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18:51:02辛金順老師
第一組電影報告:張藝謀導演:<幸福時光>
一、導演簡介 張藝謀:
<一>基本資料
姓名: 張藝謀
出生地:陝西西安
生日:1951年11月14日
畢業學院:北京電影學院
張藝謀影視作品: 1984《一個和八個》
1984《黃土地》
1986《紅高粱》
1988《代號“美洲豹”》
1990《菊豆》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秋菊打官司》
1994《活著》
1996《有話好好說》
1999《我的父親母親》
2000《幸福時光》
2002《英雄》
2003《十面埋伏》
2005《千裡走單騎》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尚未上映)
<二>是熱情還是天才!?
張藝謀小時家境並不好,更由於父親的關係,在文革時期遭人歧視,生活的十分困苦,他曾下鄉做農,也在工廠做過苦工!在這期間,他吃苦耐勞,存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機,他帶著這台相機上山下海,將他所走過的山山水水攝進自己的鏡頭中,他在悄悄的等待機會的到來……。
一九七八年,機會終於來了,張藝謀帶著自己的攝影作品到北京電影學院的考場應試,老師們對他的作品讚不絕口,再加上他寫了封言辭懇切的信給當時的文化部長,終於得以超過標準的年齡進入北京電影學院。
儘管張藝謀在進入大學之前完全不懂電影,但是憑著其驚人天賦以及執著的個性,在攝影系,他的作品幾乎成了「標新立異」的象徵,當時藝術科的老師說:「張藝謀的東西是動感情又動腦筋的。」對於一個從小不曾接觸過藝術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莫非張藝謀是天才?李爾葳在介紹張藝謀的一書中有這麼一段話:「『藝術家』不是天才,至少張藝謀從不認為他是天才。他只是,只是有著這麼一份對於電影藝術的堅持與執著,一顆螫伏在樸實面貌下的狂熱心靈-是『熱情』」
<三>平常人平常心
張藝謀曾說:「有人稱我為『怪傑』、『得獎專業戶』,其實是應了中國一句古話,叫『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一旦人的能力和機遇碰在一起,就能連續打響,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不變!」
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得知,儘管張藝謀得獎無數,名聲享譽國際,但他仍是深信平常心平常人才是做人最基本的狀態,把自己當成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就什麼事情也做不好,無論做什麼事,如果對於自己的現狀感到滿足,就會停滯不前。況且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老是順的。一定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有各種各樣後悔的事情,沒有平常心,就不可能化解,就不能泰然處之!也就是因為張藝謀有這種正確的態度,才能使他在現代的中國導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四>江郎才盡!?
張藝謀堪稱影壇「福將」。他作為攝影師的影片首先在西方電影節上為大陸電影贏得了若干攝影獎;而他作為導演的處女作《紅高粱》則一舉奪得金熊獎。之後,他主演的影片《老井》(導演吳天民,一九八七年)在東京電影節上為他贏得了最佳男主角獎。一九九零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在風靡歐州的同時,獲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開中國電影入圍、角逐奧斯卡之先例。一九九一年,他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再獲奧斯卡提名,並于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銀獅獎。一九九二年,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再度入圍威尼斯,並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歐州再次為張藝謀振動、喝彩,評論界甚或在狂喜中盛譽:張藝謀拯救了威尼斯電影節。
