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2 11:27:40禎、珊、仙

華沙新劇團《阿波隆尼亞》

 

這齣戲的劇本結構跨越經典與當代,從古希臘悲劇到二十世紀

納粹大屠殺,希臘悲劇作家尤里比底斯的《阿格斯提斯》、埃斯

庫羅斯的《奧瑞斯提亞》以及波蘭女記者漢娜.克勞的《阿波隆

尼亞》與泰戈爾等人的作品,圍繞在人性的黑暗面與殘忍歷史上,

極具震撼,舞台上多媒體影像不斷穿梭,死亡、血腥、暴力大量

出現,大膽挑戰觀眾的感官視覺,讓人屏息難安。

 

演出時間:2011/02/19~2011/02/20 (沒看錯,只有兩場喔)

波蘭語發音,中文字幕

演出長度為上半場150分鐘,中場休息30分鐘,下半場90分鐘

(真ㄉ很長......)

 

 

演前導聆

《阿波隆尼亞》讓觀者自己尋找解答蒙太奇的手法

讓瓦里科夫斯基確立了他自身創作上「自由」,

從文本建構到場面調度都細心地安排每一份符號所

能帶給觀眾的意義,進而提問了許多人類共同的質

疑;權利、仇恨、性別、情感、死亡與生命。而人

在追求這所有一切時的犧牲奉獻又將帶來了什麼?

是於團體之間被盲目的操弄,還是自我神化的追求?

導演瓦里科夫斯基主要將文本建構為二大部分;第一

部分先以泰戈爾筆下人物阿瑪勒(Amal)為故事的序曲。

阿瑪勒是一位因病而無法遠行的小孩,被舅母以

「這世界是我們無法跨越」的謊言來澆熄他的希望,

再由希臘神話阿德美特(Admète)、阿爾賽斯特

(Alceste)與悲劇角色阿卡曼農(Agamemnon)、

克麗泰梅絲特拉(Clytemnestre)為主要的人物情節

來闡述複雜人性間的愛恨情仇。

第二部分以現代波蘭作家安娜.卡兒(Hanna Krall)

根據史實改編的小說,描述一位被發現藏匿廿五名

猶太小孩的女性阿波隆妮亞(Apolonia),逃往自己

的父親家躲藏,後來被納粹發現,納粹在一場審問中

問她父親是否願意以自己的生命來為女兒的行為負責

,因父親的拒絕,阿波隆妮亞死於納粹的槍下。接著

再以南非作家約翰.馬克斯維爾.科慈(John Maxwell

 Coetzee)小說中的虛構人物伊莉莎白.科斯特洛

(Elizabeth Costello)開啟了一場關於猶太人問題的錯

誤與痛苦的討論會。

在情節發展之中還穿插了由安徒生、2006法國文學獎

美法籍作家喬納唐.李德爾(Jonathan Littell)的文學

作品、與波蘭作曲家安德烈.切可夫斯基(Andrzej

Czajkowski)所寫的詩篇,作為於劇中的演說台詞。

這樣大量的作品整合,導演運用每部作品中人物所帶

來的意涵,使每一段的場景除了劇情的發展之外,都

有獨特的指涉意義與圍繞最主要的質疑(一切的犧牲

奉獻後又將帶來了什麼),讓觀眾可以緊扣著意涵氛

圍,再由演員的演出帶動戲劇動作,雖然在多元符號

的交雜之下,仍能在整體主旨中隨著每段場景的情節

觀看。然而,上述的文本處理必定是配合場面調度整

體運作。

在整體的場面調度上,導演刻意讓真實與戲劇幻覺不

斷交替並置;演員的演出,人偶代人的演出,攝影者

的介入,當下攝影影像的播放,於場景之外的影像,

舞台上搖滾樂器的放置,樂手的演奏歌唱等……都透

過巧妙的節奏安排與流暢的執行下,時而分開、時而

同步,將觀眾帶進不同層次的時空感之中。透過多媒

材的運用調度,而取得整體的一致化,如同千年前希

臘悲劇演出的現代形式,讓我們不再以跨領域的思維

來看待,也同時看出當代劇場更突破以往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