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 08:37:00沐沁

旁觀者的溫柔



聖誕摧生了很多新戀情,因為大部分人都愛浪漫,而「新」,是浪漫的必要元素。

新戀情有兩種,一種是本來無戀人的兩個人走在一起;第二種是其中一方,或雙方撇了本來的情人然後走在一起。第一種沒話說是很好的事,普天同慶全世界都祝賀他們;第二種卻不然,那視乎接受第三者與否和這對新戀人的處理方式,非常視乎情況。

 

本篇著眼於第二種情況,探討一下這新戀情的本質以至處理。

 

第一二種之間最大的分別是,第二種有所謂的犧牲者。遺憾地,我曾經身為那名壯士,感覺只能以「糟透」去形容。失去所愛已經是慘烈,再加上佳節營造的氣氛令自己不能自己幻想到負心人與「他」的依偎情景,oh shit,恨不得把那個「他」宰掉。

有旁觀者認為錯不在「他」,「他」甚至可能不知道「我」的存在,恨「他」是不對的。不。只要嘗試過便會知道,不論是什麼情況,這第三者的罪名是超越道理標準的,「他」「總言之搶了我的愛人」,那當中沒有對錯,那恨自心裡升起,掩蓋所有所謂理性。

本應負上最多責任的負心人卻只會被哭訴以及被美化,因為這人仍然被愛著,被現在的「他」與過去的他愛著。

「他們的快樂建基於我的痛苦上」這一句子每天以領達財務的頻率在心裡爆放,有解決方法嗎?有,盡速找到新的伴侶。

 

即是現在新戀人非常快樂,會將身邊的流言蜚語『飛女正傳化』,為了令所有人接受這新的關係會想盡快公開與人分享,會高調入滲彼此的圈子。

對負心人來說,也好盡快令過去的死心。

快狠準。沒有可以挑剔,兩人只是追求理想中的事情。

會傷害過去的那個他嗎?無論怎麼做,他都是會被傷害的,只是早晚的分別。

情場如戰場,輸掉了的應自己看破得失,即使所有人在你傷口灑鹽,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那才是教訓,才是成長。

甚至,很多人認為分手要狠才是好。這些我聽上去如弱肉強食,我不認同,不是我的風格;但這是現實,我了解這樣處理的優劣,當事人才是最了解情況的人,怎樣做不容旁人置噱。

 

只是,我不想加入灑鹽的行列。

作為旁觀者,尤其是曾身受其害的旁觀者,我很清楚時間在構成傷害上所擔任的角色。

「被傷害是早晚的分別」,遺留了沒說的,是那傷害深淺的分別。時間會淡化一切,早晚的分別,是很大很大的分別。分手一星期,聽到那個人的名字也會心痛;分手一年了,可以與人暢談那個人的起跌得失。

即使,還是有點點的,深沉的刺痛。

時間。我認為犧牲者需要時間。有人很堅強,一晚哭過後便能裝模作樣爬起來,但大多數人不然,要lur地數個月才能開始從大病中掙扎起床,自己𠻹拭傷口。

所以我們會在犧牲者前避諱,避談關於新戀人的一切,因為我們都知道,連一個名字都會是一刀。

而在現今科技發達的時代,犧牲者甚至會被強迫般看見新戀人的親密合照,那是插進心窩後再捏動手腕的一刀。

犧牲者會注視把相片放上網的人的名字,希望是不認識的人,希望那不過是普通人的無心之失。如果看見的是朋友的名字,便會默默記住---想不到你已認同他們了。犧牲者會覺得,連曾經的朋友都遺棄他,出賣他了,即使,那朋友其實也不過在竭力習慣面前新的景象。

 

作為旁觀者能夠做的,是略盡綿力避免向犧牲者灑鹽,短則一個月,長則數個月,讓犧牲者在浴血中平靜地傷心。

平靜的。讓心漸漸死掉的。一次Lonely Chrismas。

 

p.s. 相識一場,但能為你做的,不過渺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