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讀- 報紙與傳統報業
紙本《大學報》走入歷史 轉型網路媒體
新頭殼newtalk 2012.06.08 謝莉慧/台北報導
已有56年歷史的政大新聞系學生實習報紙《大學報》今(8)日出刊第1530期後,將不再發行紙本,全面轉型為網路媒體,新學期起,並由周刊改為雙周刊,政大新聞系主任林元輝澄清,《大學報》並非停刊,而是要轉型為數位媒體,以順應媒介數位匯流的趨勢,開創新實驗。
這份學生實習報紙自1956年以《學生新聞》為名創刊,一向是政大新聞系大學部歷屆學生投入時間最長、學習效果最顯著,且普遍記憶最深刻的課程。過去因應時代需求,曾於1973年更名為《柵美報導》,是當時國內第1份社區報紙。1992年,再改名為《大台北報導》,擴大編採範圍與發行對象。2年後,3度更名為《大學報》,專門報導全台大學校園人事物,成為專屬大學生的社群報紙,呈現大學生的觀點與聲音。
2008年秋天,《大學報》成立影音中心;2009年秋天增設網路中心,接軌數位科技,發展成多媒體實習刊物;同年11月,與中央社、雅虎奇摩網站合作,創造Your News新聞;2011年起,則應邀參加公視PeoPo校園採訪中心,跨足兼顧公民新聞。
政大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強調,人類再度處於新舊媒體交替的時代,傳統新聞的編採訓練不能馬上廢棄,但未來新聞的探索,不能遲緩,更不能忽略。新聞系須善用校方歷來支助的印刷費,轉於實驗開發和建置新的《大學報》網路平台。
他說,新學期開始,《大學報》的修課學生會有一半的時間用於學習產製傳統新聞,另外的一半時間用於摸索研發數位新聞的產製、呈現與傳布方式。傳統新聞的作品將以PDF檔上網的方式呈現,不再印報紙,以撙節經費於開發未來新聞所需的軟硬體設施。
林元輝則指出,《大學報》從2000年9月起就引用「將官班」制度,由學長姐領導學弟妹辦報,往後更期許同學發揮從小就習慣的數位生活與數位工具,思考與產製自己世代的新聞。
http://news.msn.com.tw/news2688035.aspx
小檔案-56年歷史 第一份社區報
中國時報【(整理:游婉琪)】
擁有五十六年歷史的大學報,前身源起於一九七三年,由當時的系主任徐佳士與多位老師討論後創辦《學生新聞》。一九七三年更名為《柵美報導》,是當時國內第一份社區報紙。一九九二年再改名為《大台北報導》,擴大編採範圍與發行對象。兩年後三度更名為《大學報》,專門報導全台大學校園人事物,成為專屬大學生社群的一份刊物。
政大大學報 紙本走入歷史
中國時報【游婉琪/台北報導】
學界曾預言報紙將有消失的一天,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學生刊物政大《大學報》,昨出刊第一五三一期後,便不再發行實體報。消息一出,許多過去曾參與大學報的校友深感不捨,甚至還有忠實讀者投書政大,希望不要受限經費而讓紙本大學報走入歷史。政大新聞系主任林元輝強調,大學報並非停刊,而是將轉型為雙周發行一次的網路媒體。
政大大學報由新聞系大二學生輪流擔任記者編輯、大三大四學長姊組成「將官班」,擔任總編輯、採訪主任、編輯主任等職務。內容鎖定大學校園內人事物,發行量高達一萬份,遍布全台各大專院校。
原先系上規定大學報為大二必修,一學期只有兩學分。考量並非所有學生畢業後都想以報紙作為出路,中間曾一度改為選修,但在現任NCC主委蘇蘅擔任系主任任內,再度改回必修。
