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07 22:50:52叢林
北庄老厝【觀察】
關山德高往海端的路上,鼎東客運北庄招呼站牌附近的巷子底,一座堅固的紅瓦三合院宅第矗立在一片竹林之前,如果從公路上匆匆經過,老宅就像桃花源般不易被人發現。然而當你走近時,會被這座早期的農村建築所吸引。關山有太多的日式房子,像如此完整典型的老臺灣建築不多,也是縱谷裡僅見,屋主人是關山的前鎮長彭盛煥先生。
屋前一堵圍牆,圍牆內一塊曬穀場,三合院的正廳與兩側的護龍將曬穀場圍著,號稱為「五龍下山」前鎮長的兒子如此形容老宅。正廳的門楣上方書有「隴西堂」的堂號,隴西是李姓與彭姓的堂號,正廳有七個房間,兩側護龍各有四個房間。屋頂原是「燕尾」式建築,然而曾受到颱風的侵襲,將屋後的大樹吹倒,大樹壓到屋頂將一側的燕尾給毀壞,再順勢滑到另一側將另一燕尾也給擊落。後來稍加整修,即變成如今所見的「馬背」式建築了。原來房子的型式是仿老家所建,彭氏的老家原在楊梅,大約在日據末期,老鎮長的父親與叔父來到德高北庄開墾,等到穩定之後,才將家人從楊梅接來,當家人接來後.即著手興建房子。
房子在當年建造時可是一件大事,磚塊是在山里燒製的,因為開墾著一大片的田地,家裡養著許多水牛,農閒時牽到山里去幫忙,讓水牛踩踏泥土,使磚塊能燒得更結實。燒成後的磚塊以牛車運至嘉豐上火車,再載運至海端,然後以牛車將磚塊接送回北庄。而木料大致取自前鎮長的叔父所開的鋸木場,當時木料的來源,大多是來自今池上橋下的合法漂流木,如正廳的大門即是漂流木所製造的。五十年過去了,兩扇門絲毫沒有毀損的痕跡。
如今,北庄老宅依然佇立著,看著歲月的流逝,在現代建築的潮流中,老宅依舊散發著它的生命力。1997
屋前一堵圍牆,圍牆內一塊曬穀場,三合院的正廳與兩側的護龍將曬穀場圍著,號稱為「五龍下山」前鎮長的兒子如此形容老宅。正廳的門楣上方書有「隴西堂」的堂號,隴西是李姓與彭姓的堂號,正廳有七個房間,兩側護龍各有四個房間。屋頂原是「燕尾」式建築,然而曾受到颱風的侵襲,將屋後的大樹吹倒,大樹壓到屋頂將一側的燕尾給毀壞,再順勢滑到另一側將另一燕尾也給擊落。後來稍加整修,即變成如今所見的「馬背」式建築了。原來房子的型式是仿老家所建,彭氏的老家原在楊梅,大約在日據末期,老鎮長的父親與叔父來到德高北庄開墾,等到穩定之後,才將家人從楊梅接來,當家人接來後.即著手興建房子。
房子在當年建造時可是一件大事,磚塊是在山里燒製的,因為開墾著一大片的田地,家裡養著許多水牛,農閒時牽到山里去幫忙,讓水牛踩踏泥土,使磚塊能燒得更結實。燒成後的磚塊以牛車運至嘉豐上火車,再載運至海端,然後以牛車將磚塊接送回北庄。而木料大致取自前鎮長的叔父所開的鋸木場,當時木料的來源,大多是來自今池上橋下的合法漂流木,如正廳的大門即是漂流木所製造的。五十年過去了,兩扇門絲毫沒有毀損的痕跡。
如今,北庄老宅依然佇立著,看著歲月的流逝,在現代建築的潮流中,老宅依舊散發著它的生命力。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