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筆記【不能沒有你】
1、電影《不能沒有你》被許多人(含我崇拜的專業影評人)過譽了,無論是主題或表現方式,我認為《不能沒有你》都沒有那麼大的魔力,甚至許多地方都顯得不夠自然。
2、首先當然是電影為什麼以黑白表現的問題,這已成為廣泛討論的焦點,但似乎都過於浮面。我願說電影以黑白表現是因為它表達了一個「神話」,而在現代的語境裡,這個神話很自然地主要是涉及「社會議題」的。也就是說,「社會」已成為我們共同關心的所在。神話已由「個人的身體」擴展成為「眾人的身體」,在英語的表達裡我們看得很清楚——這兩者共用一個詞彙「body」。
3、彩色會讓我們「過於接近現實」,也在這種接近中我們「失去了現實」,這是很弔詭的現象,但的確如此。彩色的電影幾乎很難表現嚴肅而深入的主題,它總是先覺上給我們以一種「娛樂」的感覺。但這也並非說黑白電影是「更現實」的,更好的說法是——它是「更真實」的。
4、黑白電影給我們現實,但又讓我們抽離現實。它打破了紀錄的真實,而把「想像的真實」再現於「現實」之中,因此它是更普遍的;也在這一點上,我說它是「神話」,因為神話總是源自於經驗、又超越於經驗。我們可以比較史蒂芬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它也是神話的,只是這個神話主要涉及的乃是「人性」。
5、我們可以在故事裡直接看到這種神話的表現。一個最明顯的地方來自於:妹仔看電視時,影片播的是《綠野仙蹤》,而我在《綠野仙蹤》電影筆記的開頭第一句話便是:《綠野仙蹤》是一部「神話」。故事第二個明顯的地方來自於:武雄和妹仔的「美妙回程」(周星星語,我很愛這個稱呼)。首先它涉及了「旅途」的神話主題,其次所有的元素都充滿了神話色彩,那是雲朵、微風、巨大的夢幻風車等等,當然還要加上童話般的音樂。
6、因此《不能沒有你》的主題是很陳舊的,陳舊沒有關係,所有最動人的主題都必須是陳舊的(這是鍊金術的奧秘,涉及哲學與宗教);但《不能沒有你》在表現這種陳舊主題的時候過於不自然,因此造成嚴重的破壞。我的意思是,倘若主題是如此的深刻,卻被以做作的方式呈現,則這個神話不僅無法動人、將更加虛假,我甚至認為那是「偽善」的。
7、為什麼《不能沒有你》的表現是做作的呢?首先是片長的問題,短短九十分鐘,《不能沒有你》處理的議題太龐大了,以致於它的發展過於輕易:客家男人過於輕易想到小學同學的立法委員可以幫武雄的忙、武雄前往台北面對官僚體制的推諉塞責(這是電影最被討論的地方,我覺得莫名其妙)、這皮球被踢的太過輕易,武雄直接抱著妹仔要跳下天橋而爆發的情緒太過輕易,最令人無法忍受的是「美妙回程」,那摘芒果的片段太過輕易、那在小學教室度過一晚的過門太過輕易,簡直像是把童話氣氛直接套用過來,到了噁心的地步。當然還有故事結尾妹仔的「再也不說話了」太過輕易,這種安排的通俗程度簡直讓人傻眼。——總結一句:《不能沒有你》在所有涉及神話的地方都太過輕易了,打個比方,《受難記》直接拍攝耶穌的故事,卻完全無法給人宗教的感動(我甚而認為它褻瀆了基督);然而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黑澤明的《生之欲》雖然皆非以宗教為主題,然而可能更直接地觸及了宗教的核心。《不能沒有你》的神話是表面上的,而這也是它令人覺得偽善的地方。