現任大學報總編李訓豪說,大學報就像是用生命換來的兩學分,除了採訪寫作訓練,過程中也學到許多跑新聞的「態度」,如媒體該給讀者看什麼樣的新聞、如何從學生角度出發關心時事等。
紙本停刊消息傳出,許多曾經參與大學報的系友紛紛不捨緬懷這份讓他們「又愛又恨」的刊物,還有大學報讀者撰文投書校方,直指政大不該因為經費考量,就讓大學報這份具有豐富歷史意義的報紙消失。
新聞系葉姓系友表示,過去每周五看到自己的作品熱騰騰印出來,心中總會有份踏實感。昨日許多外系學生也特別前往大學報編輯室領取最後一期大學報留念,還有大學報受訪者想跑來跟助教與總編輯要簽名。
新聞系主任林元輝強調,大學報並非停刊,而是轉型成為數位媒體。新學期起,修課學生一半時間用於學習產製傳統新聞,另一半則研發數位新聞。印刷節省下來的經費,則用於開發數位新聞所需的軟硬體設備。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張寶芳表示,傳統新聞作品仍持續以PDF檔在網站上呈現,網路時代學生除了學習傳統新聞如何產製以外,更應學習透過不同傳播媒介如手機、平板電腦傳遞新聞訊息。
http://news.msn.com.tw/news2688479.aspx
學生實習報 轉型不易
中國時報【游婉琪/台北報導】
平面媒體經營不易,就連學生報也受到衝擊。老字號新聞系學生實習報紙《大學報》停止發行紙本,早在一九九七年,受到學校縮減出版經費與網路崛起影響,輔仁大學新聞系成立網路媒體「生命力」,負責人新聞傳播系專任講師陳順孝說,學生實習媒體轉型困難,停掉紙本需要很大勇氣。
國內大專院校傳播科系學生實習刊物除了過去每周發行一萬份的《大學報》,還有銘傳大學《銘報》、世新大學《小世界周報》、文化大學《文化一周》等。輔大在一九九七年減量發行紙本報《新莊報導》,從零開始創設網路媒體「生命力」。
陳順孝表示,多數學生實習刊物前身是系刊或校刊,後來才慢慢發展成社區報,政大大學報則是唯一報導全國大學新聞的實習刊物。對於停止發行紙本,他認為大學報做了一個「很勇敢、值得祝福的決定」。
陳順孝坦承,學生實習媒體轉型不易,「生命力」草創時期,包含他在內,沒有任何人知道怎麼寫網頁,當時國內只有《中國時報》成立「中時電子報」,對於新聞網站「該長什麼樣?」,一切都只能從試驗中學習。
銘傳大學實習刊物《銘報》定位則與其他學生報大不相同,主要讀者鎖定為媒體主管,紙本對外發行兩千份,另外也有網路版,所有新聞系大三學生必修。
指導老師邱郁姿說,銘報從印刷發行到郵資,都是由校方編列預算支應,考量紙本報紙的存在,對學生累積作品、畢業後找工作都有很大幫助,短期間內不會停止出版實體報。
http://news.msn.com.tw/news2688483.aspx
培養獨立記者 《獨立媒體學院》招生
新頭殼newtalk 2012.05.25 林靖堂/台北報導
為培養更多台灣獨立媒體與專業記者,一群來自專業獨立媒體記者與傳播院校大學教授,共同發起《獨立媒體學院》,鼓勵更多人投入專業媒體的行列。《環境報導》的獨立記者朱淑娟表示,獨立媒體學院是希望透過培訓,讓更多人能擁有進行獨立專業報導的能力,為社會帶來更多專業論述,引發公共議題的關注與對話。
《獨立媒體學院》的成員包括朱淑娟、公視《我們的島》于立平、公視《紀錄觀點》柯金源、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陳順孝教授、獨立媒體人黃哲斌,與《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馮小非、汪文豪、蔣慧仙等人,將於6月底展開一連串的課程,讓更多人認識什麼是獨立媒體?獨立報導怎麼做?以及包括環境、農業等台灣公共政策與議題,問題在哪裡?
