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8 14:15:53marco
私家手藝變產業技術 獲利飆百倍
私家手藝變產業技術 獲利飆百倍
贏在執行力》富海工業
文/林宏達
生產鋁合金汽車輪圈,是個很難跟高獲利聯想在一起的成熟產業。但在《商業周刊》二○○四年<一千大製造業排名>中,排名七百二十三的富海工業,去年每股稅後盈餘卻高達八‧一元,比同業高出三倍。
生產一個鋁合金輪圈,材料成本占了總成本的三到四成,只要經過幾道鑄造、塗裝的手續,很多工廠都能生產出鋁合金輪圈。「這個產業算是已經成熟,誰能降低成本,提高良率,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在這個產業已經經營了三十五年的桃園縣輪圈同業協進會理事長羅璟皇說。
就像跑馬拉松,在這個幾乎人人可以參加的比賽裡,富海工業靠賺管理財,在全球汽車改裝精品市場裡,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汽車輪圈生產商。去年,其他主要競爭對手,每股稅後盈餘都在新台幣兩元以下,富海卻足足高出三倍。
「我看得到的,其實同業也都看得到,我們用的機台,別人也都有,」富海董事長陳國賓說,關鍵在於經營團隊有沒有堅持到底的執行力,才能做別人不敢做的投資。五年前,富海做的還是毛利較低的噴漆塗裝輪圈,營收只有八億元,稅後淨利二百六十三萬元,五年後,營收已經成長兩倍多,稅後淨利成長了一百二十二倍,在這個「夕陽產業」中,高速成長。
競爭策略:自建電鍍廠,建立標準作業程序
四年前,富海做的第一個突破,是建立自己的電鍍廠。
當時,做鋁合金輪圈的業者,沒有人自建電鍍廠,都交給外包的電鍍廠商加工,原因是沒有成功前例,風險太高。「電鍍以前是老師傅的行業,配方都是秘密,技術只教給親戚朋友,經常是把配方在家裡調好,再偷偷倒下去,外行人做,萬一弄不好,良率不高,成本就會大幅增加。」羅璟皇說。
但是當時日本市場萎縮,美國市場需求卻正在增加,電鍍輪圈的接受度高,電鍍輪圈正要開始流行,沒有電鍍技術,富海將很難突破。他心想,與其花錢給電鍍廠,不如自己做,當時,陳國賓只有三十六歲,是輪圈業中最年輕的董事長。
不過,富海資本額只有三億多,把一億「賭」在電鍍廠上,財務風險很高。「那時候大陸把台商當外商,台灣也怕債留台灣,兩邊都借不到錢。」同業知道陳國賓要做電鍍廠,「說我是小孩玩大車,早晚撞撞死。」他用台語俏皮的說。
當時,一般電鍍廠良率只有六、七成,陳國賓對電鍍完全外行,卻一面跑三點半調資金支援電鍍廠,一面帶著八、九個幹部建立電鍍的標準作業程序。他第一步先花好幾個月,讓技術人員接受經驗分享的概念,「不能接受的就離開。」接著,讓技術人員自己試行生產,找出問題,再找來外國原廠技師上課,一步步找出最佳的標準化作業程序。
另一個提高良率的原因,是他大手筆的引進昂貴的自動化設備。生產過程自動化後,從調配藥水開始,電鍍就變成可以精確控制的過程。人和設備的改變,讓電鍍技術從此是可以穩定掌控的技術,不是技術人員的私人財產。
一年半之後,整個電鍍廠的良率就提升到九○%,一個電鍍後的汽車輪圈,也比過去噴漆塗裝的輪圈,價格高出一倍,順利攻進美國市場,更重要的是,掌握製程之後,接大訂單同時,不會因為品質不穩定被大量退貨,侵蝕毛利,現在,富海五○%的利潤,都來自新建的電鍍廠。二○○二開始,富海的投資效益顯現,稅後淨利突破一億,利潤快速成長。
