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7 15:03:56marco

大陸學者臺灣原民與勾踐同宗

大陸學者臺灣原民與勾踐同宗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中央日報 中央社.臺北訊】 廣 告


據中國大陸學者調查研究,臺灣原住民的祖先是約在一萬年前從地層下陷的中國大陸東海大平原跨越海洋遷徙的越族先民的後裔,與古代歷史上知名越王勾踐的越國同屬越族後裔。

據新華社報導,越族先民曾在廣闊平坦的東海大平原上繁衍生息。約一萬年前,東海大平原逐漸沉沒於海潮,越族先民不得不選擇了大規模的部落遷移,他們中的一支遷往澎湖、臺灣等島嶼。

報導指出,二○○三年夏天開始,由中國十二名知名學者組成的「越文化實勘研究」勘察團,沿著越族遷徙的路徑,輾轉於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的越文化遺址、古跡等,進行考察。日前他們公布了兩年來的研究成果顯示,臺灣原住民屬於越海遷徒的越族先民的後裔。

研究顯示,臺灣海峽歷史上曾幾次成為陸地。最近的一次發生在距今一萬六千年至一萬五千年間。當時,整個東海大陸架都變成了大平原,而今天的臺灣島,則是當時東海大平原東南方的一片山地和丘陵。

據「越文化實勘研究」課題組總顧問、浙江大學教授陳橋驛表示,到了約一萬年前,海平面開始不斷上升,東海大平原最後成為沉沒的古陸,越族先民原本優越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所以不得不進行大規模遷移。

陳橋驛說,越族的遷移路線,一條當然是越過舟山丘陵內遷到今寧紹平原,後來建立了歷史上著名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越國,另一條則是利用原始的獨木舟漂向今日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其中包括遷往澎湖、臺灣等島嶼。

在這次實地勘察中,學者們接觸了大量越文化的「活化石」。他們的共識是,海峽兩岸作為百越民族後裔的少數民族,在語言、習俗、信仰等許多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語言學、民俗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研究資料表明,壯族、苗族、瑤族、黎族、臺灣高山族等東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都是百越民族的後裔,他們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有古代百越文化的特色。

參加這次實勘的廣西博物館研究員蔣廷瑜說,百越民族是稻作文化的開創者,兩岸都有史前稻穀遺存發現。臺灣的營浦遺址中發現了史前稻穀遺存,這裡的文化與福建曇石山文化就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