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18:46:54辛金順老師
第一組報告:郁達夫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
一、作者生平簡介
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1896年12月7日生。父郁士賢曾為塾師兼中醫,後在富陽縣衙當小職員。郁達夫3歲喪父,家道衰貧。7歲開始在家鄉受啟蒙教育,繼到嘉興、杭州等地求學。1913年即隨長兄郁華赴日本學習,192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郁達夫從少年時代起就愛讀小說、戲曲,對中國古典詩文和小說戲曲有濃厚興趣,在日本留學期間又廣泛涉獵了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燻陶。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愛國熱忱,也養成了憂傷、憤世、過敏而近於病態的心理。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同時創作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1923年又完成第2本小說集《蔦蘿集》。兩部小說的出版,震驚了國內文壇。在此期間,他參加了《創造》季刊、《創造周刊》、《創造日》的編輯工作,並先後在安慶政法學校、北京大學任教,1925年又到武昌師範大學文科教課。1928年 6月,郁達夫與魯迅合編《奔流》月刊,又主編《大眾文藝》,並與錢杏邨一起為中國革命濟難會編輯文藝性半月刊《白華》3月,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初又加入宋慶齡、蔡元培主持的民權保障同盟。在蔣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懾下,同年4月他舉家由上海移居杭州,過著流連山水的隱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現消沉。1936年 2月,就任福建省參議兼公報室主任。隨著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郁達夫又振作起來,重新投入時代的洪流,1936年冬應日本各社團及學校之聘去東京講學,向日本朝野人士力陳侵華之非計﹔並專程探望亡命日本已近10年的郭沫若。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郁達夫奔赴武漢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1938年末,由於國內政治氣氛的逐漸逆轉及家庭發生變故,客居南洋,在新加坡任《星州日報》副刊編輯,並任《華僑周報》主編,在海外堅持進行抗戰宣傳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加華僑文化界的抗日工作。日軍逼近新加坡後,撤退到荷屬小島石叻班讓,後又輾轉到蘇門答臘的巴爺公務,在該地以辦酒廠為掩護,化名趙廉隱居下來。不久為佔領印尼的日軍脅迫,到武吉丁宜日本憲兵部當翻譯約達7、8個月之久。在此期間,他暗中幫助和營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華僑,獲悉了日本憲兵部許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後,在9月17日被日本憲兵部秘密殺害於武吉丁宜近郊荒野中。
二、認識作者
要讀懂郁達夫小說中的人物,首先必須了解這個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先驅,他的人生性格和經歷。
郁氏是五四時期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在當時眾多知識份子在考察西方文學後,決定將中國文學追隨西方的腳步而將之帶入寫實主義的風潮時,郁氏卻發表了西方文學正當高潮的現代主義小說,而引起學界一片譁然。其中最重要的主因是郁氏受盧梭和日本受盧梭影響而流行於世紀初的「私小說」影響,大量的使用了「自剖」、意識流的「內在獨白」等的方式,來描述小說中主角的性慾、頹廢和浪漫。再者,也因他曾引述過法國作家法朗士的名言:「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使的更多的人認為這必是他的人生自的投影,而對他的作品嗤之以鼻,然而他作品的唯美、頹廢、浪漫和寫實,以及所塑造出能獲得讀者認同的人物的小說藝術能力,是不可否認的。
魯迅曾經說過:「達夫先生我見過好幾面,談過好幾回,只覺他簡穩和平。」然而在郁達夫生前所留下來的,相當數量的日記中,情慾的流露和種種違拗社會道德的行為,可能會令人無法對他產生好感。但讓我們在此先撇開個人的行為,從小說人物創作觀點的角度來看,他是成功的。