成長關鍵:不斷改進細節,尋找降成本之道
不斷改進別人看不見的細節,則是富海另一個增加獲利的秘訣。
像熔解鋁錠的方法,富海就請來中央大學的材料科學專家,研究出如何用更少的燃料,熔解相同的鋁錠,一年至少省下一千多萬,「細節不能透露,」他神秘的說。
為了提高良率,每兩個小時,整個生產流程就會暫停,等檢驗人員用X光機檢查鑄造出的輪圈是否有看不見的裂縫,再繼續生產,以免一次做出大量劣品,增加成本。
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富海也建立了一套獎勵制度,要員工提出創新想法。現在,富海手上就握有一項新專利,能把已經噴漆的輪圈,只電鍍部分區域,卻不傷到原有的噴漆塗裝,如此一來,原來一個市價只有六十美元的噴漆塗裝輪圈,就能跟電鍍輪圈一樣賣到一百二十美元,成本卻少得多。
在富海的產品展示間裡,除了一般的產品,甚至還有他們自創,能遙控發光的鋁合金輪圈。在不斷改進後,現在富海的淨值報酬率,是三五‧三%,比同業高出三倍。
追根究柢,富海的獲利能力來自經營團隊,陳國賓身兼董事長及總經理,擁有絕對的決策權,因此,在訂目標的時候,能不受短期目標限制,執行上,卻能靈活占先。
十二年來,富海從小型輪圈廠,發展成能自己鑄造、開模、設計、塗裝的大型工廠,一個接一個的取得關鍵能力,讓他今年終於拿下更大型的客戶,美國福特汽車,替他們代工高級鋁合金輪圈,終於進到主流的輪圈OEM〈代工製造〉市場,改變受限於小眾改裝車市場的宿命,今年,包括中華開發等投資法人,也投資富海。
富海證明,只有夕陽公司,沒有夕陽產業,在快速整合的全球化市場裡,不分大小,能用執行力搶先達成目標的公司,才會是最後的贏家。
贏在執行力》富海工業
文/林宏達
生產鋁合金汽車輪圈,是個很難跟高獲利聯想在一起的成熟產業。但在《商業周刊》二○○四年<一千大製造業排名>中,排名七百二十三的富海工業,去年每股稅後盈餘卻高達八‧一元,比同業高出三倍。
生產一個鋁合金輪圈,材料成本占了總成本的三到四成,只要經過幾道鑄造、塗裝的手續,很多工廠都能生產出鋁合金輪圈。「這個產業算是已經成熟,誰能降低成本,提高良率,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在這個產業已經經營了三十五年的桃園縣輪圈同業協進會理事長羅璟皇說。
就像跑馬拉松,在這個幾乎人人可以參加的比賽裡,富海工業靠賺管理財,在全球汽車改裝精品市場裡,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汽車輪圈生產商。去年,其他主要競爭對手,每股稅後盈餘都在新台幣兩元以下,富海卻足足高出三倍。
「我看得到的,其實同業也都看得到,我們用的機台,別人也都有,」富海董事長陳國賓說,關鍵在於經營團隊有沒有堅持到底的執行力,才能做別人不敢做的投資。五年前,富海做的還是毛利較低的噴漆塗裝輪圈,營收只有八億元,稅後淨利二百六十三萬元,五年後,營收已經成長兩倍多,稅後淨利成長了一百二十二倍,在這個「夕陽產業」中,高速成長。
競爭策略:自建電鍍廠,建立標準作業程序
四年前,富海做的第一個突破,是建立自己的電鍍廠。
