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7 11:23:18叢林

考古關中【觀察】

前言
本文寫于1997春天,內文係以當時時空背景描寫,或與現代實際狀況有所出入;照片為掃描校刊雜誌圖片,原照片收藏于校方。
-------------------------------------------------------------------
關山國中,是在政府將義務教育延申為九年政策下成立的,至今已二十九年。二十九年其實不算短,學校裡的建設經過前輩的蓽路藍縷,到現在成為美輪美奐的校園,這其間辛苦,是值得後輩晚生所緬懷的。

民國五十六年之前,學校原址是一片從清領、日據、光復以來的墳場,而這也是許多國中校地的取得方式。原先的墳墓皆遷到現今的新公墓裡,再經過推平整地,由現任本校的文書組長林弘山先生所測量監工。在還未動工之前,工程用的材料都放置在現今車棚樟樹下,這個地方,當時有一座「有應公廟」,所謂「有應公廟」就是當時無主遺骸的安息地。而為了夜間建材不致被偷,當時林組長晚上都睡在現今一孝教室前樟樹下臨時搭蓋的工寮裡,可見得當時工程的辛苦。
學校校舍的動工,不是一次完成所有的建築,而是分批的蓋成。五十六年五月動工時,還曾發動各里居民來做勞動服務,砍除校園裡的雜草。首先動工的是現今的北面大樓與總務處,在教室未完成前,學校一年級新生共五個班借關山國小教室上課,直到五十七年底才回到學校裡來。五十八年接著是蓋現今的理化教室、音樂教室、校長室、訓導處,五十九年時是蓋中間大樓(照片一),六十年再蓋現今教務處、導師室與樓上的會議室與圖書室等,從第三屆運動會的照片裡(照片二)可以發現到學校的結構已大致完成。接著是蓋工藝教室、
南面大樓(照片三)、美術教室。
學校裡最後動工的是活動中心,將來的各種典禮都可在這舉行。同學們現今入學時的新生訓練皆在車棚裡,以前的學生也是在相同的場地(照片四),當時的學生頭戴西部牛仔式的童軍大盤帽,身穿卡其上衣,頗有另一番風味。畢業典禮,最近都是借用關山工商的活動中心舉行,然而當年的畢業典禮都是在現已廢棄的中華大戲院裡舉行(照片五),同學可以從當時的布幕裡黑松汽水的廣告來想像當年克難的情景。
綠草如茵的操場,是後來重新整建植上草皮的成果,跑道上也鋪上紅磚土,讓學生盡情奔馳。而剛創校時的操場,據第一屆的學生所形容,幾乎天天要做勞動服務撿除石頭,在翻動石頭之際,也常常撿到先人的骨頭,好奇大膽的學生常會拿起來把玩,最後這些遺骸都是由鎮公所送往新公墓的納骨塔裡存放。由於當時學校裡的廁所尚未興建完成,於是在操場上挖了兩個大洞,一男一女,周圍再以茅草圍起,當時的簡易廁所是沒有屋頂的,每逢下雨就會讓同學顯得格外辛苦。
樟樹,是關中的標幟,僅管有掃不完的落葉,卻是所有關中人的回憶。當年墳場上的樟樹多得不計其數,為了蓋教室,樟樹大多砍除,能留下的就留下,現在所見的即是當年剩下的樟樹。原先學校裡的樟樹為十棵,現在的樟樹有八棵,少掉的這兩棵就位於司令台旁(照片六),現存的照片裡,因拍攝的角度,只能看見一棵。這兩棵樹靠得非常近,童軍課常用繩索綁成雙索吊橋來上課。後來於民過國六十四、五年間,在一次強烈颱風來襲的晚上倒了。樟樹其實不容易吹倒,尤其是好幾十年的老樹,原來是操場經過整地,地表向下挖,造成樹根裸露,而在強風中不堪一擊,也只能讓人在照片中追憶了。

走過從前,關中的景物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漂亮的火燄木與椰林大道,魚池柳樹迎風招展,雖然關中的學生來來去去,教師換了又換,然而留存在關中的是永遠的熱情與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