胡愈之先生也曾對郁氏做過這樣的評價:「他的偉大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天才的詩人,一個文人主義者,也是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他的文學活動貫穿了民初時期的重要革命:他始終仰慕光明,卻沒有真正勇氣參加革命;他不斷地追求,結果卻往往是失望,甚至頹唐。他的生活和創作都因此包含著深刻的矛盾,甚至有人如此的看他,說他是「大時代中板蕩的絕望,轉向為官能的墮落,之間充滿猶豫,想要提升振作而終歸於無效、騷動與不安」,然而不論是或不是,我們再這裡不參與筆戰,只需要對郁氏有個粗淺的了解即可。(可再參考課本對郁達夫介紹)
四、內容大綱
從「我」因為生活困頓說起。因為遷移了幾次居所,而和貧民窟中的二妹成為了室友,於是有了互動,進而從陌生戒懼到相互憐惜。而在這段期間中,「我」和二妹比起來看似無所事事,卻也零碎的從事一些翻譯的工作;也因天氣的變化,改變了一開始的生活作息,始的原本不是很好的健康狀況有了起色,然而晚出早歸卻讓二妹起了芥蒂。在一次成功獲得稿費的情況下,在許久不曾出門的白天補充了一些東西,希望和二妹一起分享。也因為這天的疲倦和二妹恰巧的加班晚歸,而有了冰釋的機會,卻也因而受情而苦、感受到自己的卑微而苦。於是在思緒混亂的情況下,最後又踏入的春風沉醉的晚上……
三、本篇小說讀後報告兼人物解析
在<春風沉醉的晚上>一文中,主角以第一人稱「我」,既是敘述者也是小說中的主角。而作者也在這個「我」上投入了自己的影子,抒發自己的感受;而小說中唯一另一明顯描述的二妹,雖然看似和作著本身無關,卻帶有作者批判自己頹廢的情緒色彩,這或許跟作者過去的人生經歷相關。郁氏過去留下來的日記中,不乏對自己墮落的後悔和批判,但最後卻又回歸如阮籍、劉玲等竹林七賢那種「放浪形骸之外」的處事態度。這些性格都可以在本篇小說明顯的看出來(如最後部分的「想了許多凌亂斷續的思想……仍復吹熄了蠟燭,走出外面去散步。」)
一九二三年至二四年間,此時的郁達夫正經歷著五四退潮後年輕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失落、經濟和婚戀的痛苦。輾轉奔波的生活加上工人運動日益高漲的客觀形勢,促進了郁氏對下層人民的了解。因此在此篇小說中,作者所希望表達的是:知識份子和工人,在當時社會同在社會底層,卻有著相同的命運和遭遇;且希望由關注下層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來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剝削社會下層的高層社會(資本家),表達了對被壓迫的勞動者的深切同情(由二妹對工廠的憤恨來訴說-像是她向「我」表達對工場管理人的不滿、督促「我」不要抽工廠的煙-來表達此一關懷)。而「我」的生活環境,每況愈下-從靜安寺路南陰暗的小房間,到馬廳附近的棧房,再到白渡北岸的貧民窟裡-傳達了已是非常刻苦的生活環境,卻又越來越困頓的窘境;也由白天在大街上遊晃所發生的事,訴說了「我」的卑微。因此,作者後來也認為「多少也帶一點社會主義的色彩」。
這篇小說中也由描述小說中的「我」和二妹的交往的各階段(從開始的疑懼、戒備,到接著的信賴、同情,然後又轉為懷疑責備,到最後的消除誤會-從單純的友情跳脫到另一個在精神上互相依賴的關係),來歌頌知識份子和工人的真摯友誼。然而二妹的在逆境中的堅韌意志和反抗精神,卻和「我」這個知識份子的墮落、軟弱及灰色頹廢形成明顯的對比;但「我」也由和二妹互動中的感動而有了向上的動力,並透過「我」的心理描述來表達對於溫情、關懷的渴望。
在寫作技巧方面,大量運用「現代主義」的郁氏小說中,不乏意識流小說中所用的「內在獨白」,(或有人說是「留有弗洛伊德心裡分析痕跡的自剖」。)例如小說結尾時的「你現在莫再作孽了……你現在是沒有愛人的資格阿!」「這女孩子真是可憐……終於找不到。」「自殺!我有勇氣,早就幹了……足證我的志氣還沒有消磨殆盡哩!」等都是。而郁氏常用的表現主義中的「幻境」也可以在此篇中找到,例如取了錢後在大街上「聽聽四面的同蜂衙似的嘈雜……一時也覺得是身到了大羅天上……」。
當然,景物的陰暗色彩,也具有象徵的意味。其中「幾日來我那獨有的世界……蒸的人頭昏欲暈……就要使我變的半狂」令人聯想是否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混亂而感到狂亂,因而在隱射用來靜靜思考、自剖自己的時間-「春風沉醉的晚上」-即使是做一些「漫無涯涘的空想」,在身心上也才能如小說中的「我」一樣「漸漸的回復起來」;而「天上罩滿了灰白色的薄雲,同腐爛的屍體似的沉沉的蓋在那裡」令人想起社會的黑暗腐爛;「雲層破處也能看的出一兩點星來……好像有無限的哀愁蘊藏的樣子」則有看的見遠處的希望,卻不能馬上達成、把握的無限哀愁與徬徨,讓陰暗色調的整篇小說,因為這一點希望而和代表著無限美好的篇名-「春風沉醉的晚上」-有了呼應。
