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9 15:16:25marco
「你知道嗎?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你知道嗎?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其中一個頻道Radio One,專門播另類的流行音樂或新音樂。」甫入伍的獨立樂團「薄荷葉」鼓手鄭凱同,一面興奮地舉英國公共電視集團的例子,一面想像著媒體公共化的未來。
鄭凱同從大二開始玩樂團,「我一直在想要做什麼樣的音樂」,他就這樣思考、摸索著玩音樂的方向,直到唸了淡江傳播研究所,開始接觸到「公共化媒體」的概念,他才發現,「獨立音樂人好像沒什麼人在談公共化」。
◎困境
科技推動著世界轉變,這股力量同時也展現在傳播媒體;愈來愈多新的、即時的、數位的器材運用在各式各樣的媒體,但這些發展卻未能讓媒體內容更加多元,「在電視上要做一個針對獨立樂團的節目很難。」鄭凱同無奈地說,都是因為資金。
使用這些新穎設備,意味著需要更高的成本,於是,媒體漸漸成為「有錢人」才玩得起的「生財管道」。
商人之所以為商人,求利自為理所當然,為了使付出與收入達到平衡,「媒體商人」必須竭盡所能的找到消費者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製造出最多數群體所能接受的節目內容。
「現在年輕人的口味很多元,不論是深度或廣度。」鄭凱同指出,但獨立樂團(或非主流音樂)在主流媒體上的表演空間與曝光機會,卻仍舊貧乏;愈來愈少媒體能提供另類的音樂內容,「就連豬頭皮(朱約信)在綠色和平電台、用來介紹各種不同類型音樂所開的節目『萬國ㄤ仔標』,也被停掉了。」他說,這是廣播碩果僅存的節目。
至於電子媒體,則還有華視在總經理江霞一句:「收視率再爛都要做下去。」還能撐到現在的「Taiwan ROC」,「但時段在每個禮拜六的晚上12點半,實在太晚了。」鄭凱同說,他們也試過找公共電視合作樂團節目,但問題還是出在經費。
◎想像
面對這樣一個看似更加貼近普羅大眾,實際上卻日益為少數人獨占的媒體環境,鄭凱同認為,「公共化」或許能解決一些問題。「公共的就是『全民共享』的。」他表示,所謂「公共媒體」就意味著,它沒有排他性,「五月天可以去上、薄荷葉也可以去上,任何人都有機會利用的公共媒體」,公共媒體是兼容並蓄的。
他以BBC為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底下有很多頻道,「針對不同族群,使用不同頻道」,其中Radio One就是專門介紹另類音樂與新音樂,「公共媒體可以對創作、創新給予更多推廣機會與鼓勵」。
然而,鄭凱同也發現,「在台灣,想到『公共』就想到政治」,公共事務的想像太匱乏、思考格局太小,「一般人對公共媒體的想像,還不到『公共平台』的層次」。還記得數月前,公共電視某個節目引來政黨不滿,認為公視是「養老鼠咬布袋」,正是基於這種「公共即國家」的狹義概念,「公共的即人民的」這個想法「人民還不懂。」他說
實踐
該怎麼做呢?去年,鄭凱同與一群獨立音樂人,成立AMG(Alternative Media Generator,另類媒體發電機),「媒體改造包含許多面向,音樂這部份則比較少著墨」,憑藉著獨力音樂人團結起來的力量,AMG從去年起,在校園裡舉辦多場系列活動,透過播放影片、演唱會等形式,在校園散播媒體公共化的種子。
「AMG在做的就是提昇大基對公共事務的想像。」鄭凱同說,從在福隆海洋音樂祭呼籲表演樂團、樂迷共同關心福隆沙灘,到爭取文建會經費舉辦文化立法座談會,AMG的主軸一直擺在提倡「公共參與」,「因為文化活動的公共性,在過去一直被忽略。」他說。
組織AMG、推動媒體公共化,一方面對社會發聲,提倡「公共電視集團」,一方面向草根詮釋「公共的未必政府的」,鄭凱同說,利用公共媒體,或許能平衡這個「私」大於「公」的結構。