上述幾部張藝謀所導的影片,無不深受中國及國外的影評和觀眾的喜愛,但兩千年所執導的《幸福時光》卻飽受中國影評的抨擊,不但國內票房不甚理想,甚至有人認為張藝謀已是「江郎才盡」,連《幸福時光》原作小說作者莫言也斷言:「也許原作中的幽默刺激了張藝謀創作的欲望,使他衝動的開始拍攝電影,但是他肯定拍攝了一半就發現自己選錯了!」《幸福時光》真的有這麼糟?其實我並不這麼認為!或許這部片比起之前張藝謀所導的電影多了些商業的氣息,但觀眾仍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具有意義的內涵,包括「該對社會下層人士多些關懷」和「幸福的定義」,同時,這部電影也充分表達了張藝謀對社會的責任感及人文精神!張藝謀的電影有著一份「激情」-它存在於自然、生活,直指你我的內心深處。無須仰賴好萊鎢的特效處理,無須製造煽動情感的挑逗,只需用我們最真誠的「心」來體會。我相信每個人看完了《幸福時光》這部電影都會因劇中的情節而眼眶泛紅,因為張藝謀已成功的用這部片將他的「激情」傳達給每位觀眾。
二、劇情大綱:
主角是一名為老趙的退休工人,他一直想要結婚,但總是遭遇挫折,後來經過了媒人的介紹,認識了胖女人。孰料胖女人居然一口氣就跟老趙要了五萬人民幣來作結婚的籌備金,老趙為了一圓自己的夢想,只好編了個謊言並答允短期內一定辦到。為了掙錢,老趙的徒弟想了個法子,將工廠後山的廢棄公車整理一番,作為情侶的休憩地,並取名為「幸福時光小屋」。
老趙為了討好胖女人,便三天兩頭就帶著玫瑰花往胖女人的家裡跑,而胖女人的家 裡有著一位前夫所遺留下來的盲女-吳穎。吳穎並非胖女人所生,且胖女人已和吳穎之父離婚,故胖女人認為吳穎是個白吃白喝的累贅,便要求老趙將吳穎帶去「幸福時光小屋」做雜工。誰料,正當老趙好不容易將吳穎帶往後山時,「幸福時光小屋」竟要被吊走了!帶吳穎回胖女人的家時,卻又發現那兒已無吳穎的容身之處,看著孤苦無依的吳穎,老趙為了不讓謊言被拆穿,只好和往日工廠的老同事一起將工廠佈置成一間假的按摩室,並假裝給吳穎一份工作,希望她能快樂!就在經濟難以支撐,謊言快要被拆穿之時,老趙卻發現胖女人早已知道他的謊言,並背著他和另一位男人結婚,老趙也在當晚出車禍而命危,而吳穎在推知實情後,因為不想給老趙等人負擔,毅然決然的獨自離開...。
三、劇中涵意:
劇中一直探討的,幸福是什麼?一個平凡光棍和一個遭棄盲女,怎麼實踐他們的幸福?影片裡陸續出現的各種物件和景象所代表的涵義為何?本段將以這個方向來探討。
本片的角色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汲汲營營,為的就是一己之利。老吳拼命找個伴、胖女人招搖撞騙、小吳忍耐的等待、其他朋友的力求自保,都只是在追著自己相信的目標,相信這樣做就會幸福的目標,這無關道德也無關對錯,只出於純粹的慾望跟信念,而現實總會不時的成為阻礙。只要有錢,老趙就能娶得胖女人;只要有錢,大夥就繼續替小吳編夢。錢,象徵了現實跟環境,一個追求物質生活的年代,如同胖女人一開口就提了五萬元,結婚的前提不再是愛而是錢;如同19次的相親跟破車廂,幸福不是找到的就是撿來的。當生活條件越來越明確,人心卻越來越無依無靠,像是小吳第一次沒法工作而回家:早上才出門
,晚上回去的地方已不再是她的棲所,連最後等待父親的地方都沒有了,她奪門而出,站在夜晚的大馬路上任車子從她身邊呼嘯而過,她的未來跟夜一樣漆黑,心和路上的車流一樣不知去向,這時伸出手的,是一個根本說不上熟的人,卻也只能跟著走。與其對比的,是第二次在大馬路上的場景:一個好天氣,兩人一起走著,人來人往的背景卻顯得他們的突出,因為當時老趙和小吳都朝著自己的幸福目標邁進,不用在意也不需理會週遭的環境。在大馬路上小吳摸著老趙的一幕深深烙印在大家心裡,兩人的笑容跟真誠,傳達了快樂就是這麼單純沒有負擔,用心就能感受一切。
