徵,這樣的改變,讓我一時受不了,感覺像要王家衛拍記錄片一樣,難以投入看下去。今次的所謂mutli-media,沒有了從前的統一性,而是映像、音樂、佈景、燈光、特技,各顧各的自得其樂,卻沒有戲劇感,破壞了樹寧本身以流暢見稱的綜合觀感。我想看回從前的樹寧。

Ps:很討厭那種排排坐讀對白的形式,還要玩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