朱淑娟說,台灣目前的媒體生態,對於專業議題與專業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訓練不足,《獨立媒體學院》期待的是,讓更多的人成為專業、獨立的媒體工作者,並讓這些有心經營獨立媒體、有心成為獨立記者的個人,發揮其專業力量,為社會發聲。
《獨立媒體學院》未來將與台灣許多獨立媒體合作,讓學院培訓的學員能有實際參與獨立媒體實務的機會,進一步有能力成為獨立媒體工作者的一員,而不受傳統主流媒體的箝制。
本文所附的是《獨立媒體學院》招生影片。
[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5513]
http://news.msn.com.tw/news2667834.aspx
新頭殼newtalk 2012.05.25 林金玉/編譯報導
已有175年歷史之美國紐奧良《平民時報》(Times-Picayune),週四(24日)由母公司先進出版社(Advance Publications)對外宣布,為降低成本以及因應經營重點轉移擴大至網路報導上,今年秋季將減少平面報紙的印刷規模,改成每週發行3天並進行裁員。
2005年卡翠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釀成巨大災害以及災後的重建過程中,《平民時報》透過報導見證紐奧良人從廢墟中重新出發的堅韌生命力,也因此在2006年以相關報導,榮獲報業最高榮譽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s)的「公共服務」與「突發新聞報導」兩項新聞獎的肯定。不過,面對現代化報業市場的挑戰,過往的豐功偉業也不得不讓步時代潮流。
《平民時報》一直是紐奧良當地咖啡館、酒吧間最普遍常見的報章媒體,隸屬美國第四大傳媒鉅子紐豪斯的報業集團(Newhouse family)旗下。這項決定使得紐奧良將成為美國唯一沒有發行印刷版日報的主要城市;另一方面,這其實也反映報紙日漸失去市場吸引力的現實。2005年卡翠娜風災之前,《平民時報》每日發行量還超過26萬份,今年3月,該數字已銳減至13萬出頭。
這些發展不過是快速變遷的媒體產業中的最新重整案例,新聞報業仍持續面臨廣告收入下滑以及讀者轉向網路媒體的挑戰。根據美國「發行公信會」(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追蹤的資料,發行量超過25,000份的印刷報紙,在2007至2012五年期間的整體發行量銳減了21%。
為了救亡圖存,報社以大砍支出、限縮員工數、減少報導內容等方式因應,部分業者則嘗試減少印刷報紙的發行天數。
事實上,同屬紐豪斯集團的另一家密西根州報紙《安娜堡新聞報》(Ann Arbor News)已在2009年調整發行日數,改成每週四至週日出刊,報社同時僱用分社員工管理網路版報紙(AnnArbor.com)。隔一年,《底特律新聞報》(Detroit News)也開始僅在週四至週日寄送報紙給訂戶,儘管仍持續每日出刊。
先進出版社主管表示,為順應數位時代新的新聞發行與消費模式,《平民時報》改版之後將與報社的網站部門NOLA.com合併,重新組成新公司NOLA媒體集團。報社認為,減少出刊日數也許是目前確保報紙長期生存的最好、也是唯一的方式。《平民時報》之後將改成週三、週五與週日出刊,部分理由是因為這幾天較符合廣告主的需求。
報業顧問達克特(Ken Doctor)指出:「數位化勢在必行,今年報紙廣告量的衰退幅度,遠超過業界的估計也是主因。」他說,印刷報紙就像已被淘汰的蒸汽機,但他懷疑在這樣匆促的情況下,報業是否已經做好準備迎接變革。
在《平民時報》改版訊息發布數小時之後,紐豪斯集團在阿拉巴馬州的3家報社也宣布類似新計畫,一週出刊3天並進行裁員。
美國凱瑟基金會(Kaiser Foundation)2010年之一份報告指出,36%紐奧良市民在家沒有網路,改變發行模式的《平民時報》是否能維持讀者的忠誠度,有待進一步檢驗。網路化已對美國傳統報業造成重大衝擊,近年來已有多家報社決定全面停止平面報紙發行,例如著名質報《紐約時報》自2011年即改以數位發行模式。
