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3 23:30:36藍天澄

對世界的理解是由語言構成:從理論到實踐中。

在Language、Symbols and Society的課堂上,
學到了一套理論,有關於語言與世界觀的關係:
我們透過一套語言來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去理解世界。

繼上個學期曾幾何時為我每況愈下的英語作考試前補底之後,
這個學期我又展開另一項不可能的挑戰:讓我的普通話說得標準。

在語言學習上,我自問並沒有任何天份可言。
尤是在說話上,最好,就不用讓我開口說話。
所以,這年來繼續逼迫自己在語言學習上用功,
其實是一件自討苦吃的事情。
但是,心裡又知道現在不去完成考試的話,
將來我又不知道何時才會再有這樣的心情與空間去考試吧。
於是,我又很傻的讓自己在忙中又有多一件事情去忙啦!

不過,說起來,其實以普通話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不知怎的,真的,跟平常用廣東話去理解的世界並不太一樣。
很可惜,我還未能說清楚究竟分別是在哪兒吧。
或者,至少我會採用中英夾雜的語言的機會率減低了,
而且,我的想法應該也會越來越不自覺的把一些廣東話用語自動以書面語取代吧。

但是,至少,我知道的是,相對英語而言,
我會更願意說普通話,是因為至少在我的腦海中會飄出了我想說的話,
即使我不知道它正確的發音是怎樣也好;
但是如果我是說英語的話,我就會常常發現自己既缺乏生字的記憶儲存,
又缺乏生字的發音的記憶庫,倒讓我不知可以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吧。

與此同時,奇怪的倒是,我越來越喜歡用英語來寫我不想寫的長篇文章。
以及,當我不想太過坦白表達自己的感情色彩時,
寧願查字典學生字,我也已慢慢習慣以英文來溝通。
至於中文,我倒越來越寧願留給自己在這兒自言自語。
因為,我發現到,原來我的中文字的選取,已太明顯反映出我背後的感情表達。

至於近來我的中英文閱讀理解能力,倒因為欠缺了閱讀應有的耐心,
所以閱讀的速度減慢了,更多時候,看完了整篇文章也說不出它究竟想說甚麼。
這是因為我還是不太能夠長時間集中太多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我尚在努力適應,在一天的清醒時間實在很有限的生活中,
可以怎樣在忙不完的忙與跟自己好好相處之間作出平衡的選擇呢?

我喜歡跟自己說話。
直至今天開始更努力去練習普通話的時候,
我才發現,原來我的生活充斥著一堆事務性的說話,
然後,當我沉默時,就是在忙著一堆事務性的忙。
直至,我終於肯花點時間去看英文課內讀物時,
才發現,我留給自己的時間真的很少:
除了自閉看書之外,我似乎沒有留下甚麼空間去跟自己說話。
結果,在跟自己說多了普通話的時候,就會驀然發現,除了每日堅持寫日記外,
我差點忘記了平時是怎樣跟自己作言語上的好好溝通了呢?

我想,後知後覺還是總好過不知不覺了吧。
而且,我總覺得,若不是祂的心意的話,
我才不會在大學這三年裡面跟普通話等與內地有關的東西打交道了吧。
求主讓我可以在學習語言當中,更加看得清楚你對我的心意究竟是如何。
謝謝主還讓我活著,謝謝主還給我一點精神去學習。

13Mar2010~11:28p.m.

上一篇:......

下一篇:藍: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