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1 19:21:18辛金順老師

第二組報告:沈從文小說"蕭蕭"(希望同學上課前先讀完這篇小說)

第二組報告:蕭蕭(上課當天,每位同學請帶小說來,老師會針對小說問問題)


報告組員:潘暐晨、張譽齡、洪瑄薇


[作者基本資料] 


邊城文魄 - 沈從文 1902/12/28 - 1988/5/10(從士兵到名作家,從邊城走向世界的天才)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沈從文寫鄉野傳奇,本身亦是一則傳奇,其傳奇來自外在大環境的壓力故也更曲折,在湘西出生軍人家庭,有苗族血統,祖母是苗人,小時上過私塾,逃學因喜看外面那本大書。生長背景〝漢苗雜處,漢人欺壓…〞,讓他有鄉下人的自卑,當二十歲到北京時,響往的都市文明讓他自卑感更深,但他認為鄉下人有城市人認為的野蠻,也有城市人所做不到的文明。但1923年尋至北京,欲入大學而不成,窘困中開始用“休芸芸”這一筆名進行創作。至三十年代起他開始用小說構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邊城》、《長河》等。他以“鄉下人”的主體視角審視當時城鄉對峙的現狀,批判現代文明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所顯露出的丑陋,這種與新文學主將們相悖反的觀念大大豐富了現代小說的表現範圍。 沈從文一生創作的結集約有80多部,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沈從文是多產作家,曾因現實生活所需而寫,作品良莠不齊。然而只有小學文憑當不成學生後來竟當上北京大學教授。1949年後面對政治迫害,精神崩潰曾自殺九次,未成,被北大革職派至歷史博物館邊文物目錄。1972年,西方開始研究沈的文章,1985年接受雜誌專訪時提到自己〝廁所掃得特好〞然而文革的影響正如他對孩子說過的〝恐懼將伴隨我終生〞如此沉重害怕的他如何還能寫出充滿詩意的〝邊城〞?

[代表作品]
描寫湘西鄉俗民風鮮明生活樣式:鴨子、蜜柑、旅店等...
小說:蕭蕭、牛、柏子
作品集: 石子船、虎雛、月下小景、八駿圖等
中篇小說: 邊城
散文: 湘西
長篇小說: 長河
專著: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文壇風格]
其小說以故鄉湘西茶峒為背景-漢苗土家族雜處充滿草莽、浪漫、殺戮、溫柔,有知識份子-農夫,城市人-鄉下人,誠實、勇氣-官僚欺壓..等雖有衝突卻也和諧的勾勒出一幅幅湘西風俗畫。而以軍隊、土匪、農夫、知識分子、官僚、淑女…為題材-是沈從文寫得最好的,也最熟悉的,有意的寫化外之民,以湘西鄉下人為主角,寫當地風土民情、文化背景,是道地的鄉土文學。沈從文是「自修而成為作家的異數,從邊城走向 世界的天才」沈從文開始創作時取材側重於寫我的家鄉 ,寫沅水流域,寫它流經的城市、碼頭、及所留下的 人事景物,他企圖能有散文詩的效果。從作品到理論,沈從文後來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鄉村生命形式的美麗,以及與它的對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結構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本于自然,回歸自然的哲學。“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創作要負載的內容。