http://news.msn.com.tw/news2667750.aspx
巴菲特:免費內容非報業永續生存之道
新頭殼newtalk 2012.05.25 林金玉/編譯報導
美國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擁有的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基金投資公司本月完成收購63家報紙的交易,在一封寫給波克夏日報編輯與發行人的信函中,巴菲特指出,免費內容是一個無法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巴菲特認為報業人員應集思廣益,想出一結合數位與平面出版的商業模式,既能成功吸引閱聽大眾,又能帶來投資人需要的利潤。
波克夏在5月17日發佈與Media General出版社達成1.42億美元交易之訊息後,旗下持有的報紙股份進一步攀高,巴菲特也將因此躍升為全美最大發行人,共擁有25家日報,週間總發行量可達80萬份。
儘管巴菲特擁有的報紙並非全美發行量排行前25家的大報,卻剛好符合巴菲特的策略。在完成Media General的收購後,他對股東表示有計劃再多買幾家報紙,因為他認為那是取得地方訊息的重要管道。
巴菲特在1977年買下《水牛城新聞報》(Buffalo News),2009年曾對外表示報業有可能跌落谷底,但現在卻看好社區報紙在改變商業模式之後有機會獲利。
81歲的巴菲特在昨(24)日在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世界前鋒報》(Omaha World-Herald)網站上刊登的一篇信函寫道,雖然發行量下滑,但報紙只有在同一鎮上有其他家競爭日報時才會失敗,報社會因為沒有取得地方主要消息來源或市場的認同而被迫退出。
巴菲特樂觀指出,「我們不會碰到那些問題,」他說,波克夏未來幾年很可能繼續加碼買進更多家報紙,並秉持強烈的社區意識造福城鎮。波克夏是《華盛頓郵報》最大股東,並在去年購進《世界前鋒報》。
在Media General出版社的交易案中,波克夏也提供該公司4億美元、利率10.5%的定期貸款,並收取約460萬美元的A股基金之信用保證。Media General出版社出售除佛羅裡達州坦帕地區以外的所有63家報紙,但仍會保有它的電視台。
受到平面廣告銳減之累,美國報紙近來紛紛開始採用電子訂閱模式。紐約時報媒體集團去年開始向網路讀者收取使用費,今年3月為止,已吸引約45萬4千個付費訂戶。產業分析師估計,紐約時報的付費牆可望在明年帶進1.25億美元的收入。
擁有82家日報的甘奈特(Gannett)傳媒集團也在今年宣布,除了旗艦報《今日美國》(USA Today)之外,將開始對網路用戶收取費用。
前華爾街日報發行人克羅維茲(L. Gordon Crovitz)設立的科技公司,在2010年推出一套計算網路訂閱收費的新興技術Press+,目前已有300多家客戶採用,其中不乏來自MediaNews Group、Tribune、GateHouse Media、McClatchy以及Lee Enterprises等集團旗下的出版事業。
http://news.msn.com.tw/news2668071.aspx
津台媒體發展峰會 台媒呼籲 兩岸合作共創新局
中國時報【王銘義/天津報導】
首屆「津台媒體合作發展高層峰會」昨天揭幕!五十餘位來自台灣與天津的媒體主管,針對兩岸新聞交流,以及網路媒體、自媒體快速發展,對傳統紙質媒體形成的機遇與挑戰,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專業對話;與會者普遍認為,面對媒體經營環境的新形勢,兩岸媒體應與時俱進,交流經驗,開展合作,共創新局。
《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表示,在公民新聞浩浩蕩蕩的時代,新聞信息流任誰擋也擋不住,即使「防火長城」網路審查系統,也會被「翻牆」技術突破封鎖。政治威權體系與主流媒體與其漠視、封鎖,不如接納它、擁抱它。
陳國祥認為,有傳統媒體支撐的網路媒體,以其組織化體系和專業素質,仍可居主導地位。
