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7 11:59:39marco

專科學歷 最具健康優勢

專科學歷 最具健康優勢
更新日期:2008/01/07 04:39  朱立群/台北報導
 知識就是力量,但高學歷不等於健康。國內學者最近研究指出,按教育程度分類,專科學歷是最健康的一群,往上的大學、碩、博士學歷者,健康情形只會每下愈況。


 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暨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張苙雲利用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資料庫,分析民國七十九至九十四年共四萬二千多筆人口健康調查資料,設定生活功能、自評健康、是否罹患慢性病共三項健康指標,評估教育的健康效果。


 研究成員有中研院調研中心助理研究員楊孟麗、義守大學醫管系助理教授謝幸燕。張苙雲表示,總體來看,未受教育者的健康情形最差,次差是國小學歷,這兩個教育族群的健康表現,與國中學歷以上者有明顯距離,顯見國中教育是進入健康的門檻。


 研究結果也指出,教育與健康不等值,高學歷者健康情形反而較差。例如,一般認為高學歷者對健康檢查較有概念,但研究發現,不分世代、教育程度,「慢性病」指標差異都不顯著。意謂高學歷者即使有高知識,但得到慢性病的機會與其他學歷者幾乎相同。


 健康高峰也未出現在大學及大學以上學歷,專科才是最健康的一群。例如,在「自評健康」一項,大學以上學歷者呈現顯著健康弱勢,專科學歷則呈明顯優勢。


 此研究也分析不同世代的健康效果。按出生年分類,樣本含括戰前(一九四五年前)、戰後嬰兒潮(一九四五年至五五年)、實施九年國教(一九五六年至六五年),及台灣經濟起飛(一九六六年後)四個世代。


 研究指出,教育對健康的影響在年老的世代表現較明顯,隨著世代年輕化,教育的效果逐漸減弱。值得注意的是,九年國教世代裡,國中畢業者較國小學歷者明顯健康,且總體分析發現,國中是健康的轉捩點。


 「教育與健康不等值」的結果讓人訝異。張苙雲表示,研究過程中曾把生活習慣(所得高低、作息時間、職業性質、工作壓力)變項納入統計,但都不顯著,顯見教育(學歷)有獨立的健康效果;高學歷為何不等於「最健康」,是下一步要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