一開始的"幸福時光小屋",一個遭廢棄的車廂,卻成了老趙為了能夠結個婚所寄託的希望。費了心思整頓好的地方,好似帶來了一線光明,卻在沒過多久就很諷刺地在兩人面前被吊走了。一個本來被丟棄的東西,將它撿來當做一點依靠,都會被人奪走。好像說著,幸福如果只是隨意找個依靠,很快就會失去,不是真的屬於自己的,永遠都是不可靠的。同樣被奪走的,還有吳穎曾經握在手中的冰淇淋,不過不同的是,這不是找來的,這是別人施捨的。當她因為老趙的出現而從胖女人手中得到這個冰淇淋,透露著不可置信的抓住了某種幸福,然而又再度很快的被奪走,換來的仍舊是不屑的對待。這跟她後來想用賺來的錢買個冰淇淋吃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即使最後得到的只是一根冰棍.但是卻能夠好好的品嘗,快樂的享受。這部片最常著墨的點,即在於此:從別人施捨給予來的幸福,總是不夠真實也無法安穩,冰淇淋、工作、玫瑰、按摩室、牛皮紙、老趙寫的信,一件一件都是謊言,雖是為了爭取幸福而撒的謊,但是到頭來,沒有一樣能夠實踐本來為了幸福而被創造的目的。或著該說,沒有一樣能夠保護那些短暫的幸福,將其維持下去。
在故事的最後,連老趙的性命,都將被車禍奪去,那封為了給這個毫無血緣的女兒一個希望而寫下的信,都來不及唸給小吳聽,一直撒謊和圓謊的他,始終沒有圓一個夢。好似說著,謊言終究無法讓自己幸福,也無法帶給別人幸福。而在同時,知道真實的小吳在思考後,卻決定了離開,一直用心感受的女孩,收到的不是謊言,而是溫暖,帶著大家的心意(牛皮紙),勇敢跨出了往自己幸福的第一步。象徵了幸福還是要自己去追求,體會到這個事實的人,決心出發,只要有了目標,路就可以由自己創造,不用畏懼。
四、心得:
我們在渡過這段「幸福時光」裡,得到了什麼幸福?
幸福,這種大家總是掛在嘴邊的詞語,我們也許能在一對相依偎的男女口中聽到,也許能在一個才剛飽餐一頓的人口中聽到,也許能在一個疲累整天後泡個熱水澡的人口中聽到...。快樂和滿足的時候,我們相信自己很幸福,這點根本不用懷疑,然而幸福只有在這種時候能夠抓住嗎?影片帶領我們看到的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一群人,用心的經營著一段謊言.卻意外的感受了幸福和鼓勵了一個女孩成長。
在這個追求物慾的年代,人們努力用腦思考卻不用心體會,漸漸地忘記感動跟付出,忘記努力跟堅持,而幸福就變成抓不到、留不住的幻影。為了生活,有人總是撒謊和圓謊,有人總是期望又失望,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好似它怎樣都不可能被擁有。而這段故事,卻點出了:幸福其實早在這些追求的過程中誕生。感受到的人,會用心去保護維持,沒感受到的,只能繼續汲汲營營的尋找著。然後錯過再錯過,0直到有天已經無力追尋,一切都無法挽回,才去感嘆自己的無知。
其實幸福本來就不限制於時空,甜美的過去、滿足的現在、期待的未來,都充滿著幸福。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和相信的真實,就是能為自己帶來幸福的源頭,在這段追求的過程中永遠都有喜怒哀樂,因為痛苦和難過就放棄的人,總是會和幸福擦身而過。現在的人總是有太多選擇,多到可以隨時放棄理想的堅持,不斷拿一切無謂的東西塞滿自己空虛的靈魂,也不敢再踏出步伐追逐自己的渴望。然後總會在某天發現,這種空虛永遠不能填滿,因為幸福不可能是撿到的。真誠的對待週遭每個人;認真的渡過現在這一刻,才是掌握幸福的途徑
劇中近似狂想的推演,雖然總是令人覺得可笑,但在其背後,透露的都是無奈跟哀傷。謊言一個接著一個被創造出來,為的就是追求認為會有幸福的未來,也為了維持以為是幸福的現在。然而對於老趙和朋友們的付出,的確製造了那段曾經的幸福,即使像是冰淇淋一般短暫的擁有,但等待吳穎的,卻不再是無法違抗的命運,而是勇於開創的未來,這段曾經也不會是無法品嘗的甜蜜,它將溫暖這些人的心,成為吳穎接下來孤身努力追求夢想的一股力量。
<一>基本資料
姓名: 張藝謀
出生地:陝西西安
生日:1951年11月14日
畢業學院:北京電影學院
張藝謀影視作品: 1984《一個和八個》
1984《黃土地》
1986《紅高粱》
1988《代號“美洲豹”》
1990《菊豆》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秋菊打官司》
1994《活著》
1996《有話好好說》
1999《我的父親母親》
2000《幸福時光》
2002《英雄》
2003《十面埋伏》
2005《千裡走單騎》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尚未上映)
<二>是熱情還是天才!?
