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8 07:03:37marco
患者 看到醫療帳單更想死
患者 看到醫療帳單更想死
王良芬
美國名導演伍迪艾倫長居紐約,最能代表神經質的紐約客。他曾說,他憂鬱得想要去自殺,但後來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即使自殺了,心理分析師還是會對他缺席的約診要求付費。
男孩自殺 催生汀姆斯法
紐約市憂鬱患者很多,看診費用並不便宜,因此關於心理醫生和病人的笑話不絕,許多紐約客說,才被醫生治好憂鬱症,但是看到帳單之後,舊病重發,而且病情更嚴重了。也有人說,其他的病都會有看好的一天,但是只有心理問題,永遠沒完沒了,打從走進診所開始,就一直看到最後斷氣那天。
紐約客在說完笑話之後,仍不免一陣心酸,因為憂鬱症起因複雜,需要長期看診治療,雖然許多大公司提供完善的健保,甚至主動敦促員工接受心理治療,但未必所有紐約客都有此待遇。有些人不堪長期治療費用,選擇輕生解脫,憂鬱症還未治好,倒是帳單已先逼死人了。
最著名的例子是一樁十二歲男孩自殺的故事,汀姆思(Timothy O’Clair)七歲那年就被診斷頭腦因化學因素使致,出現情緒失調的問題,他的父母湯姆和堂娜為了幫助兒子,一直尋求醫療協助,但是他們的醫療保險公司按照規定,僅能支付相當比例費用。這個家庭終年為兒子的醫藥費愁苦,汀姆斯.歐克萊逐漸懂事之後,很自責為家庭帶來煩惱。因為無法得到妥善的醫療,二○○一年三月,汀姆斯在自己臥室裡的衣櫥間,以上吊解決他的痛苦。
湯姆和唐娜痛失愛子之後,為抗議當前健康保險制度,於是發起立法運動,要求衛生當局不應對精神患者歧視,應要求私人保險公司全額支付所需費用,推動中的新法稱之為「汀姆斯法」(Timothy’s Law)。湯姆很感傷地說:「如果醫療保險政策能對精神疾病一視同仁,比照其他疾病般地給付必要費用,那麼,汀姆斯今天還活在世上。」
紐約州有上萬個家庭都有憂鬱症病人,「汀姆斯法」自推動以來,立刻得到廣大迴響,二○○三年的紐約小姐選美競賽中奪魁的林區(Jessica Lynch),即挺身而出。
紐約是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城市,醫療保險制度上也呈現兩極化。年薪十幾萬以上的人多數在大公司工作,通常所享受到的保險也比較好,公司方面甚至為了員工著想,會主動協商心理醫生、治療師固定為員工看診,費用一概由公司支付。
而在政府、學校等公家機關上班的家庭,雖然收入普通,但是醫療保險措施不錯,遇有疾病,通常只需付掛號費以及少額應診費,其餘均由保險公司支付。
中等收入 沒有生病權利
而中產階級的紐約客多數使用私人公司保險,因為保費視保險額度和範圍而定,許多公司為節省開支,都是購買基本的醫療保險,員工依照保險合約內容,除了掛號費之外,通常還需自付三○%到五○%的費用,至於開藥則另外計算。因此許多醫療保險都是聊備一格,多數紐約客都不太敢生病。
中等收入的憂鬱家庭看不起醫生,那低收入或是無業遊民呢?紐約市府對低層階級相當照顧,他們若是生病,包括憂鬱症等精神或心理問題,可持報稅或是相關資料向衛生當局申請醫療卡,據此可在公立醫院免費看診。例如,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不少無業遊民就因憂鬱症,持醫療卡前往公立醫院就診。
不過,許多低收入家庭都是外籍人士,很多有身分問題,因為沒有證件證明,所以還是無法申請到醫療卡。來自台灣的陳小凡在和美籍老公分居期間,情緒十分沮喪,自費到皇后區一家心理診所接受治療。有一天,陳小凡對心理治療師邊哭邊說,揚言不如去自殺算了。誰知,心理治療師不動聲色,暗底裡打了九一一報案號碼,沒多久救護車就鳴笛而來,要陳小凡住進一家公立醫院,接受心理觀察、監管。陳小凡極力抗拒,稱她收入低,付不出醫藥費的,但是兩名壯漢還是把她五花大綁,硬是用擔架抬出。 陳小凡形容,她是被「關」在皇后區亞買加公立醫院。
起初,陳小凡大吼大叫,後來發現到這樣會使她被關得更久,隨後採取合作態度,每天接受心理談話,跟著輔導員做體操,三餐固定進食,下午、晚間還有甜點,因為甜食讓人產生滿足感。被關了一個星期之後,因為行為表現正常,就被放出來了。
在被關進去的當天,就有社工人員帶著表格向陳小凡問話,隨即以最快件幫她申請到免費醫療卡,出院時只需簽字,完全不必付一分錢。事後,陳小凡回憶說:「被關的感覺還不錯,到底把自己的精神狀況做了徹底檢查,如果自費住院,帳單必然上萬美元。」
心理治療師進行憂鬱症療程,一般是四十五分鐘收費一百廿五美元,通常至少一周門診一次,若是前往心理醫生或是精神科醫生門診看診,一節四十五分鐘的療程則要兩百美元,費用並不便宜。
許多收入平平的紐約客若沒有健保,或是保險給付範圍過小,在無法申請到政府的醫療卡的情形下,就採自力救濟的方式,參加若干憂鬱症團體(Meet─Up Group),藉由便宜的團體治療方式,暫時舒緩憂鬱的壓力。 不過,有些精神問題嚴重者仍然需要用抗憂鬱藥,但是這些藥除非花錢看門診,否則無法得到處方去買藥。