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1896年12月7日生。父郁士賢曾為塾師兼中醫,後在富陽縣衙當小職員。郁達夫3歲喪父,家道衰貧。7歲開始在家鄉受啟蒙教育,繼到嘉興、杭州等地求學。1913年即隨長兄郁華赴日本學習,192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郁達夫從少年時代起就愛讀小說、戲曲,對中國古典詩文和小說戲曲有濃厚興趣,在日本留學期間又廣泛涉獵了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燻陶。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愛國熱忱,也養成了憂傷、憤世、過敏而近於病態的心理。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同時創作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1923年又完成第2本小說集《蔦蘿集》。兩部小說的出版,震驚了國內文壇。在此期間,他參加了《創造》季刊、《創造周刊》、《創造日》的編輯工作,並先後在安慶政法學校、北京大學任教,1925年又到武昌師範大學文科教課。1928年 6月,郁達夫與魯迅合編《奔流》月刊,又主編《大眾文藝》,並與錢杏邨一起為中國革命濟難會編輯文藝性半月刊《白華》3月,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初又加入宋慶齡、蔡元培主持的民權保障同盟。在蔣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懾下,同年4月他舉家由上海移居杭州,過著流連山水的隱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現消沉。1936年 2月,就任福建省參議兼公報室主任。隨著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郁達夫又振作起來,重新投入時代的洪流,1936年冬應日本各社團及學校之聘去東京講學,向日本朝野人士力陳侵華之非計﹔並專程探望亡命日本已近10年的郭沫若。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郁達夫奔赴武漢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1938年末,由於國內政治氣氛的逐漸逆轉及家庭發生變故,客居南洋,在新加坡任《星州日報》副刊編輯,並任《華僑周報》主編,在海外堅持進行抗戰宣傳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加華僑文化界的抗日工作。日軍逼近新加坡後,撤退到荷屬小島石叻班讓,後又輾轉到蘇門答臘的巴爺公務,在該地以辦酒廠為掩護,化名趙廉隱居下來。不久為佔領印尼的日軍脅迫,到武吉丁宜日本憲兵部當翻譯約達7、8個月之久。在此期間,他暗中幫助和營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華僑,獲悉了日本憲兵部許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後,在9月17日被日本憲兵部秘密殺害於武吉丁宜近郊荒野中。
二、認識作者
要讀懂郁達夫小說中的人物,首先必須了解這個在中國現代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先驅,他的人生性格和經歷。
郁氏是五四時期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在當時眾多知識份子在考察西方文學後,決定將中國文學追隨西方的腳步而將之帶入寫實主義的風潮時,郁氏卻發表了西方文學正當高潮的現代主義小說,而引起學界一片譁然。其中最重要的主因是郁氏受盧梭和日本受盧梭影響而流行於世紀初的「私小說」影響,大量的使用了「自剖」、意識流的「內在獨白」等的方式,來描述小說中主角的性慾、頹廢和浪漫。再者,也因他曾引述過法國作家法朗士的名言:「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使的更多的人認為這必是他的人生自的投影,而對他的作品嗤之以鼻,然而他作品的唯美、頹廢、浪漫和寫實,以及所塑造出能獲得讀者認同的人物的小說藝術能力,是不可否認的。
魯迅曾經說過:「達夫先生我見過好幾面,談過好幾回,只覺他簡穩和平。」然而在郁達夫生前所留下來的,相當數量的日記中,情慾的流露和種種違拗社會道德的行為,可能會令人無法對他產生好感。但讓我們在此先撇開個人的行為,從小說人物創作觀點的角度來看,他是成功的。
胡愈之先生也曾對郁氏做過這樣的評價:「他的偉大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天才的詩人,一個文人主義者,也是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他的文學活動貫穿了民初時期的重要革命:他始終仰慕光明,卻沒有真正勇氣參加革命;他不斷地追求,結果卻往往是失望,甚至頹唐。他的生活和創作都因此包含著深刻的矛盾,甚至有人如此的看他,說他是「大時代中板蕩的絕望,轉向為官能的墮落,之間充滿猶豫,想要提升振作而終歸於無效、騷動與不安」,然而不論是或不是,我們再這裡不參與筆戰,只需要對郁氏有個粗淺的了解即可。(可再參考課本對郁達夫介紹)