對兩岸新聞交流出現的障礙,《旺報》社長黃清龍則引述歷史學家許倬雲的話說,在人類歷史演進過程,「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如同大海深處的洋流;經濟和社會則是海面翻滾的波濤;至於政治,只不過是偶爾湧現的浪花。」
黃清龍並指出,由於大陸對台灣電視落地播出仍有諸多管制,必然會影響兩岸社會的交流,也可能扭曲訊息的傳播。同時,大陸在敏感時刻對台灣新聞網站的管制,也都影響到正常新聞交流的開展。
《新新聞》創辦人周天瑞認為,媒體經營者應重新思考網路簡短、快速、非傳統文字所帶來的文化衝擊,思索如何「搶救傳統中國文字」,而不只是基於媒體業務或收入增長的考量。
對台灣網路媒體面臨的挑戰,《中時電子報》總編輯梁寶華說,台灣市場規模太小、業界整體投入的資源太少,而廣告收入有限都是關鍵。他並說,在薄案發生後,台灣媒體網站在大陸被封鎖,這也影響到網路媒體的發展。
《天津日報》總編輯王宏則認為,津台兩地媒體近年互動交流密切,在網路媒體異軍突起,現代媒體載具不斷發展之際,津台加強新聞交流,將可帶動雙方更密切合作。
天津《今晚報》總編輯鮑國之說,紙質媒體面對網路媒體的衝擊,必須與時俱進,採取多元化經營策略,才能保有新媒體的增長點。
http://news.msn.com.tw/news2679320.aspx
陳國祥:兩岸合辦傳媒有助和平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天津2日電)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建議,應開放兩岸透過網路媒體與行動裝置合辦傳媒,合資、合營、合編,在兩岸發行或落地,可促進彼此趨同性、統合性發展,更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
25年前大力推動兩岸新聞交流的陳國祥,上午在天津出席雙邊媒體合作發展高層峰會,會後發表上述看法。
陳國祥認為,在網路媒體蓬勃發展的新傳媒時代,兩岸新聞交流獲得了新的工具與平台,可以積極開展,有效推進。當前最值得立即開展的交流事項應是運用網路媒體與行動裝置展開合辦傳媒。
他分析指出,目前兩岸新聞理念和媒體體制差異很大,新聞交流確實存有障礙,難以深化。為了促進兩岸人民可建立共同認知,進而朝更加統合的方向邁進,應務實找出具體可行方案,突破現狀。
陳國祥說,以中國大陸目前政策與體制而言,要求台灣的傳媒直接登陸發行或落地,恐怕不切實際,開放「兩岸合辦傳媒」比較切實可行,讓兩岸媒體業者從網路媒體下手,合資、合營、合編適合於網路及行動裝置閱聽的傳媒。
他分析,兩岸業者合辦傳媒首要好處是,經由兩岸媒體工作者共同製作,可將傳播內容作適度調整與修飾,使其比較不會尖銳地觸犯各區的禁忌。
他說,另一好處是,各自提供所屬區域的傳播內容,自然比較可能符合實情,切中要害。經由兩岸合營傳媒在兩地發行或落地,可增進兩岸相互瞭解,建立更多共同認知,從而可促進彼此的趨同性以及統合性發展。
陳國祥主張,兩岸合辦傳媒可秉持「先易後難」的原則。例如可以先辦「手機報」,再辦網路媒體、期刊,進而延伸到電視、報紙等較複雜的媒體;可先辦以特定對象為目標受眾的媒體,再擴延至特定受眾的媒體;
至於媒體的內容,陳國祥建議,可先開放專門領域的媒體,如財經、科技、娛樂、體育,再及於綜合類媒體;在合作主體上,可先開放給現有媒體經營者,再開放給新進經營者。
他說,如此循序漸進推展下去,必定可為兩岸之間和平發展與統合添增動力,厚植基石。
陳國祥當年擔任自立晚報總編輯時,就抱持著兩岸交流,媒體先行的責任與概念,因此催生時任自晚記者李永得、徐璐突破台灣政府禁令,經由日本前往大陸採訪。陳國祥也曾擔任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1010602
http://news.msn.com.tw/news2678918.aspx
陳國祥:媒體應擁抱公民社會
(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天津2日電)
