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7 18:27:39肥力 felixism

最後的貴族

章詒和自稱為回憶錄的長篇作品。原名《往事並不如煙》在中國好像不是太賣錢,海外版改名為《最後的貴族》,此名極具嘲諷味,也許是外售,所以可以放肆一點吧。

自文革這種棄家背族的洗禮過後,真的如章老太所言,什麼名將之後、孔氏嫡子、張氏傳人、劉氏遺孤、愛新覺羅後代的什麼,不知從何地方突然全部出土,自命貴族。只是,章老太所說的貴族,則不是指這種血親高門,而是指向心性內涵的。文中所謂最後的貴族,乃指康有為之女康同壁及其女兒,不過也泛指章詒和所敬重的上一輩(她的上一輩)。稱之貴族,不是因為他們在中共艱難時期仍可宴請親朋,吃西餐,駕好車,才稱之為貴族,而是指他們的品性修養。當時乃大鳴大放前後,當輩之人,不但學貫中西,琴棋書畫,乃是必學。他們精於傳統藝術,同時又有兼融邏輯思維。更了不得是,他們的政治態度,眼見腐敗的國民政府遠去,便積極於中共政治,為的是民主、民生,為真正完善的民主及社會主義而獻身,然而不至盲從。所看的是馬克斯德文版的理論,而不是中國的改良版,所做的是民主聯盟,為破除一黨之政而努力。不論是其父章伯鈞、文士張伯駒,還是編輯儲安平、政客羅隆基,也是品格高尚,極具氣質、韻味,稱為雅士,也不為過。他們,才是真正的最後一批中國文士。

文章由「大鳴大放」開始,憶述這次政策對上述的士子的影響。其實,「大鳴大放」,可說是人類史上最無恥的政治策略,當然政治本身也沒有什麼好壞忠奸,只是這次來得有點過火。對一班熱血之士來說,沒有比受政府重視而重要,歷來如是,中西如此,更何況是這些比任何人也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人士,比那班黨員更明白黨意的人,更為此而興奮。然而,最後害了自己的竟然是自己心中的那份忠心、那份熱誠。這次運動,我認為比文革更恐怖。文革恐怖,只因他摧殘文化,摧殘人心,但終究也是明目張膽,擺明破壞,人是絕望的,為世所迫,只為求存。但「大放」、「整風」,則是利用希望,忠君愛國的人,有救國救民之心的人,竟然被國所出賣,那他們的忠,他們的力氣該向何處發?常有很多傷痕文學,說在文革時的懷才不遇,然而不遇的,也可算自己命不好,但這種被自己的才陷害的,又可怨誰?唯有傻笑置之。

在文革前後,人民生活是很苦的,全國每人不但三餐不繼,更沒有件好的穿。文革時更是要全藍姿態。只是康同壁,在生日時,竟敢身穿褀袍,客人更因不想得失康老,更敢在外更換洋服,再入堂拜會。章詒和問為何一定要冒險穿禁服,人家說這才是「人」穿的衣服。其實現在的我們,已很難明白,他們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為了保留作為人的尊嚴,要明白文革的批鬥不是玩的,為了連自己國家民族也放棄了的尊嚴而犯險,這是愚者,還是賢者?就像張伯駒,為了復興連所謂專業戲人放棄的表演手法,找來老輩一展中國戲劇的精彩,更為之而一無所有,是愚是賢?我不知道,只知道他們真的是最後的貴族,因為在他們心中,仍有一些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理想。文革時,有很多文化東西也失傳失去,但仍可破舊立新,但這種心,我們中國人該向何處拾?

《最後的貴族》,絕對不是一本好書,怨氣太重,文字冗長,文筆也不見得好,只是談及這種精神的人,世界又有幾個?不過本書真的政治味太濃,對政治沒有認識或厭惡的人,還是敬而遠之。不過,若然自問對中國、中共只有莫名的輕視或怨恨的人,也該看看,不是看文革如何,不是要加大內心的怨恨,而是要明白,如果我們連自己是什麼也不知道,連所謂真正的中國人是什麼也不了解,所謂真正的共產、社會、民主是什麼也搞不清的話,究竟,我們憑什麼去反對政府,上街遊行?要談論民主,是要講資格、修養的,不然也不過是一堆紅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