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村》的大智慧
在中國偏遠地區有座名為「東番村」的小村莊。有一名蘇姓醫生刊登了一則廣告,誠徵熱忱的教育工作者到村裡學校擔任「教師兼校長」的職務。這名教師首要之務是要先教育他的女兒蘇宛彤,再來教育全村的人。一名具有遠大抱負的教師馬正賢應徵了這份工作,來到東番村,一開始被這山明水秀的小村莊吸引,覺得能夠在這兒工作、生活該是多麼愜意。去拜訪了蘇醫生,看見了醫生漂亮的女兒,不自覺深深被她吸引,堅定了他想留下定居的意願。熟料,在他與幾個村民互動後,他發現這個村子裡的人都不是普通地傻,完全不能被教育、連同蘇醫生的女兒亦是。但令馬正賢震驚的事還不只這件。他之後得知,全村的人之所以全部都這麼地愚笨,是因為受到一個古老的詛咒牽制。如果他在一天之內沒辦法教會蘇宛彤,讓她變聰明,那麼他必須趕快離開這個村子,否則他也會遭到詛咒、變成跟全村的人一樣地傻。已經愛上蘇宛彤的馬正賢,面臨愛情與詛咒的力量拉扯,他決心放手一搏‧‧。
這是果陀劇場最近推出的劇碼《傻瓜村》的情節。本劇以喜劇方式呈現,在嬉笑之際點出人生的智慧,讓觀眾看見當所謂「文明」進入了化外之地,會產生什麼衝擊;代表「文明」的教師馬正賢,懂得的道理又是否真的比傻瓜村一群沒受過教育、學習能力嚴重不足的村民來得多呢?實際上不然。當馬正賢到了傻瓜村,得到的啟示遠比他在國外受的教育來得實用。譬如當他與蘇宛彤兩人一見鍾情、互有愛意,當晚馬正賢在蘇家樓下、與在二樓陽台上的蘇宛彤互訴情意時,馬正賢對蘇宛彤表露傾慕之情,蘇宛彤雖沒受過教育,卻馬上能感覺馬正賢的心意,單刀直入地說:「你想要親我嗎?」馬正賢一聽馬上表明自己是真心愛她,會以他全部的真心對待她,結果蘇宛彤又立刻很直接地說:「你不用你的嘴唇嗎?」這段對話惹得全場哄堂大笑,卻也讓我得到了一個啟示:說得再多不如用行動證明。對夢想有多執著、對朋友有多真誠、對家人、情人有多愛,誰都有千百句話語可說,但是所謂「真心」是很抽象、飄渺的字眼,說得再多,都是看不見、也感受不到的,非得要用實際行動才能讓人體會這份心意的真實。另外一個例子是在馬正賢教導蘇宛彤學習時。他拚命地想要教會蘇宛彤一加一等於二的概念,當蘇宛彤開始詢問其他她想知道的事情,他制止她,因為他覺得他必須要教會她這個概念,蘇宛彤不解:「如果我都不能發問,我又怎麼能學到我想學的東西呢?為什麼我非要知道一加一等於多少呢?」當馬正賢因為蘇宛彤的學習狀況不佳而氣急敗壞,蘇宛彤又說了:「如果學了這個反而會讓人不愉快,那不知道不是反而比較好嗎?」這讓我想起自己求學的過程。學生時代,在填鴨式的教學下,大家那時過著「背多分」、「講光抄」的日子,不會發問,也不敢發問。老師沒教導我們發問,我們如果問了不相干的問題,也會惹老師不悅。學習到最後,我們學了一堆我們不想學的知識,我們真正想要知道的事情,反而都是自己在課外探索的。但這能說教育是失敗的嗎?我想教育是分很多層面的,學校、課堂能提供的,都是學識方面的,多背古文觀止的文章、英文介係詞、數理化公式、朝代的更迭、河流的走向、政治的型態,我們在日常生活也不見得活得更自在,但是我們累積了更多學識,有機會把它應用在研究上面,人類的文化發展就能演進,在生活中面對一些現象,我們也能以文學、科學角度去判斷,讓我們對於週遭一切的事物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這就是我們需要學習先人智慧的原因。
