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9 23:30:14叢林

出草台車線【鐵道】

【改寫本台2002.11.28里壠軌跡】
多年前來到玉里河東地區的迪階觀音山教會,教會的老牧師送了一本自撰的「迪階觀音山教會早期五十年史」,裡頭記載了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從清末到日據、從前山到後山,歷經艱難來傳道的史詩,其中許多台車線的敘述引起了我的注意。而後從更多文獻中,陸續讀到後山早期台車線上的故事,更從浩瀚書海中找到一些老照片,終於能一睹九十多年前後山台車線上的風光。當一九一四年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二世牧師,翻越了中央山脈到後山來醫療宣教,從卑南搭乘人力台車往北,一路顛頗,沿途吃盡苦頭,但旅程中拍了不少照片,其中一張拍下了咾吧咾吧簡陋的台車站,另一張是日本警察在迪階台車線上押車的情形,清晰的影像,彷彿時光倒流,回到了九十年前。

這裡的出草,是真正拿刀拿槍拚個你死我活的族群故事,這是一個發生在後山原住民部落間的故事,一段鐵道上悲壯慘烈的往事。很久很久以前,當時的軌道上還是押車夫手推台車行走其間,蒸氣火車不久後才會出現,故事要從關山地區的台車線上開始說起。

明治四十三年(1910),後山地區軌道開始營運,營業區段從里壟至卑南。營業的方式是由押車夫推著台車行走在軌道上,加上運送此地出產的蔗糖、樟腦、木材,稻米等,使得台車線上行旅絡繹不絕。台車線沿路各站,分別為卑南、馬蘭、兵舍前、北絲鬮、咾吧咾吧、新七腳川、里壟等站,次年全線暢通,北至花蓮港海岸,南至台東海岸。

台車的經營,最初是由總督府鐵道部直營,而後才改為民間接手。在鐵道部官辦時期,押車夫的工作是辛苦而且薪資微薄,因此幾乎無人願意擔任此項工作,於是日本官方強徵阿美族與卑南族原住民來擔任押車夫。從里壟到卑南,台車線通過許多布農族的勢力範圍,加上各族群之間原本早就存在的新仇舊恨,例如明治四十五年(1912)六月,阿美族人開槍射殺布農族人。同年九月,里壟庄民襲擊拔六頭社加典的布農族。同年十月,南勢阿美新七腳川社和布農人反目成仇形同水火,族群之間發生了多次衝突出草尋仇事件,因此出草的惡習仍舊在日本人的強力禁止下發生,而首當其衝的是如同苦力般的押車夫,台車線沿路成了復仇的殺戮戰場,各族群展開你死我活的爭鬥,軌道上淌著鮮血訴說著這一段悲慘的歷史。

到了大正二年(1913),部落之間的仇殺更是此起彼落,雖然經過當地駐在所警察的調停,情勢依舊緊張。後來由新七腳川社(鹿野新豐)阿美族人擔任押車夫時,因情勢緊張,每台車配有臺銃一挺,子彈若干,以保障押車夫的生命安全,但押車夫仍屢屢被布農族殺害,因而引起阿美族人的怨恨與不滿,甚至不願再擔任押車夫,一度造成台車線交通的中斷。此外,與卑南族呂家社(卑南利嘉)有姻親關係的大巴六九社(卑南泰安)的二名押車夫在里壟一帶的台車線上遭到布農人的襲殺,於是呂家社壯丁二十三人趁被徵調押台車之便,在里壟地區棄台車不顧,攜帶槍枝襲擊新武路社(海端新武),馘首三人,台車線交通為之中斷。四天後,規模更大的報復行動展開,三十五名呂家社的押車夫,半夜集體從位於里壟的宿舍中脫逃,潛到山中的暇末社(海端鄉山麓一帶)準備進行報復,但因各社早有了防備而無法得逞,二天後,這些台車夫才回到宿舍。

台車線上的腥風血雨,中央山脈上的布農族趁著地利之便對送上門的卑南族大巴六九社及阿美族擺仔擺社、新七腳川社等押車夫展開無情的攻擊,不禁令我想起多年前,一位海端鄉加拿村布農族朋友的媽媽曾提起:「年幼時,晚上睡覺經常會被吵雜的聲音驚醒,父親已經提著一顆人頭回來放在床前,閉上眼睛,恐怖的景相總是令人無法成眠。」後來日本官方從北絲鬮(初鹿)到里壟沿著山麓拉起通電的鐵絲網,並增加警力與重兵,這股出草的氣焰才被壓制下來,而台車線也逐漸要進入窄軌的蒸氣火車另一階段了。

在往後興建鐵路的過程裡,當地的原住民仍舊付出相當大的心力,而所換得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薄酬。值得一提的是通車後鐵道部對原住民搭車給予特別的優惠,當時的車廂分為二等和三等,而原住民搭車給予三等車資的半價優惠,主要是對原住民長達十七年參與興建鐵道的辛苦給予回報,在每班列車加掛原住民專用車廂。

如今搭乘這一段鐵路,你可以閉目想像,軌道上當年新七腳川社的阿美族以台車做掩護與中央山脈的布農族互相駁火,驍勇剽悍的呂家社卑南族押車夫大膽的尋仇行動,族群之間的爭鬥已隨著歲月遠去,這些軌道上的事蹟誰還能記得?

後記:部分內容參考文獻所寫,改寫於94/元,此圖為我請兩位學生賈伊並和巴魯所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