[重要事蹟]
1924年沈從文的作品最早載於「晨報副刊」接著又在「現代評論」、「小說月報」上得到發表 
1928年與胡也頻、丁玲相繼來到上海,曾共同創辦「紅黑」雜誌。這時的作品結集為「鴨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寫的湘西鄉俗民風和鮮明的生活樣式,引起人們的注目。「蕭蕭」、「牛」、「柏子」、「阿麗思中國漫遊奇境記」顯示了他早期小說成功的鄉土抒寫和歷史文化思考。
至抗戰前,出版了二十多本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雛」、「月下小景」、「八駿圖」等,還有「從文小說習作選」重要選本。  
1934年左右,是他創作生命的高峰期。那時他已寫下了中篇小說《邊城》,那是沈從文「湘西世界」的第一傑作。當然在這之後還有散文「湘西」、長篇小說「長河」(第1卷)。、《湘行散記》等
1948年被迫轉業,放棄文學,從事文物工作。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研究中國古代服飾和物質文化史。   
1949年後,他被迫轉業,放棄文學,長期從事文物工作。先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研究中國古代服飾和物質文化史。
1981年出版了歷時15年寫成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專著。
1983年沈從文患了腦血栓,造成左身癱瘓。
1985年6月,中央組織部發文,規定按部長級待遇解決沈從文的工資、住房等問題。
畫家黃永玉說:“表叔在臨終前兩?年,得到黨和政府的認真關注,給了他一套寬大的房子,並且配備了一部汽車和一位司機。遺憾的是太晚了。
1985年12月9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發表長篇訪問記,祝賀他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周年。
1986年10月,沈從文幾百萬字的小說、散文合集《鳳凰》,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同年,電影《湘女蕭蕭》在法國和西班牙電影節上分獲“金熊獎”和“唐吉訶德獎”。
1988年5月10日下午五時十分,沈從文因心臟病猝發,在家中病逝,走完了他八十六年的生命歷程。
http://www.books.com.tw/authshad/congwen.htm


[文章內容]

1. 鄉村的童養媳文化與丈夫出場

這個十二歲的女孩,生長在種田的村子裡,出嫁就是從這家到那家,他不懂得為這種婚姻煩惱,在抱抱丈夫做做染事中慢慢成長,她的成長過程是原生的,自然的成長。湘西鄉下大童養媳,根據當地的風俗,那一帶的女子十三四歲出嫁,抱養三、四歲丈夫,十多年後圓房。她沒有自由其實沒有人是自由的!他的丈夫也是三歲就有老婆了 ,其實是保母吧!大家都跟外界不一樣 ,但是他們跟自己一樣,若是無知可能是最幸福的。但是自以為很了解的我們同情可憐他的無知。


2. 夏夜乘涼,祖父戲說女學生─鄉人凝視下的女學生

這個祖父常常提到女學生,剛才有提到女學生不怕男人,反正有委屈就去打官司,蕭蕭反而覺得當女學生不錯啊,有自由。祖父思想已固定,從她的眼睛看到的女學生不準確,有太多的誤解和醜化。〈隨然沒有人是對的〉從她的夢知道蕭蕭有多想要他心中的自由,它應該是有點知道外面的世界,有不同的生出現在他的腦海,他想要跳脫或是飛奔任何一種角色,因為她不知道哪個最有利最好,她找不到新的聲音,因外界的雜音太多,她太單純了她不知道雜音本就會如此多。鄉人因為風俗的不同
,以自己社區觀點與鄉土意識對女學生所象徵的「外來文化」介入的一種態度,其情形,大致是「憧憬」「羨慕」「模糊不定」「誤解」「好奇」等多種情緒的組合。


3. 秋收摘瓜,花狗的引誘

在文中花狗不斷的以如此寫實又帶有性暗示的歌詞,從小說人物唱出,確實有些濫情感傷。有了一定的渲染效果,而可以從他的歌詞中明顯知道,她和花狗這段的戀情卻是她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下產生的,知道是不合法的還做,可她有多心動啊!花狗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 居然跑了!真不是人呀!他跑的了一時卻跑不了一世的,記憶不會消失,當你心煩時會再出現的。



4. 蕭蕭的懷孕,潛逃、沉潭、發賣

因著花狗的誘惑,雖然變成婦人,但蕭蕭並不是因為失去了貞操而痛悔,鄉下那抽象的道德觀念不使她恐懼。有了孩子,具體的身體變化才是使她害怕的原因,蕭蕭也不是笨蛋,她也明白這是不可被接受的過錯,他那越來越大的肚子成為無可否認的罪證,花狗的不負責任,對她曾經的承諾,轉眼成空。她想要逃離,她想跟花狗一樣逃離這裏,於是她收拾東西想離開,卻被發現了,這便是這篇小說的轉折點,在村裡人都知道事實以後,面對傳統的思想,法制,會如何演變。