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今天表示,社群媒體造就了公民新聞時代,政治威權體系與主流媒體與其漠視或封鎖,不如擁抱公民社會,包容自由新聞與獨立言論,才不會自外於人民。
社群媒體風潮延燒全世界,微博(微網誌)在大陸儼然成為新興第四權,陳國祥上午在天津出席雙邊媒體合作發展高層峰會「自媒體(We Media)衝擊下的傳媒發展之『網路媒體優勢與創新』分組議程,會後他發表上述看法。
自媒體是指個體可以參與信息(資訊)生產、共享、傳播、積累與再製的連續性過程。社群網站臉書、推特,在大陸風行的微博都屬於自媒體。
陳國祥認為,現在人人都是媒體,全民信息DIY,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網路或行動裝置,輕而易舉隨時隨地參與甚至主導資訊傳播活動,由旁觀者成為當事人。
他說,主流媒體常受到政治羈絆,社會也欠缺某種自主性、獨立性與自由度,相較下,自媒體以一種幾乎完全不受監控方式傳播真實、原味的事實,而且人人都可以是評論員,任意發布率直、個性化的言論。
陳國祥說,對於主流媒體而言,自媒體不僅發揮補充作用或替代作用,形成鮮明競爭態勢,甚至已產生潛在的顛覆力量。
處在自媒體快速崛起、主流媒體趨於衰頹的大轉型時代,他認為,專業媒體機構必須是數位匯流媒體、具備數位服務力、要轉型成「可攜式新聞網站」,讓閱聽人可快速地從行動裝置中隨時隨地接收最新信息,並參與傳播。
陳國祥也認為,專業媒體機構還必須從「支配型媒體」轉化成為「互動型媒體」,讓受眾不只是被動的接收者,同時也是用戶和內容產製的參與者,讓公眾得以接近並使用媒體,也可藉此監督媒體。
不僅如此,陳國祥說,網路媒體還應從「廣度觸及受眾」的媒體,轉而成為兼顧「深度溝通用戶」的平台,發揮豐富性媒體優勢,提供網路討論、票選、留言等操作空間,讓大眾媒體同時是草根媒體和分眾媒體。
他指出,在兼具草根性與分眾性的網路時代中,媒體必須具備社群力才有傳播力,主流媒體必需善用社群平台,將最新、最好內容傳播分享出去。
至於在內容來源與權力關係上,陳國祥說,網路媒體必須體認網路已經造就「公民新聞」時代的到來,人人皆可充當公民記者,向公眾發表意見的麥克風不再集中在主流媒體的手上。
他說,在公民新聞浩浩蕩蕩時代,即使是銅牆鐵壁般堅固的「防火長城」(GFW)網路審查系統,也會被「翻牆」技術突破封鎖,刺激網友各出奇想,運用暗示、聯想、代號等方式發表意見或轉發感想。
因此,陳國祥表示,政治威權體系與主流媒體與其漠視、封鎖這種現象,不如去接納、擁抱它。網路媒體若不擁抱公民社會、包容自由新聞與獨立言論,那就是自外於人民、孤立於大眾。
他說,媒體必須揚棄支配者、宣傳者與壟斷者的角色,轉化為服務者、溝通者與分享者的角色,眾我平等,互通共濟。
陳國祥建議,在網路媒體內容來源上,可具體實踐這種新的權力關係,挑選網路精闢專文予以轉載或連結,也可與優質網站合作,進行調查報導內容產製,增益公民社會良性發展。1010602
http://news.msn.com.tw/news2678930.aspx
10大新聞科系發起 反對旺中併購案
新頭殼newtalk 2012.05.25 林朝億/台北報導
由國內主要10大新聞傳播科系主任與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將於27日召開記者會,共同發起「拒絕媒體巨獸,回復新聞專業:反對旺中併購案」。媒觀今(25)日發表聲明指出,不希望台灣出現具壟斷性質的大型私人媒體集團,一來,違反了多元化媒體發展和自由市場原則,二來,造成傳播權力和言論集中的狀態,因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駁回旺中寬頻併購中嘉網路一案。
這幾年來,台灣新聞傳播科系共發起過4次大規模連署,其中3次都跟旺旺集團有關。第1次是2009年旺旺併購中天、中視時,批評質疑併購的NCC委員及學者。現在已擔任NCC主委的蘇蘅,當時也曾以學者身份擔任發起人;第2次則是2010年,針對政府置入性行銷發起連署反對活動。第3次在去年底,呼籲NCC必須嚴格審查旺中併購中嘉一案。
