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6 12:37:39ken

東西賭場不同 馬祖像誰- 看離島發展

東西賭場不同 馬祖像誰?

2012-07-25 00:52   中國時報  【謝世忠】

 

全球賭博企業大亨四處投資建立金碧輝煌賭場,結果美國拉斯維加斯、大西洋城、雷諾、紐奧良,以及加拿大尼加瓜大瀑布城市等的北美洲賭博勝地,竟多與亞洲澳門賭場老闆同一人。老闆同人,自然賭場名稱、建築外貌、及內部裝潢等也幾乎一模一樣。情況似乎是,到哪兒賭都一樣吧,畢竟東西威尼斯人同等樣貌。於是,亞洲人跑澳門,歐美人去北美,就近方便,反正只是要賭錢,當然不需大老遠,千里迢迢,花上更多旅費和漫長時間。但是,事情真是如此?

     賭場所在分別大洋兩岸,所呈現的人類活動情形就有不同。拉斯維加斯是美國人票選第一的休閒城市,人人想去,大人小孩,去了又回,從不休止。城區拉斯維加斯大道俗稱Strip(又長又窄的綿密商業街道),一年三六五日,一天二十四小時,人山人海,逛來逛去。夏日四十度烤爐天如此,冬天零度冷颼颼照樣。這是因城市樣貌大不同於一般北美洲都會中心區,後者規矩整齊,高樓無趣,前者卻花俏絢麗,晝夜耀眼,當然引人佇足留連。但是,同一老闆把模子搬過去澳門,情況就大不同了。

     澳門如同Strip一樣,一堆華麗的賭場建物擠在一起,綠光紫燈,閃呀閃的,專心觀賞也是目不暇及。不過,問題就是沒人會留一秒鐘專心觀賞。外頭永遠空蕩蕩,有的就是成排的當舖貸款借錢店家。所有人全在裡頭鐵青著臉押注。去拉斯維加斯當然多少小賭一把,但那不是唯一,它引來全世界的觀光家庭、同學、同事、退休俱樂部等等人士,大家齊來感受異樣亮彩,有趣得很。賭桌上,常見玩家相互結識聊天嬉笑,勝了擊掌,敗了哈哈。反觀澳門,就是賭,別無其他。它不可能成為票選的休閒好去處,因為氣氛肅殺,沒有閒情樂趣。賭桌前握著籌碼的人,繃臉到不行,噴煙噴到滿堂霧,左右目光都是敵意。除了賭棍之外,有人去了會再重回嗎?

     以澳門為首的亞洲賭場(可見於韓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都是一個樣子。最大特點就是,很難見到西方客人。明明有許多西方觀光客抵達各國,但就是不會想去這些賭場。至於他們會不會去拉斯維加斯?當然!因大家均非以賭為唯一的「專業人士」。那麼,亞洲賭場到底誰去?最大宗者,就是來自各地操用華語的賭王、賭神、賭仙、賭后、賭鬼、賭徒等等是也!

     現在馬祖通過博弈公投,將來會是什麼景況,大家好奇關心。會是拉斯維加斯歡樂超high模式嗎?當然不是。亞洲就是亞洲,賭棍的天堂兼地獄,或說華人「專業人士」的樂園兼葬身之地。馬祖加入陣營之後,從東北亞,一路經東亞,再轉入東南亞,各國賭場剛好把中國包緊緊,專吸出口賭博資金。小國防堵大國霸權,此招還頗具默契。想像一下,未來馬祖賭場外頭空有霓虹卻終日冷清清。此時,在地荷官們正在熱滾滾錢潮賭桌上頭,撈回中國本,而外來閒家則口袋漸空,在家妻兒渾不知大難將屆。

     (作者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72500489.html

 

 

社論-

從蘭嶼困境看離島發展的迷思

2012-09-02 01:27 中國時報

 說到蘭嶼,你想到了什麼?也許是「飛魚季」,但也可能是「核廢料」;也許是「丁字褲」,也許是「頭髮舞」;也或許是,作家夏曼.藍波安的散文,金曲歌王陳建年的歌聲…當然,說到蘭嶼,或許什麼都不必多想,碧海藍天、溫暖的風,清新的空氣、悠閒的步調,早已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嚮往。