  蕭蕭此刻要面對的是禮法制度。出了這樣的事情,自然家裡是又生氣,又流淚,又罵人,不過作者添了一句有意思的話:“各按本分亂下去。”好象生氣流淚罵人也都是應盡的義務,盡完便也算了。而給蕭蕭的懲罰,依法十分嚴厲:,伯父不忍將蕭蕭沉潭,而發賣也找不到人家,蕭蕭就又住下了,丈夫跟她還是如同姐弟一般。家人對她好,住到生了一個兒子,“照規矩吃蒸雞同江米酒補血,燒紙謝神”。
  對於婚姻,蕭蕭以天然的人性來對抗,以于禮法,家人以纯樸的天性來對抗。這些對立,都是不自覺的,非自發性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這些力量看上去是弱小而偶然,但是卻隱藏在這些種田的村莊裡。
然而,作者是將矛盾都淡化,在衝突的弱化情節中,他也寫了残酷的現實與制度。


5. 生男孩被恕並在十年後與小丈夫圓房生下次子為大兒子娶童養媳
蕭蕭在與禮法制度的衝突中,终因家人的消極執行,也有驚無險順利渡過。在人性與制度的對抗中,作者寫的是人性的勝利。作者特別強調的是「生男孩」在這分面確實是當時社會的一種悲哀。假若蕭蕭生的是女孩,那他會不會就落到所謂“沉潭”或“發賣”? 蕭蕭的命運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她彷彿是幸運的,可她的一生只能服從外在力量的擺布,不能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的自主的權力,她的命運一直都被別人所操作,她的命運不像是屬於她自己。她的一生,有著無知與麻木。甚至到了最後作者並沒有讓蕭蕭脫離這無盡的悲哀,最後蕭蕭只能對著自己的兒子說「看看,女學生也來了!明天長大,我們討個女學生媳婦!」將自己自由的希望放在女學生身上,但是還是脫離不開,從小根深柢固的觀念。讓這作品在這充滿矛盾性的一個話中劃下句點。



[閱讀心得]

童養媳在早期農莊好像很盛行,女兒生了不值錢,早早脫手賣出去比較好,造就了無數老妻少夫,許多不幸福的婚姻。蕭蕭跟小丈夫差了九歲,幼年的同居,並沒有為她們的感情加溫,反而讓蕭蕭有想接觸到新世界的念頭,像是對”女學生”有憧憬,還有一些無可避免掉的情慾。 工人花狗就看準了這點,一步一步引誘她落入陷阱,先是開導她那方面的事,又信誓旦旦的說絕不辜負,然而,事情卻像最壞那邊發展。 這種事也不是只有早期才發生,至今仍有許多相同的事件層出不窮,出事了就推卸責任,避不見面,很要不得。到後面孩子的事被發現的時候,村裡的人處理態度可以發現,有種迷信,還有女人的命很卑微,做錯事幾乎只有死路一條,不然就是轉送出去,像貨品一樣,還有村人看到西化學生的反應,只覺得是一場笑話,她們所做的事都是不三不四,並時時以這個開蕭蕭的玩笑。蕭蕭發現肚子裡有生命時,所使用的方法,如喝冷河水,吃香灰等等都有迷信存在。最後,故事結局不算壞,那種包容接納心,顯示村人雖然傳統迷信,但不代表冷血無情,慢慢的就忘卻掉那種錯誤,重新接受了她,連小丈夫都可以容忍這年輕時的犯錯,鄉下人那種大剌剌個性展露無疑。蕭蕭在做童養媳後,那種對生命的期待,熱情,勇於追求新面貌,不怕挑戰,使我們感動,並且應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