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8 09:34:13開心

生命中最愛唱的那首歌 ---------兼談音樂療法

生命中最愛唱的那首歌
---------兼談音樂療法                              by 許素玉

這是一篇很難下筆的文章,這次的書寫帶給我前所未有得心情凝重,那股凝重,源自我的情緒,一直沉溺在8/4日,在林口長庚醫院舉辦的病友歌唱比賽現場的感動,感動人的,除了歌曲本身,還有透過歌聲傳達的情感,心酸也好,喜悅也好,忍不住從歌聲中尋找溫暖的光線,照亮曾經受傷得心靈,拾回撕心裂肺淪陷的心。
親愛的朋友們,當您心情不好時,您是怎麼渡過那股低潮?睡覺、運動、逛街、旅遊、吃大餐、看電影、看電視、打電話、大哭一場,您有沒有試過:聆聽一曲悠揚的音樂?或是哼一首屬於自己生命的歌?
或許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當你心情低沈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首悲傷的歌,會覺得這首歌符合你當下心情,頓時心中的難過、委屈都隨著歌曲(或許也夾雜著淚水)傾洩而出,感同身受,引起共鳴,但聽完音樂後,反而覺得心理異常輕鬆平靜。
音樂可以改變心情,轉移注意力,利用音樂作為宣洩情緒的出口,或者作為表達情緒的管道,也是音樂的另外一種重要功能。由於這種特性,音樂早在十九世紀即被嘗試運用在精神病患的醫療上,迄今,音樂活動在醫療上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即使沒有音樂治療的機構,也都有各種音樂活動進行著〈如KTV、樂隊、合唱、帶動唱、舞蹈等〉,而其他的治療團隊〈如醫師、心理師、職能治療師、表達性藝術治療…….等〉,其治療過程中也常運用音樂,並展現出相當效果。
音樂用來療傷止痛,也是生活中一種很好的運用,面對紛擾的人事物,每個人都有難以承受的困境。音樂除了帶來悅耳的歌聲、旋律外,還能幫助心情低落者釋放壓力,活化生理機能。尤其是罹患慢性病時,在疾病與失落後會陷入痛苦、悲傷的情緒,然而不是每個人心靈變化都是一樣的路徑,當然,每一個人用來對抗悲痛的心理反應機能也都不同,通常人在受到打擊後,最先的反應是忿忿不平,覺得自己怎麼這麼不幸,可能需要發洩一下心頭怒火。此時,音樂像是個無限容量的容器,來包容盛裝病人釋放出來的種種情緒。對於反覆發作的病情,帶來的心情沉重,時時刻刻都要面對及加以調適,如何去解除潛在的壓力、憂鬱,甚至死亡的恐懼。在語言無法完全表達的情感下,透過歌曲〈歌聲〉傳達心聲,唱歌是一種很好的自我療癒方式。
每個生命都有裂縫,如此才會光射進來。自體免疫失調病人,問題不在疾病,疾病只是內心絕望的出口。台上參賽者,或是病友,或是病友家屬,每個人都經歷過生命中的風風雨雨,在命運的暴風雨歇息,風平浪靜之後,勇敢的面對更大的挑戰,那就是站在眾人目光聚集的舞台上,然後贏得掌聲,找回人生存在的價值。
這次歌唱比賽的目地,希望利用音樂的特性帶給病人及家屬身心上的刺激,進而改善人際與情緒狀態,以及促進動作功能方面的改善,使病人及家屬的身心和生活上有更好的改變。於是藉由病人、家屬間「此時此刻」的互動,參賽者雖非專業歌手,但歌聲真誠,充滿豐富的感情。精神抖擻的啦啦隊一上場立刻炒熱氣氛,他們使出渾身解數賣力演出,觀眾席掌聲如雷貫耳不停,彼此融為一體,互相打氣。
用心聽歌,讓心放假,不必準備,自然而然,就會在歌聲中遇見自己,看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