王良芬
美國名導演伍迪艾倫長居紐約,最能代表神經質的紐約客。他曾說,他憂鬱得想要去自殺,但後來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即使自殺了,心理分析師還是會對他缺席的約診要求付費。
男孩自殺 催生汀姆斯法
紐約市憂鬱患者很多,看診費用並不便宜,因此關於心理醫生和病人的笑話不絕,許多紐約客說,才被醫生治好憂鬱症,但是看到帳單之後,舊病重發,而且病情更嚴重了。也有人說,其他的病都會有看好的一天,但是只有心理問題,永遠沒完沒了,打從走進診所開始,就一直看到最後斷氣那天。
紐約客在說完笑話之後,仍不免一陣心酸,因為憂鬱症起因複雜,需要長期看診治療,雖然許多大公司提供完善的健保,甚至主動敦促員工接受心理治療,但未必所有紐約客都有此待遇。有些人不堪長期治療費用,選擇輕生解脫,憂鬱症還未治好,倒是帳單已先逼死人了。
最著名的例子是一樁十二歲男孩自殺的故事,汀姆思(Timothy O’Clair)七歲那年就被診斷頭腦因化學因素使致,出現情緒失調的問題,他的父母湯姆和堂娜為了幫助兒子,一直尋求醫療協助,但是他們的醫療保險公司按照規定,僅能支付相當比例費用。這個家庭終年為兒子的醫藥費愁苦,汀姆斯.歐克萊逐漸懂事之後,很自責為家庭帶來煩惱。因為無法得到妥善的醫療,二○○一年三月,汀姆斯在自己臥室裡的衣櫥間,以上吊解決他的痛苦。
湯姆和唐娜痛失愛子之後,為抗議當前健康保險制度,於是發起立法運動,要求衛生當局不應對精神患者歧視,應要求私人保險公司全額支付所需費用,推動中的新法稱之為「汀姆斯法」(Timothy’s Law)。湯姆很感傷地說:「如果醫療保險政策能對精神疾病一視同仁,比照其他疾病般地給付必要費用,那麼,汀姆斯今天還活在世上。」
紐約州有上萬個家庭都有憂鬱症病人,「汀姆斯法」自推動以來,立刻得到廣大迴響,二○○三年的紐約小姐選美競賽中奪魁的林區(Jessica Lynch),即挺身而出。
紐約是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城市,醫療保險制度上也呈現兩極化。年薪十幾萬以上的人多數在大公司工作,通常所享受到的保險也比較好,公司方面甚至為了員工著想,會主動協商心理醫生、治療師固定為員工看診,費用一概由公司支付。
而在政府、學校等公家機關上班的家庭,雖然收入普通,但是醫療保險措施不錯,遇有疾病,通常只需付掛號費以及少額應診費,其餘均由保險公司支付。
中等收入 沒有生病權利
而中產階級的紐約客多數使用私人公司保險,因為保費視保險額度和範圍而定,許多公司為節省開支,都是購買基本的醫療保險,員工依照保險合約內容,除了掛號費之外,通常還需自付三○%到五○%的費用,至於開藥則另外計算。因此許多醫療保險都是聊備一格,多數紐約客都不太敢生病。
中等收入的憂鬱家庭看不起醫生,那低收入或是無業遊民呢?紐約市府對低層階級相當照顧,他們若是生病,包括憂鬱症等精神或心理問題,可持報稅或是相關資料向衛生當局申請醫療卡,據此可在公立醫院免費看診。例如,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不少無業遊民就因憂鬱症,持醫療卡前往公立醫院就診。
不過,許多低收入家庭都是外籍人士,很多有身分問題,因為沒有證件證明,所以還是無法申請到醫療卡。來自台灣的陳小凡在和美籍老公分居期間,情緒十分沮喪,自費到皇后區一家心理診所接受治療。有一天,陳小凡對心理治療師邊哭邊說,揚言不如去自殺算了。誰知,心理治療師不動聲色,暗底裡打了九一一報案號碼,沒多久救護車就鳴笛而來,要陳小凡住進一家公立醫院,接受心理觀察、監管。陳小凡極力抗拒,稱她收入低,付不出醫藥費的,但是兩名壯漢還是把她五花大綁,硬是用擔架抬出。 陳小凡形容,她是被「關」在皇后區亞買加公立醫院。
起初,陳小凡大吼大叫,後來發現到這樣會使她被關得更久,隨後採取合作態度,每天接受心理談話,跟著輔導員做體操,三餐固定進食,下午、晚間還有甜點,因為甜食讓人產生滿足感。被關了一個星期之後,因為行為表現正常,就被放出來了。
在被關進去的當天,就有社工人員帶著表格向陳小凡問話,隨即以最快件幫她申請到免費醫療卡,出院時只需簽字,完全不必付一分錢。事後,陳小凡回憶說:「被關的感覺還不錯,到底把自己的精神狀況做了徹底檢查,如果自費住院,帳單必然上萬美元。」
心理治療師進行憂鬱症療程,一般是四十五分鐘收費一百廿五美元,通常至少一周門診一次,若是前往心理醫生或是精神科醫生門診看診,一節四十五分鐘的療程則要兩百美元,費用並不便宜。
許多收入平平的紐約客若沒有健保,或是保險給付範圍過小,在無法申請到政府的醫療卡的情形下,就採自力救濟的方式,參加若干憂鬱症團體(Meet─Up Group),藉由便宜的團體治療方式,暫時舒緩憂鬱的壓力。 不過,有些精神問題嚴重者仍然需要用抗憂鬱藥,但是這些藥除非花錢看門診,否則無法得到處方去買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