在該聲明中,學者強調,他們是一群在大專院校新聞傳播相關科系擔任教職和行政工作的教師。關於旺中案對於台灣傳播環境的不當影響,以及其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基於站在此社會位置的責任,要表達嚴正聲明,反對此次旺中併購案。
聲明指出,旺中寬頻併購中嘉網路後,其所擁有的垂直與水平跨媒體資源,將成全台獨大的媒體「巨獸」,這是我們反對此案的主要原因。
經過這1年多來,他們審視旺中集團的表現,深深覺得該集團並不是一個有足夠條件和資格來運作媒體的商業組織,因此,他們強烈反對社會允許該集團經營更多的媒體。
這些違反新聞媒體專業和社會責任的行為包括:
旺旺集團所屬中時媒體收受中國地方政府經費進行新聞置入性行銷,此舉不但隱匿訊息來源以欺騙閱聽眾,達成宣傳目的;更危害新聞的專業自主,扼殺民主社會資訊自由流通的準則,致使閱聽人權益受損。
旺中集團所屬各媒體,對於與其意見相左或利益有所衝突的媒體和個人,均以巨大比例的篇幅,進行言論攻訐與撻伐,包括壹傳媒集團、立法委員、學者、公民團體。媒體的責任應該是維護每個人的言論自由,旺中集團卻反其道而行,只捍衛自我的利益,卻以龐大的媒體勢力壓制他人言論,公器私用,莫此為甚。
過去1年多來,旺中集團對於逐步內部進行人事整肅,言論箝制,包括總編輯更換事件、錢衷時懸賞事件、蔡其達革職事件等。這些舉動都踐踏了媒體內部的專業自主,致使新聞專業意理逐漸喪失,扼殺了媒體所具備的社會責任與公眾關懷。
因此,他們表示,旺中集團無論是在媒體言論的表現上,或是內部人事制度的變遷上,都已經充分顯示,這個集團已經成為擴充資本和企業版圖的牟利工具,而不再是一個實踐傳播責任和功能的機構。這樣的負責人、這樣的媒體組織,不能再讓他們多擁有任何一個媒體,因為他們取得的媒體和傳播管道愈多,只會使得一個將媒體視為牟利工具的媒體集團出現,讓他們現在所做的錯誤變本加厲,社會受害愈烈。
他們強調,媒體不僅是一個企業,而是一個需要具備進步精神、社會使命、民主意理、公民關懷的專業組織。旺中集團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他們不具備這些條件的資格,更沒有資格再擁有任何一家媒體。
他們願意一起站出來表達反對此併購案,是基於他們的傳播認知和知識,對社會發展的展望和期待,更承擔了對下一代傳播工作者和每一位公民的責任和使命。
發起單位: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發起人(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林元輝(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系主任)
林麗雲(台灣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所長)
邱誌勇(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系系主任)
胡光夏(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系主任)
陳志賢(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系主任)
陳春富(天主教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系主任)
陳炳宏(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
曾國峰(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系主任)
蕭蘋 (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所長)
戴皖文(中正大學傳播學系系主任)
http://news.msn.com.tw/news266783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