 也許因為蘭嶼夠遠,所以單單只是「想像」,蘭嶼的慢活就足以撫慰許多都會人焦躁的心;彷彿只要知道有個蘭嶼在,人們就永遠可以有個心靈的「逃城」;有蘭嶼,台灣人方方面面都感到安心。然而,回馬天秤造成的重大災害卻強迫人們必須思索一個在有意無意間被忽略、被遺忘的課題,那就是:蘭嶼是否已承受了太多使命、是否已承載了太多夢想?人們一方面寄望蘭嶼永遠維持她的天然,另一方面卻又不斷想要改變蘭嶼因保存了某種原始才得以留下的空間。

 蘭嶼的矛盾並不是「外面穿西裝褲、裡面穿丁字褲」的發展模式選擇,因為西裝褲與丁字褲事實上很難自然而然地「互為表裡」,兩者間很難像變臉一般,瞬間更替;一個人穿上了西裝褲,他就會表現出穿西裝褲該有的行為舉止,甚至於,他會搭配西裝、襯衫、皮鞋、背個公事包;如果他要換掉西裝褲、改穿丁字褲,可能並不僅僅是把穿在外面的西裝褲脫掉就行了,他需要的,往往是整個裝束以至於全人思維與行為的改變。

 西裝褲與丁字褲並沒有優劣之別,也不涉及歧視議題,只是反映了兩種不同的習慣、目的與生活,馬英九總統以此做為蘭嶼災後重建的方向,或許只能說是反映了外地人對蘭嶼的過度期待: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既要有丁字褲的奔放野性,又要有西裝褲的文明矜持;老實講,要把內建的傳統生活,外顯於觀光遊客眼前,台灣各個觀光景點大部分都做的不甚理想,有的是文化意涵不夠到位,有的是表演的語言過於強烈;其實,文化與觀光之間的符號轉換,並不一定是在地人在行的,甚至也不是在地人的責任。蘭嶼人做得最好的事,就是好好地、誠誠懇懇地生活,因為這是世界所最欠缺的。蘭嶼的價值不是丁字褲的稀有,更不是西裝褲的規格;祭典可以再現、服飾可以模仿,但生活卻難以複製。蘭嶼不見得需要成為另一個夏威夷,也可能沒有翻製加拉巴哥群島的時空條件,但蘭嶼就是蘭嶼,是從天到地、到海,時間、空間加上人,全然整合形成的環境、氛圍與風情,這是別處難以移植取代的;這個世界只有一個蘭嶼、台灣只有一個蘭嶼──就事論事,政府、民間,到底知不知道蘭嶼的好,是好在哪裡?蘭嶼的珍貴,是珍貴在哪裡?

 台灣對所謂的離島發展,常常抱持著「實驗」與「嘗新」的態度,馬祖的博弈特區、蘭嶼的「兩件褲子」,說穿了,其實就是把「不敢貿然在台灣實施」的政策理念,放到有點距離與隔閡的離島上做做看。從提高觀光競爭力的角度來說,對離島,或許的確可以思考不同的發展路徑,可嘆的是,就因為是離島,長期以來,公共部門與私人投資也常顯不足,因此,無論是採取什麼樣的競爭模式,最後總不脫一個最核心的議題是:這塊美麗的大餅,你到底有沒有能力吃得下來?目前蘭嶼島上總共有近一千六百戶,其中有近五分之一經營民宿;到七月中旬為止,蘭嶼旅遊人數估計約有三萬人次,較過往已明顯增加,天秤颱風過後初期,旅客取消了八成,這讓當地業者很緊張,但事實上,蘭嶼在近年來觀光遊客增加之下,已凸顯了缺乏廢水處理場所和水、油不足的基本問題,就如同馬祖的交通問題如不解決,博弈特區做得再美侖美奐,觀光客到不了,也是白搭。

 質言之,蘭嶼的議題不是西裝褲與丁字褲的組合、更不是兩者之間的取捨,而是做褲子的布料在哪裡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9020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