張藝謀小時家境並不好,更由於父親的關係,在文革時期遭人歧視,生活的十分困苦,他曾下鄉做農,也在工廠做過苦工!在這期間,他吃苦耐勞,存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機,他帶著這台相機上山下海,將他所走過的山山水水攝進自己的鏡頭中,他在悄悄的等待機會的到來……。
一九七八年,機會終於來了,張藝謀帶著自己的攝影作品到北京電影學院的考場應試,老師們對他的作品讚不絕口,再加上他寫了封言辭懇切的信給當時的文化部長,終於得以超過標準的年齡進入北京電影學院。
儘管張藝謀在進入大學之前完全不懂電影,但是憑著其驚人天賦以及執著的個性,在攝影系,他的作品幾乎成了「標新立異」的象徵,當時藝術科的老師說:「張藝謀的東西是動感情又動腦筋的。」對於一個從小不曾接觸過藝術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莫非張藝謀是天才?李爾葳在介紹張藝謀的一書中有這麼一段話:「『藝術家』不是天才,至少張藝謀從不認為他是天才。他只是,只是有著這麼一份對於電影藝術的堅持與執著,一顆螫伏在樸實面貌下的狂熱心靈-是『熱情』」
<三>平常人平常心
張藝謀曾說:「有人稱我為『怪傑』、『得獎專業戶』,其實是應了中國一句古話,叫『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一旦人的能力和機遇碰在一起,就能連續打響,但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不變!」
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得知,儘管張藝謀得獎無數,名聲享譽國際,但他仍是深信平常心平常人才是做人最基本的狀態,把自己當成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就什麼事情也做不好,無論做什麼事,如果對於自己的現狀感到滿足,就會停滯不前。況且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老是順的。一定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有各種各樣後悔的事情,沒有平常心,就不可能化解,就不能泰然處之!也就是因為張藝謀有這種正確的態度,才能使他在現代的中國導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四>江郎才盡!?
張藝謀堪稱影壇「福將」。他作為攝影師的影片首先在西方電影節上為大陸電影贏得了若干攝影獎;而他作為導演的處女作《紅高粱》則一舉奪得金熊獎。之後,他主演的影片《老井》(導演吳天民,一九八七年)在東京電影節上為他贏得了最佳男主角獎。一九九零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在風靡歐州的同時,獲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開中國電影入圍、角逐奧斯卡之先例。一九九一年,他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再獲奧斯卡提名,並于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銀獅獎。一九九二年,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再度入圍威尼斯,並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歐州再次為張藝謀振動、喝彩,評論界甚或在狂喜中盛譽:張藝謀拯救了威尼斯電影節。
上述幾部張藝謀所導的影片,無不深受中國及國外的影評和觀眾的喜愛,但兩千年所執導的《幸福時光》卻飽受中國影評的抨擊,不但國內票房不甚理想,甚至有人認為張藝謀已是「江郎才盡」,連《幸福時光》原作小說作者莫言也斷言:「也許原作中的幽默刺激了張藝謀創作的欲望,使他衝動的開始拍攝電影,但是他肯定拍攝了一半就發現自己選錯了!」《幸福時光》真的有這麼糟?其實我並不這麼認為!或許這部片比起之前張藝謀所導的電影多了些商業的氣息,但觀眾仍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具有意義的內涵,包括「該對社會下層人士多些關懷」和「幸福的定義」,同時,這部電影也充分表達了張藝謀對社會的責任感及人文精神!張藝謀的電影有著一份「激情」-它存在於自然、生活,直指你我的內心深處。無須仰賴好萊鎢的特效處理,無須製造煽動情感的挑逗,只需用我們最真誠的「心」來體會。我相信每個人看完了《幸福時光》這部電影都會因劇中的情節而眼眶泛紅,因為張藝謀已成功的用這部片將他的「激情」傳達給每位觀眾。