8、因此《不能沒有你》最動人的地方大概都與社會議題無關,而在於武雄與妹仔的相處。然而「武雄與妹仔的相處」難道不是《不能沒有你》的主題嗎?不是。我仍認為《不能沒有你》的主題不是「親情」、而是「社會議題」。但因為「親情」被表現的賺人熱淚(電影院好多人都哭了),我們有點混淆兩者的關係了。
9、武雄與妹仔的親情被表現的最好的地方是:他們極少說話(雖然這一點甚至有人批評)。在「美妙回程」中有一個動人的鏡頭,那是妹仔拍了拍武雄的肩膀,要他看看巨大的夢幻風車,他們兩人的愛在這裡便已被表露無遺。此外武雄每次潛水,妹仔都會趴在船弦,武雄從海底抬頭,都可以看到妹仔守護他的依稀身影。這兩個鏡頭都是「沈默」的,一個以音樂表現、一個以潛水氣管的咕嚕咕嚕聲音表現。
10、電影最後一個鏡頭也表現得很好:妹仔與武雄重新見面,我們沒有見到「改變過後」的妹仔,只看到了她腳上穿的皮鞋(在電影開始,她是光著腳在「洗衣」的)。從頭到尾妹仔是背對我們的,觀眾只能從武雄的表情約略猜知他們的心情。妹仔的「改變」不需要讓我們看見,只要有新皮鞋就夠了;如果我們看見了一個光鮮亮麗的妹仔,則整部電影的社會議題的統一性會遭到破壞,會讓《不能沒有你》連「偽善」都稱不上,而更只是「明天會更好」的衛生短片。
11、最後要幫公務人員說說話:《不能沒有你》引起廣大迴響的是小人物受壓迫的社會議題,而此壓迫直接來自於官員互踢皮球的嘴臉、依法行事的體制。在八八水災鬧的沸沸揚揚的時候,有電視名嘴直接稱這批公務人員為「狗官」;我的意見是,任何人在這樣的體制裡都會成為一條狗。台灣本身就是個偽善的社會(更是個精神分裂的社會,以高道德打嘴炮,射完便閃人),難怪會給予這部偽善的電影這麼高的評價。我一點都不認為他們在「互踢皮球」,這就是「法」阿,你有擔當你來做、你有道德你來做、你有良心你來做,看看誰是下一個「余文」,就這麼簡單。這也是我認為《不能沒有你》太過「輕易」的原因,它對體制的觀點過於扁平、幾近幼稚——「真理往往位於中庸地帶,而且比極端的觀點更為複雜」,我們真應該好好深入地體會這句話。
12、《不能沒有你》是一部弔詭的電影,它以一個人人皆有的切身之痛為主題,並以黑白片的特殊手法呈現,這被極度稱讚的「內容」與「形式」其實都違抗了它自己(即使幾乎沒有人察覺,因為精神分裂者不會「察覺」他是精神分裂者)。我認為《不能沒有你》被過譽了,而特別是這樣的一部影片,一再被過譽到底代表著什麼呢?我仍要回到上面的隱喻:那是代表著啟示已經停止,我們只能靠《受難記》這種「基督教A片」的方式,而「深受感動」了。
上一篇:電影筆記【阮玲玉】
下一篇:電影筆記【紅玫瑰與白玫瑰】
歐歐太感人了
竟然這麼久過後還有人
認知讀這篇筆記
光是這樣我就要謝謝你了:)
雖然看不出來怪罪任何人
但的確還是對整個社會採取批評態度的
然而假如沒有任何人有過錯的話
又是哪裡錯了呢
不能沒有你告訴我們社會錯了
但又不告訴我們怎麼辦
或者真的錯了嗎
所以不能沒有你的批評我覺得是架空的
這是我認為偽善的地方
我覺得片中的「輕易」一點都不表面,特別是被體制「輕易」的踢皮球那一段。舉重若輕是體制的問題,這部片很打動我的一部份就在於它沒有將「踢皮球」歸因到任何一個體制內的個人,光是這一點我就不覺得這部片偽善,因為我覺得它尚無意處理「善惡」的道德問題,反而因為「黑白」與「改變自真實事件」的這兩點,提供了更多探討影像介入現實的「虛實」脈絡。以上個人淺見僅為交流,還是佩服您對電影的博學和獨特見解。
讚~~~~!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