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1 22:54:59睏狼

她很high,她是個tomboy 《一》

台灣人追求流行不落人後,爭先恐後學英文,個個將外交工作視為己任,深怕自己沒能「與國際社會接軌」。

效果如何? 不樂觀。

何出此言? 端看民間每每爆出英語謬誤,口耳相傳迅速快過薩死,青少年朗朗上口,卻不見任何媒體學界出聲糾正,可見一斑。而此類謬誤不死不僵,反在媒體爭相引用下昇華為全民語言。一葉知秋,普羅大眾的英語程度,不難想像。真是愧對滿街補習班。(亦或滿街補習班該愧對全島居民?)

信手捻來幾個,博君一粲。

〈high〉 ㄏㄞˋ‧四聲‧嗨

我很high,你很high,他也很high。在台灣香港等地說自己很「high」,僅僅表示閣下「情緒高昂」;在其他地方,卻可能被判罰緩坐牢。

「high」固然一字多解,但化整為零的說,就是指「高」。舉凡政府高層high authority、高樓大廈high rises、運動項目跳高high jump。不論有形無形、有價無價、實體抽象、男女老少,只要前面冠個high,當下超凡脫俗。

也因此不難想像high也可以拿來形容情緒狀態,說自己很high,嗯,就是爽囉。

偏偏事情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的啊~~~ (抱頭吶喊中)

high拿來形容情緒上的快感與興奮固然在字意上沒錯,偏偏西方國家已經賦予這個字更崇高的意義:


說文解字又一篇 (每日一字絲竹配樂)

high k.k[hai]
形容詞/副詞/名詞

:喀完了藥(尤指大麻),進入出神狀態,之謂high也。


當代英文裡,人只有在喀了藥才會「high」。

語言實乃活物,與日並進,隨時代演化。一個好例子,從前bitch僅指母狗,遂不失為侮蔑女性的絕佳選擇。但時至今日,bitch一詞竟多了「夠騷夠勁」的味道,女性間甚至樂於以「she's my bitch」互表馬吉。或許語言學家會大搖其頭,但,這就是語言的本質啊。

「將這個觀念留在頭裡(bearing that in mind)」(智障),「high」成為喀藥一族的專用語,或許也就沒啥奇怪了。

我不知道「巷子裡」的人怎麼看待這一場鬧劇,但你可以想像當這個字初初在台灣流行時,門外漢的我一再從電視電影廣播媒體、流行歌曲、乃至路人甲乙丙,再加上朋友嘴中不斷「high」來「high」去中得到的震驚:

台灣真變成了毒島???

為什麼每個人都在high?? 搞什麼? 警察都不管的嗎?

這樣下去,我們怎麼團結奮鬥救中國呢?


.....

後來熊熊明白這是台灣歪解英文又一樁,告家來,驚魂甫定之餘,也別無他法,只好等。

等什麼? 等聖鬥士星矢救到沙織? 不,是等受不了的人出面糾正這個大笑話。

等了大半年,越等越奇怪,我應該不是台灣人當中(本島加海外),唯一誤會台灣毒品氾濫的吧? (雖說事實上好像也沒錯)

我應該不是唯一一個看到大家都在high,但其實根本沒人在high的「唯一清醒者」吧?

寶島台灣在這個字的用法上接軌沒接好,也就算了,卻從來沒有聽到任何人指正,我肯定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卻跟著莊孝維,就這樣,全台灣一起莊孝維,大家都在high,每天都high,喔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