二、劇情大綱:
主角是一名為老趙的退休工人,他一直想要結婚,但總是遭遇挫折,後來經過了媒人的介紹,認識了胖女人。孰料胖女人居然一口氣就跟老趙要了五萬人民幣來作結婚的籌備金,老趙為了一圓自己的夢想,只好編了個謊言並答允短期內一定辦到。為了掙錢,老趙的徒弟想了個法子,將工廠後山的廢棄公車整理一番,作為情侶的休憩地,並取名為「幸福時光小屋」。
老趙為了討好胖女人,便三天兩頭就帶著玫瑰花往胖女人的家裡跑,而胖女人的家 裡有著一位前夫所遺留下來的盲女-吳穎。吳穎並非胖女人所生,且胖女人已和吳穎之父離婚,故胖女人認為吳穎是個白吃白喝的累贅,便要求老趙將吳穎帶去「幸福時光小屋」做雜工。誰料,正當老趙好不容易將吳穎帶往後山時,「幸福時光小屋」竟要被吊走了!帶吳穎回胖女人的家時,卻又發現那兒已無吳穎的容身之處,看著孤苦無依的吳穎,老趙為了不讓謊言被拆穿,只好和往日工廠的老同事一起將工廠佈置成一間假的按摩室,並假裝給吳穎一份工作,希望她能快樂!就在經濟難以支撐,謊言快要被拆穿之時,老趙卻發現胖女人早已知道他的謊言,並背著他和另一位男人結婚,老趙也在當晚出車禍而命危,而吳穎在推知實情後,因為不想給老趙等人負擔,毅然決然的獨自離開...。
三、劇中涵意:
劇中一直探討的,幸福是什麼?一個平凡光棍和一個遭棄盲女,怎麼實踐他們的幸福?影片裡陸續出現的各種物件和景象所代表的涵義為何?本段將以這個方向來探討。
本片的角色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汲汲營營,為的就是一己之利。老吳拼命找個伴、胖女人招搖撞騙、小吳忍耐的等待、其他朋友的力求自保,都只是在追著自己相信的目標,相信這樣做就會幸福的目標,這無關道德也無關對錯,只出於純粹的慾望跟信念,而現實總會不時的成為阻礙。只要有錢,老趙就能娶得胖女人;只要有錢,大夥就繼續替小吳編夢。錢,象徵了現實跟環境,一個追求物質生活的年代,如同胖女人一開口就提了五萬元,結婚的前提不再是愛而是錢;如同19次的相親跟破車廂,幸福不是找到的就是撿來的。當生活條件越來越明確,人心卻越來越無依無靠,像是小吳第一次沒法工作而回家:早上才出門
,晚上回去的地方已不再是她的棲所,連最後等待父親的地方都沒有了,她奪門而出,站在夜晚的大馬路上任車子從她身邊呼嘯而過,她的未來跟夜一樣漆黑,心和路上的車流一樣不知去向,這時伸出手的,是一個根本說不上熟的人,卻也只能跟著走。與其對比的,是第二次在大馬路上的場景:一個好天氣,兩人一起走著,人來人往的背景卻顯得他們的突出,因為當時老趙和小吳都朝著自己的幸福目標邁進,不用在意也不需理會週遭的環境。在大馬路上小吳摸著老趙的一幕深深烙印在大家心裡,兩人的笑容跟真誠,傳達了快樂就是這麼單純沒有負擔,用心就能感受一切。
一開始的"幸福時光小屋",一個遭廢棄的車廂,卻成了老趙為了能夠結個婚所寄託的希望。費了心思整頓好的地方,好似帶來了一線光明,卻在沒過多久就很諷刺地在兩人面前被吊走了。一個本來被丟棄的東西,將它撿來當做一點依靠,都會被人奪走。好像說著,幸福如果只是隨意找個依靠,很快就會失去,不是真的屬於自己的,永遠都是不可靠的。同樣被奪走的,還有吳穎曾經握在手中的冰淇淋,不過不同的是,這不是找來的,這是別人施捨的。當她因為老趙的出現而從胖女人手中得到這個冰淇淋,透露著不可置信的抓住了某種幸福,然而又再度很快的被奪走,換來的仍舊是不屑的對待。這跟她後來想用賺來的錢買個冰淇淋吃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即使最後得到的只是一根冰棍.但是卻能夠好好的品嘗,快樂的享受。這部片最常著墨的點,即在於此:從別人施捨給予來的幸福,總是不夠真實也無法安穩,冰淇淋、工作、玫瑰、按摩室、牛皮紙、老趙寫的信,一件一件都是謊言,雖是為了爭取幸福而撒的謊,但是到頭來,沒有一樣能夠實踐本來為了幸福而被創造的目的。或著該說,沒有一樣能夠保護那些短暫的幸福,將其維持下去。
在故事的最後,連老趙的性命,都將被車禍奪去,那封為了給這個毫無血緣的女兒一個希望而寫下的信,都來不及唸給小吳聽,一直撒謊和圓謊的他,始終沒有圓一個夢。好似說著,謊言終究無法讓自己幸福,也無法帶給別人幸福。而在同時,知道真實的小吳在思考後,卻決定了離開,一直用心感受的女孩,收到的不是謊言,而是溫暖,帶著大家的心意(牛皮紙),勇敢跨出了往自己幸福的第一步。象徵了幸福還是要自己去追求,體會到這個事實的人,決心出發,只要有了目標,路就可以由自己創造,不用畏懼。
四、心得:
我們在渡過這段「幸福時光」裡,得到了什麼幸福?