然而,如同蘇宛彤所言,如果知道得越多反而越不快樂,是否不知道反而更好呢?以前我一度覺得「無知是一種罪惡」,什麼都不知道就如同生活在黑暗裡,會被人譏笑、看低;相反地,掌握越多的情報、知識,彷彿自己就高人一等。但是隨著人生道路越走越遠,聽聞了許多故事、經歷了許多風雨,我漸漸發現知道越多不見得越快樂。知道越多學識心靈也許會越充實,但是同時也會因為察覺自己的渺小而感到悲哀;知道越多人生百態也許會有所成長,但是也會因為自己變得世故、不再能夠地單純地看世界而感到失落。因此,如今我有時反而覺得「無知是一種幸福」。知道越多、煩惱就會越多,如果什麼都不清楚,或許多少能夠瀟灑地生活。看著日出日落,就以為擁有了全世界,這樣又有什麼不好呢?在戲裡,傻瓜村的村民最後如願全部變得聰明,但是懂得所有事之後,緊接而來就是「想要更多」的貪婪野心。想錢滾錢的人,最後被錢套牢;想追求名利的人最後反倒身敗名裂;想要做大事業的人,最後忙到沒有時間顧及家庭生活、與家人形同陌路。看著一群原本傻氣但樂天知命的人,後來變得聰明、擁有了文明,改變了生活、命運,但是卻走向一個複雜的世界、過著比當傻瓜時更空虛的生活,讓我不禁想著:「變得聰明,我們真的因此變得更快樂了嗎?」再想想我們當今的生活,我們生活更便利,但是我們滿足、快樂嗎?
《傻瓜村》另外一個大啟示就是「詛咒的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相信了這個詛咒並且情願讓它操控你」。傻瓜村的村民一直以來相信自己的愚笨是由於很久以前一個姓陳的巫師下的咒語。巫師因自己的兒子愛上姓蘇的女子未果、自殺身亡,因此悲憤之際對全村下了詛咒,讓全村世世代代都變成傻瓜,除非蘇陳能夠聯姻,否則這個詛咒將永遠無法破解。來到傻瓜村試圖教育村民的人也只有一天的時間可以達成任務,如果無法教育村民,這個人必須馬上離開村莊,否則二十四小時一過,這個外人也會變得跟村民一樣傻。劇中教師馬正賢原本也信了這詛咒,焦急地想在一天之內教會蘇宛彤、破除詛咒,結果任務無法達成,他緊張恐懼地等待詛咒的來臨,接受自己將變成一個傻瓜的命運。沒想到詛咒在他身上竟然沒起作用,讓他了解詛咒是因為人選擇相信才會成真。他後來順著村民的迷信,用計讓村民們以為詛咒已經破除,一瞬間眾人皆清醒過來,一個個成為聰明人。這個發展看似離譜怪誕,但是想想也頗有道理。很多事情都是隨著我們念頭而轉的。一件事情究竟是好或壞,端看我們如何看待。能夠把危機當作轉機的人,幸運之神最後也會向他微笑,因為他的正向信念,許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我常常覺得許多事情之所以無法達成,就是因為我們信念不夠,自我否定如果久了,我們最後就真的屈從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個永遠醒不過來的傻瓜。
如同劇中人物馬正賢在劇尾說的,《傻瓜村》的故事,不只有發生在這個舞台,也常常發生在我們生活周圍。傻瓜村的村民,可能就是我們認識的朋友以及我們自己的翻版。當我們笑著這群人的愚昧時,是否也忘記自己正是他們其中一員呢?我們這些自詡為文明人的人,真的比較聰明嗎?就算我們比他們聰明,我們又真的比較優越嗎?我們又是否比他們擁有更多的大智慧呢?看完本劇,我又自省了一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