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6 22:10:12叢林
相逢‧185【鐵道】
相逢在冬日暖洋洋的微風裡,德馬就要拉著重車穿越一八五縣道回到大響營農場,看柵老伯揮著紅旗放下柵欄,我在旁邊等著小火車的通過。屏東人稱這裡為沿山公路,縣道沿著大山與平原交界前進,馬路兩旁的蔗園地種滿成排的樹苗,當局的造林政策將會讓這裡綠樹成林,大漢山下花開絢麗,只是小火車等不到穿越落英繽紛的絕妙山景。
這裡是糖運路線的終點,然而卻是浸水營古道的起點,這裡叫做石頭營,鐵軌緊臨著通往山區部落的道路,小火車從大響營一路爬坡而來,在石頭營前嘎然而止。百餘年前,清廷以石頭為營,屯軍在此,護衛著行旅的往來,三條崙官道直達後山巴塱衛。日據後,重修清官道,稱為浸水營越嶺道,要到後山的旅人從水底寮一路而來,石頭營之後就要進入山區,歸化門社、七佳社、力里社就在山裡頭。從清朝開始,要進到後山傳播福音的傳道人以及受漢人壓迫準備東遷的馬卡道平埔族,循著古道在此揮別前山的記憶,一段為生存而奮鬥的旅程就要展開。
古道依舊,只是湮沒在山林裡,蔗園無際,蟄伏於大山下的伏流水藉由幫浦衝向雲端,滋潤著甜甜的屏東平原。八六年來到南部山區服務,這裡成了工作必須經常出入的地方,與道路平行鏽痕斑斑的軌道是最初與最深刻的印象,充滿歲月痕跡的鐵軌,承載著多少年來甜蜜的回憶。九二年一月,我服務的學校跑到七佳舉行校務會議,會後由擔任此地民意代表的家長會長主持餐會,只是我心中掛念著待會要到石頭營的小火車。終於,我放棄山地美食,獨自一人跑到路口等小火車,平原上,遠方小火車正悠閒的奔馳而來。
古道上的人聲已遠,古道上的族群爭鬥故事已煙消雲散,小火車終於走入歷史,只剩石頭營的聖蹟亭依然挺立在大山下,見證一段屏東平原開發的事蹟。
照片說明:小火車穿越185縣道要回到大響營。
這裡是糖運路線的終點,然而卻是浸水營古道的起點,這裡叫做石頭營,鐵軌緊臨著通往山區部落的道路,小火車從大響營一路爬坡而來,在石頭營前嘎然而止。百餘年前,清廷以石頭為營,屯軍在此,護衛著行旅的往來,三條崙官道直達後山巴塱衛。日據後,重修清官道,稱為浸水營越嶺道,要到後山的旅人從水底寮一路而來,石頭營之後就要進入山區,歸化門社、七佳社、力里社就在山裡頭。從清朝開始,要進到後山傳播福音的傳道人以及受漢人壓迫準備東遷的馬卡道平埔族,循著古道在此揮別前山的記憶,一段為生存而奮鬥的旅程就要展開。
古道依舊,只是湮沒在山林裡,蔗園無際,蟄伏於大山下的伏流水藉由幫浦衝向雲端,滋潤著甜甜的屏東平原。八六年來到南部山區服務,這裡成了工作必須經常出入的地方,與道路平行鏽痕斑斑的軌道是最初與最深刻的印象,充滿歲月痕跡的鐵軌,承載著多少年來甜蜜的回憶。九二年一月,我服務的學校跑到七佳舉行校務會議,會後由擔任此地民意代表的家長會長主持餐會,只是我心中掛念著待會要到石頭營的小火車。終於,我放棄山地美食,獨自一人跑到路口等小火車,平原上,遠方小火車正悠閒的奔馳而來。
古道上的人聲已遠,古道上的族群爭鬥故事已煙消雲散,小火車終於走入歷史,只剩石頭營的聖蹟亭依然挺立在大山下,見證一段屏東平原開發的事蹟。
照片說明:小火車穿越185縣道要回到大響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