四、內容大綱
從「我」因為生活困頓說起。因為遷移了幾次居所,而和貧民窟中的二妹成為了室友,於是有了互動,進而從陌生戒懼到相互憐惜。而在這段期間中,「我」和二妹比起來看似無所事事,卻也零碎的從事一些翻譯的工作;也因天氣的變化,改變了一開始的生活作息,始的原本不是很好的健康狀況有了起色,然而晚出早歸卻讓二妹起了芥蒂。在一次成功獲得稿費的情況下,在許久不曾出門的白天補充了一些東西,希望和二妹一起分享。也因為這天的疲倦和二妹恰巧的加班晚歸,而有了冰釋的機會,卻也因而受情而苦、感受到自己的卑微而苦。於是在思緒混亂的情況下,最後又踏入的春風沉醉的晚上……
三、本篇小說讀後報告兼人物解析
在<春風沉醉的晚上>一文中,主角以第一人稱「我」,既是敘述者也是小說中的主角。而作者也在這個「我」上投入了自己的影子,抒發自己的感受;而小說中唯一另一明顯描述的二妹,雖然看似和作著本身無關,卻帶有作者批判自己頹廢的情緒色彩,這或許跟作者過去的人生經歷相關。郁氏過去留下來的日記中,不乏對自己墮落的後悔和批判,但最後卻又回歸如阮籍、劉玲等竹林七賢那種「放浪形骸之外」的處事態度。這些性格都可以在本篇小說明顯的看出來(如最後部分的「想了許多凌亂斷續的思想……仍復吹熄了蠟燭,走出外面去散步。」)
一九二三年至二四年間,此時的郁達夫正經歷著五四退潮後年輕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失落、經濟和婚戀的痛苦。輾轉奔波的生活加上工人運動日益高漲的客觀形勢,促進了郁氏對下層人民的了解。因此在此篇小說中,作者所希望表達的是:知識份子和工人,在當時社會同在社會底層,卻有著相同的命運和遭遇;且希望由關注下層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來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剝削社會下層的高層社會(資本家),表達了對被壓迫的勞動者的深切同情(由二妹對工廠的憤恨來訴說-像是她向「我」表達對工場管理人的不滿、督促「我」不要抽工廠的煙-來表達此一關懷)。而「我」的生活環境,每況愈下-從靜安寺路南陰暗的小房間,到馬廳附近的棧房,再到白渡北岸的貧民窟裡-傳達了已是非常刻苦的生活環境,卻又越來越困頓的窘境;也由白天在大街上遊晃所發生的事,訴說了「我」的卑微。因此,作者後來也認為「多少也帶一點社會主義的色彩」。
這篇小說中也由描述小說中的「我」和二妹的交往的各階段(從開始的疑懼、戒備,到接著的信賴、同情,然後又轉為懷疑責備,到最後的消除誤會-從單純的友情跳脫到另一個在精神上互相依賴的關係),來歌頌知識份子和工人的真摯友誼。然而二妹的在逆境中的堅韌意志和反抗精神,卻和「我」這個知識份子的墮落、軟弱及灰色頹廢形成明顯的對比;但「我」也由和二妹互動中的感動而有了向上的動力,並透過「我」的心理描述來表達對於溫情、關懷的渴望。
在寫作技巧方面,大量運用「現代主義」的郁氏小說中,不乏意識流小說中所用的「內在獨白」,(或有人說是「留有弗洛伊德心裡分析痕跡的自剖」。)例如小說結尾時的「你現在莫再作孽了……你現在是沒有愛人的資格阿!」「這女孩子真是可憐……終於找不到。」「自殺!我有勇氣,早就幹了……足證我的志氣還沒有消磨殆盡哩!」等都是。而郁氏常用的表現主義中的「幻境」也可以在此篇中找到,例如取了錢後在大街上「聽聽四面的同蜂衙似的嘈雜……一時也覺得是身到了大羅天上……」。
當然,景物的陰暗色彩,也具有象徵的意味。其中「幾日來我那獨有的世界……蒸的人頭昏欲暈……就要使我變的半狂」令人聯想是否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的混亂而感到狂亂,因而在隱射用來靜靜思考、自剖自己的時間-「春風沉醉的晚上」-即使是做一些「漫無涯涘的空想」,在身心上也才能如小說中的「我」一樣「漸漸的回復起來」;而「天上罩滿了灰白色的薄雲,同腐爛的屍體似的沉沉的蓋在那裡」令人想起社會的黑暗腐爛;「雲層破處也能看的出一兩點星來……好像有無限的哀愁蘊藏的樣子」則有看的見遠處的希望,卻不能馬上達成、把握的無限哀愁與徬徨,讓陰暗色調的整篇小說,因為這一點希望而和代表著無限美好的篇名-「春風沉醉的晚上」-有了呼應。
辛金順老師
2006-10-22 16:45:30
老師將第一組修改過的報告重新貼在板上
可以看出他們已針在此所提出的問題
以及口頭報告時老師所問的一些問題做出了修改
因此這次的報告也比之前交上來完整多了
很好!
495420005
2006-10-18 22:01:32
1.缺少作家簡介是因為認為在老師書中已有提及,所以再這裡只是對作者的人生性格再做一個描述,以讓同學能知道哪些可能會是作者投射自己的地方。若老師認為有再寫一遍的必要,我們會在交完整報告時會再一並加寫上。
2.a部分未詳提,會再加強
b部分在6.7段有提及,但並未舉例,這部份會再 加強
3.此部份會再加強
4.結尾的部份再最後一段有提及,至於和小說篇名的關係會再做加強
老師好....
偶也粉欣賞郁先生.口不口以推介下”離亂雜詩”呀?.....狠期待說~~
一個女學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