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奬感言:「人生中第一次的頭2%」
我相信這獎項是我在2009年裡最重要的事情。
在2009年頭我参加了三個與文字相關的比賽,青年文學獎(青文獎)是當中規模最大、認受性最高,而我期望最低的比賽。
比賽這回事,我認為既然參加了,就應盡力,幾個比賽中我沒有厚此薄彼,悉數傾盡自己,但到來卻是在競爭最大,只是志在參與的青文獎獲獎了。
在此以前接連的不受肯定---我故意申報不同評審性質的比賽---令我益發懷疑自己的才能,當世界不同階層不同準則的人都對你耍手擰頭,連貌似豬肉獎的東西也失敗時,你不得不認真思考究竟吃力不討好的事值不值得繼續下去。
而我在這三四年間不間斷地參加比賽,尤其是在去年的青文獎,更豪言不成功便從此擱筆。但到頭來今年卻還是低下頭耕起自己來,所以一時意氣真的不能當真,但那豪言卻著實標誌了當年的認真(参考08年7月的《在頹垣敗瓦中找你》)。
回看剛過去的七月,在獲悉Cmidi的填詞比賽落選時打擊著實不小,打擊在於連入圍(20位)的資格也沒有,而當中只有80名參賽者。
但可幸的是,雖然在最具信心的填詞比賽落選,但青文獎卻在我最飄浮時扶起我了。
我記得,那告訴我得獎的來電像一捶子打在心頭上,整個人從床上彈起來(我在睡午覺),然後我興奮告訴媽我得獎了。
我媽的反應很有趣:「噢?哥都得獎喎,咁橋既?」
係啊媽,真係好「橋」。好事成雙。
我媽不知道,我哥已是第三年在青文獎奮鬥了。
我心裡慶幸,因為如果我走運了而他沒有,我懷疑悲觀的他會否更確定自己是「地獄黑仔王」。
客觀而論,唯心而論,我得獎有七成是運氣,而我哥,他的作品有足夠的說服力。
慶幸他沾上我的運而成功了,滔點光,嘿嘿。
坐在席間聽主辦單位發言,看著場刊才真正明白自己有多麼的幸運。
我以為,優異獎和冠亞季不一樣,是比較另類的獎項,我得獎是因為我的取巧另類。
但原來不盡然。
以散文組為例,組別有4個評審,來稿有200份,那麼評審每人便平均分50份,然後每人在當中抽取最好的10-15份,互相交換然後探討大家最喜愛的數篇,歸納到最後得出最最最好的再用投票方式決定名次。
驟眼看來嚴謹,但當中具致命缺陷的是篩選的第一過程-只要作品不被第一個評審喜歡,便遊戲完畢。
要經過第一階段,需要得到第一位評審的青睞,需要打敗那隨機的40位參賽者,成為該評審眼中最好的五份一,才有機會跟另外篩選出來,最好的30-40位在4位評審的眼下「鍊」過。
我幸運的地方在於,在第一階段時被第一位評審看中了。根據我的推斷,他是我4個評審中喜歡的袁兆昌。
我的組別叫「小小說公開組」,因為字數門檻低,是除新詩高級組外最多人投稿的一組(全數共10組),來稿共326份。
326除以4,我是在第一評審80份來稿中挑選出來的8份之1,即是當中的12.5%,然後是在最好的40篇當中抽取評審取捨後最好的6篇;而《一個人的愛情小說》是6篇中的其中1篇,是最好的15%。
我被甄選的機會率不足2%,即使是最龐統的326除以6,我也是當中的不足2%。
以任何方式計算,總之結論就是很很很難,被選中是很很很幸運。
如果我參賽前知道競爭那麼大,我懷疑自己會不會參加。
不說不知,我生存了在這世界快24年了,當中在學校待了逾15年;從小到大,不要說冠軍,我從來沒有嘗過躋身真正前列的感覺。
在大學拿A,不過是40人或200人當中的頭15%罷了,不能看成真正前列,而且當中總是有一堆只想hea過,出席率不足3成的人。
真正前列,就好像田徑賽中要有初賽複賽決賽,最後擊敗所有人才能有那前列的感覺。
青文獎讓我擁有了這感覺。
我感覺自己像穿著一身便服踏進了賽場,其他選手都悉數穿上運動服,紮實地磨拳擦掌;到頭來卻是異類的我進入了決賽並獲獎。
因為我是青文獎中的異類,沒受過正規文學陶冶,到了美國去說雞腸的異類。
然後我聽見,一身背心熱褲的戰友們在我這穿著Converse的人背後指點。
評審說:「雖然他跟你們跑的不一樣,穿的不一樣,但他跑得很美。當我們都在圍著圈跑,重視步幅節奏韻律的時候,他卻跑出了勇氣。」
我人生中第一次的頭2%。我好快樂。
因為它,我有信心走下去了。
給朋友M在2月看的時候,那有想過真的可以得獎?
上一篇:一本書,讓您帶回去
下一篇:關於【2015年前的遺言】
再次向你祝賀!
新一屆的青文獎都開始了,現在才來恭喜好像有點遲,不過還是「恭喜」。我很明白你的感受,因為我也是得過第五屆大學文學獎小說優異獎的人。
到來是偶然,搜尋「青文小小說」就來了,這個留言主要是問是否可以將閣下的得獎作品轉載在文學網站—試用文學(也就是我打上的網址)。
如果閣下願意的話,可以回覆電郵,或直接在這留言。
文學之路的確是需要堅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