幸福,這種大家總是掛在嘴邊的詞語,我們也許能在一對相依偎的男女口中聽到,也許能在一個才剛飽餐一頓的人口中聽到,也許能在一個疲累整天後泡個熱水澡的人口中聽到...。快樂和滿足的時候,我們相信自己很幸福,這點根本不用懷疑,然而幸福只有在這種時候能夠抓住嗎?影片帶領我們看到的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一群人,用心的經營著一段謊言.卻意外的感受了幸福和鼓勵了一個女孩成長。
在這個追求物慾的年代,人們努力用腦思考卻不用心體會,漸漸地忘記感動跟付出,忘記努力跟堅持,而幸福就變成抓不到、留不住的幻影。為了生活,有人總是撒謊和圓謊,有人總是期望又失望,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好似它怎樣都不可能被擁有。而這段故事,卻點出了:幸福其實早在這些追求的過程中誕生。感受到的人,會用心去保護維持,沒感受到的,只能繼續汲汲營營的尋找著。然後錯過再錯過,0直到有天已經無力追尋,一切都無法挽回,才去感嘆自己的無知。
其實幸福本來就不限制於時空,甜美的過去、滿足的現在、期待的未來,都充滿著幸福。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和相信的真實,就是能為自己帶來幸福的源頭,在這段追求的過程中永遠都有喜怒哀樂,因為痛苦和難過就放棄的人,總是會和幸福擦身而過。現在的人總是有太多選擇,多到可以隨時放棄理想的堅持,不斷拿一切無謂的東西塞滿自己空虛的靈魂,也不敢再踏出步伐追逐自己的渴望。然後總會在某天發現,這種空虛永遠不能填滿,因為幸福不可能是撿到的。真誠的對待週遭每個人;認真的渡過現在這一刻,才是掌握幸福的途徑
劇中近似狂想的推演,雖然總是令人覺得可笑,但在其背後,透露的都是無奈跟哀傷。謊言一個接著一個被創造出來,為的就是追求認為會有幸福的未來,也為了維持以為是幸福的現在。然而對於老趙和朋友們的付出,的確製造了那段曾經的幸福,即使像是冰淇淋一般短暫的擁有,但等待吳穎的,卻不再是無法違抗的命運,而是勇於開創的未來,這段曾經也不會是無法品嘗的甜蜜,它將溫暖這些人的心,成為吳穎接下來孤身努力追求夢想的一股力量。
這是一齣城市低層階級小市民的狂想曲→新桃花源記
張導以喜劇的方式包裝悲劇,讓電影在小市民的嬉笑動作中傳達了某種被社會遺棄的悲情。
1電影人物都是社會底層被遺棄與在人生處境中面臨匱乏缺欠的小市民:一群下崗失業的中年人、一個被後母遺棄的盲女、一個想要尋找溫暖的家而相親了十八次的孤寡中年、一個被前夫騙走了五千元而充滿不安全感的胖女人等等。為甚麼導演做這樣的人物設計?(注意:在這裡的關鍵詞是”遺棄”)
2電影中被廢棄的公車被整理成”幸福時光小站”是這齣電影非常關鍵性的象徵,請問它是指涉甚麼?為何張導要做這樣的安排?它對”幸福時光”做何解說?
3.善意的謊言與惡意的真話,這語言符號所形成的意義指向,在電影中給予怎樣的思考?
4.電影結尾處:錄音機的留言與信上的文字的朗讀,形成了語言與語言在空中交會,它到底要傳達怎樣的含義?
5.何謂幸福?怎樣才叫做幸福時光?(嘗試回歸到自我的生命去做辯知)
還有許多問題,同學可以從電影中思考,然後準備在第一組員口頭報告後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