挑戰結構的方式,鄭凱同選了「戰鬥性不會太強」的文化包裝。即使如此,在他眼裡仍然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公共化」不是理想,而是一個實踐的方向。
鄭凱同從大二開始玩樂團,「我一直在想要做什麼樣的音樂」,他就這樣思考、摸索著玩音樂的方向,直到唸了淡江傳播研究所,開始接觸到「公共化媒體」的概念,他才發現,「獨立音樂人好像沒什麼人在談公共化」。
◎困境
科技推動著世界轉變,這股力量同時也展現在傳播媒體;愈來愈多新的、即時的、數位的器材運用在各式各樣的媒體,但這些發展卻未能讓媒體內容更加多元,「在電視上要做一個針對獨立樂團的節目很難。」鄭凱同無奈地說,都是因為資金。
使用這些新穎設備,意味著需要更高的成本,於是,媒體漸漸成為「有錢人」才玩得起的「生財管道」。
商人之所以為商人,求利自為理所當然,為了使付出與收入達到平衡,「媒體商人」必須竭盡所能的找到消費者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製造出最多數群體所能接受的節目內容。
「現在年輕人的口味很多元,不論是深度或廣度。」鄭凱同指出,但獨立樂團(或非主流音樂)在主流媒體上的表演空間與曝光機會,卻仍舊貧乏;愈來愈少媒體能提供另類的音樂內容,「就連豬頭皮(朱約信)在綠色和平電台、用來介紹各種不同類型音樂所開的節目『萬國ㄤ仔標』,也被停掉了。」他說,這是廣播碩果僅存的節目。
至於電子媒體,則還有華視在總經理江霞一句:「收視率再爛都要做下去。」還能撐到現在的「Taiwan ROC」,「但時段在每個禮拜六的晚上12點半,實在太晚了。」鄭凱同說,他們也試過找公共電視合作樂團節目,但問題還是出在經費。
◎想像
面對這樣一個看似更加貼近普羅大眾,實際上卻日益為少數人獨占的媒體環境,鄭凱同認為,「公共化」或許能解決一些問題。「公共的就是『全民共享』的。」他表示,所謂「公共媒體」就意味著,它沒有排他性,「五月天可以去上、薄荷葉也可以去上,任何人都有機會利用的公共媒體」,公共媒體是兼容並蓄的。
他以BBC為例,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底下有很多頻道,「針對不同族群,使用不同頻道」,其中Radio One就是專門介紹另類音樂與新音樂,「公共媒體可以對創作、創新給予更多推廣機會與鼓勵」。
然而,鄭凱同也發現,「在台灣,想到『公共』就想到政治」,公共事務的想像太匱乏、思考格局太小,「一般人對公共媒體的想像,還不到『公共平台』的層次」。還記得數月前,公共電視某個節目引來政黨不滿,認為公視是「養老鼠咬布袋」,正是基於這種「公共即國家」的狹義概念,「公共的即人民的」這個想法「人民還不懂。」他說
實踐
該怎麼做呢?去年,鄭凱同與一群獨立音樂人,成立AMG(Alternative Media Generator,另類媒體發電機),「媒體改造包含許多面向,音樂這部份則比較少著墨」,憑藉著獨力音樂人團結起來的力量,AMG從去年起,在校園裡舉辦多場系列活動,透過播放影片、演唱會等形式,在校園散播媒體公共化的種子。
「AMG在做的就是提昇大基對公共事務的想像。」鄭凱同說,從在福隆海洋音樂祭呼籲表演樂團、樂迷共同關心福隆沙灘,到爭取文建會經費舉辦文化立法座談會,AMG的主軸一直擺在提倡「公共參與」,「因為文化活動的公共性,在過去一直被忽略。」他說。
組織AMG、推動媒體公共化,一方面對社會發聲,提倡「公共電視集團」,一方面向草根詮釋「公共的未必政府的」,鄭凱同說,利用公共媒體,或許能平衡這個「私」大於「公」的結構。
挑戰結構的方式,鄭凱同選了「戰鬥性不會太強」的文化包裝。即使如此,在他眼裡仍然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公共化」不是理想,而是一個實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