當時,做鋁合金輪圈的業者,沒有人自建電鍍廠,都交給外包的電鍍廠商加工,原因是沒有成功前例,風險太高。「電鍍以前是老師傅的行業,配方都是秘密,技術只教給親戚朋友,經常是把配方在家裡調好,再偷偷倒下去,外行人做,萬一弄不好,良率不高,成本就會大幅增加。」羅璟皇說。
但是當時日本市場萎縮,美國市場需求卻正在增加,電鍍輪圈的接受度高,電鍍輪圈正要開始流行,沒有電鍍技術,富海將很難突破。他心想,與其花錢給電鍍廠,不如自己做,當時,陳國賓只有三十六歲,是輪圈業中最年輕的董事長。
不過,富海資本額只有三億多,把一億「賭」在電鍍廠上,財務風險很高。「那時候大陸把台商當外商,台灣也怕債留台灣,兩邊都借不到錢。」同業知道陳國賓要做電鍍廠,「說我是小孩玩大車,早晚撞撞死。」他用台語俏皮的說。
當時,一般電鍍廠良率只有六、七成,陳國賓對電鍍完全外行,卻一面跑三點半調資金支援電鍍廠,一面帶著八、九個幹部建立電鍍的標準作業程序。他第一步先花好幾個月,讓技術人員接受經驗分享的概念,「不能接受的就離開。」接著,讓技術人員自己試行生產,找出問題,再找來外國原廠技師上課,一步步找出最佳的標準化作業程序。
另一個提高良率的原因,是他大手筆的引進昂貴的自動化設備。生產過程自動化後,從調配藥水開始,電鍍就變成可以精確控制的過程。人和設備的改變,讓電鍍技術從此是可以穩定掌控的技術,不是技術人員的私人財產。
一年半之後,整個電鍍廠的良率就提升到九○%,一個電鍍後的汽車輪圈,也比過去噴漆塗裝的輪圈,價格高出一倍,順利攻進美國市場,更重要的是,掌握製程之後,接大訂單同時,不會因為品質不穩定被大量退貨,侵蝕毛利,現在,富海五○%的利潤,都來自新建的電鍍廠。二○○二開始,富海的投資效益顯現,稅後淨利突破一億,利潤快速成長。
成長關鍵:不斷改進細節,尋找降成本之道
不斷改進別人看不見的細節,則是富海另一個增加獲利的秘訣。
像熔解鋁錠的方法,富海就請來中央大學的材料科學專家,研究出如何用更少的燃料,熔解相同的鋁錠,一年至少省下一千多萬,「細節不能透露,」他神秘的說。
為了提高良率,每兩個小時,整個生產流程就會暫停,等檢驗人員用X光機檢查鑄造出的輪圈是否有看不見的裂縫,再繼續生產,以免一次做出大量劣品,增加成本。
為了降低成本,增加價值,富海也建立了一套獎勵制度,要員工提出創新想法。現在,富海手上就握有一項新專利,能把已經噴漆的輪圈,只電鍍部分區域,卻不傷到原有的噴漆塗裝,如此一來,原來一個市價只有六十美元的噴漆塗裝輪圈,就能跟電鍍輪圈一樣賣到一百二十美元,成本卻少得多。
在富海的產品展示間裡,除了一般的產品,甚至還有他們自創,能遙控發光的鋁合金輪圈。在不斷改進後,現在富海的淨值報酬率,是三五‧三%,比同業高出三倍。
追根究柢,富海的獲利能力來自經營團隊,陳國賓身兼董事長及總經理,擁有絕對的決策權,因此,在訂目標的時候,能不受短期目標限制,執行上,卻能靈活占先。
十二年來,富海從小型輪圈廠,發展成能自己鑄造、開模、設計、塗裝的大型工廠,一個接一個的取得關鍵能力,讓他今年終於拿下更大型的客戶,美國福特汽車,替他們代工高級鋁合金輪圈,終於進到主流的輪圈OEM〈代工製造〉市場,改變受限於小眾改裝車市場的宿命,今年,包括中華開發等投資法人,也投資富海。
富海證明,只有夕陽公司,沒有夕陽產業,在快速整合的全球化市場裡,不分大小,能用執行力搶先達成目標的公司,才會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