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2 17:43:32marco

交通工具的改變擴大人類集體意識的範圍

交通工具的改變擴大人類集體意識的範圍

「交通工具的改變增加了不同地區人民之間的來往與相互了解,甚至會發展出一種利益相關的集體意識」,這樣的論述正解說了古今中外人類集體社會發展的基本模式。從以往的村落、城鎮、城市、城邦、乃至於現代主權國家型態、洲際意識(例如亞洲人、歐洲人)、世界村,這種發展的歷程正是印證了徒步、碎石路的修築、牛車、馬車、石版路的修築、蒸氣火車、螺旋槳飛機、汽車、機車、電氣化火車、噴射飛機、高速火車等交通方式的發展歷程。交通工具的演進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也讓彼此的關係與利益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進而發展出一種同心圓式的集體意識網絡,由內而外、由近而遠,隨著時間不斷的擴大。

二、台灣集體意識演進的過程

回顧四百年的台灣發展史,台灣集體意識的演進也深受交通工具演進的影響。如果以荷鄭時期做為開啟台灣近代史的序章,從荷鄭一直到明清時期的台灣社會,一直充斥著移民社會的色彩。此時期一大特色就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的閩客泉漳移民來到台灣後,雖然逐漸佔據了由南至北的西部平原丘陵地區,但是「閩、客」與「泉、漳」彼此之間的互動並不頻繁而正面,相反地,他們跟中國大陸「原鄉」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

會導致這樣的情況跟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習俗、語言等不同有關,同時這些族群在台灣爭奪良田地利等「經濟因素」與「生存空間」的競爭也是關鍵,但是一個更基本關鍵的因素在於當時台灣的交通建設不發達:台灣為南北走向的長型島嶼,河川都是東西走向,加上清朝政府統治台灣二百餘年期間一直採取消極治台政策(一直到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才逐漸重視台灣事務),因此並無明顯交通建設,以致東西走向的河流將南北走向的台灣切割得非常零碎,導致南北不同族群很難形成「南北一體」的意識。使得來自中國大陸不同地區的移民仍一直以其對渡口岸原鄉為其認同對象。最明顯的例子是台灣南北的交流多仰賴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對渡交通,南米北送,要由安平出發經由廈門再轉送至淡水。(註一)

地區上的差異性導致台灣近代史上各個族群之間「分類械鬥」的情況,甚至影響了日後「閩、客」與「泉、漳」長期衝突關係。這種情況的改善跟清末與日本統治時期大量的交通建設有直接關係,因為海陸空全島交通路網的完成,尤其是1908年日本完成從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從台北到高雄僅需11小時,大舉提升各地方彼此來往的便利性,除了讓「分類械鬥」完全消失外,更拉近各地方之間的利益關係,進而逐漸產生「全島一體」的台灣意識。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亦持續加強交通建設,最關鍵在於建設第一高速公路與第二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各大國內機場的拓寬與修築、東西向快速道路、環島鐵路、北宜高速公路的完成。更完善台灣的全島交通路網,讓全島各地人們彼此來往更加便利,除了增進商業與經濟的發展外,更加深彼此的利益關係,亦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加上因為台灣是個島國,地理上自外於其他國家,因此當島內關係更密切,相對上就更加大與他國之間的距離,進而形成一種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意識。

三、高鐵加速南北交流,深化集體認同

隔閡往往來自於不了解。隨著交通工具的演進,台灣北中南部民眾之間的因為互動頻繁導致相互了解,逐漸形成對於這塊土地的認同意識。值得期待高鐵通車後形成「台灣一日生活圈」,將使得這樣的發展將更為明顯。台北高雄僅要九十分鐘,台中到北高各僅需要四五十分鐘。時間的縮小拉近了空間的距離,北部人將更容易去安平賞夕陽、旗津吃海產而當晚回台北吃晚餐,南部人也更容易去台北101體驗世界第一高樓的雄偉、去西門町感受走在前頭的年輕流行文化,這樣的發展讓彼此的文化特色彷彿就像隔壁鄰里一般親切,因此以後我們將可以比較聽到北部人說「台灣的安平」、「台灣的旗津」,而不是「台南的安平」或「高雄的旗津」,南部人也比較能夠認同西門町與台北101,而不會把他歸類為距離遙遠的「台北流行」。這種改變正如以往分台北人、淡水人、土城人、三重人,但是在捷運開通之後就會集合成一個大台北的概念是一樣的道理。這樣的發展將更深化這種專屬於台灣的「集體意識」,並讓北中南部民眾的感受與脈動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四、南北差異極待解決

雖然我們預期台灣高鐵的通車可以深化台灣集體意識,進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但是我們亦不可忽視了長久以來資源分配不均所帶來南北物質條件差異的不公平現象。更甚者據研究,過去近二十年來,基本上,南北在「平均年收入」、「教育程度」、「十大死因死亡率」等社會經濟地位及健康狀況方面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越來越大。(註二)而根據2007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顯示,地區性差異亦反映在對於不同公共事務關心的程度差異,例如中南部人比較重視經濟議題,北部人比較重視教育議題、兩岸關係、消費者保護、公共飛安等議題,深究這些對這些議題關注程度的差異,正反映出來北中南部民眾處在不同社經位階的事實。

台灣高鐵的出現是否會消弭這些差距,亦或是加劇這樣的差異,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與觀察的社會議題。雖然距離的拉近與相互利益的深化可以深化集體意識,並有助於台灣認同,然而唯有不同地區的民眾在經濟與社會資源上不再存在「相對剝奪感」,才可能真正讓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分子真正認同這塊土地,且引以為榮。我們期待藉由台灣高鐵的通車,刺激當地經濟能量,並得以適當重分配經濟能量與生產能量,在整體國家經濟成長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提升中南部的發展與經濟,在「台灣一日生活圈」即將來臨的未來,台灣各地所呈現出來的是不同經濟特性、但具有相似的經濟生活條件與社會資源,讓整體台灣發展更均衡,更值得在這塊土地努力的所有台灣人認同。




註一:「中華帝國統治下的台灣」,收錄在李筱峰、林呈蓉編著,台灣史,107頁,華立圖書,民國92年出版。
註二:相關數據請參考「南北差距,愈來愈大」,陳美霞教授,中國時報,200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