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0 20:15:27蔡蟳

蔡卯生家族



清乾隆中葉時期,蔡卯生的開台祖世璉公與我的先祖世銅公,堂兄弟兩人都從大陸福建的晉江縣古山鄉來台,入居台中清水開墾。當時的清水原為平埔族牛罵社(Guma)的屬域,雍正末年,漢人向其購地耕作建有「牛罵新庄」的村莊,乾隆中葉形成街肆,台灣府誌載為「牛罵街」,漢人的聚落也因位於牛罵社的入口處,故稱「牛罵頭街」。因本地位處大肚山台地的西北麓,剛好有一斷層線經過,並湧出豐富的泉水,名稱「埤也口泉」的此泉水質清淨甘甜,居民日常用水也多依賴此水,大正九年(1920年)日本政府將地名改為「清水」。

蔡卯生一系的曾祖先蔡八來公,從事往來大陸、台灣、南洋之間的海運貿易事業,出口台灣特產的稻米、樟腦,進口台灣需要的布匹等。當時橫行海上的海盜,只要看到掛有蔡家旗幟的船隻,都得退避三分不敢掠奪,可見蔡家在海上的勢力有多麼龐大。他們的船隊「源順號」的實力,由地方的一則諺語可以得到佐證---「錢在源順、吃在日春」意思是若缺錢,往「源順」借就有,肚子餓,到「日春」吃即可(日春布行的老闆非常好客,廟會時廣開流水席,縱使不認識的人,只要往椅子上一坐,必獲熱情的招待)。

1897年英國梅甘霧牧師到清水傳教佈道後,清水成為台中海線地區最早設立的教會,1917年蔡卯生的堂哥蔡介和長老倡募興建會堂,建有牛罵頭基督教會。蔡介和的長子孟鑫由於教會的緣故,在尋常小學校畢業後留學日本,進入到同志社中學就讀,大正七年(1918年)考入京都府立醫學專門學校,畢業後又在該校內科研修兩年。返台曾在故鄉隔壁的鄉鎮沙鹿開業,也到台南長老教體系的「新樓醫院」奉職,以及擔任過船醫。昭和初期,舉家遷往花蓮的玉里,擔任「公醫」的醫師職務,是眾人推崇的良醫,曾當選過花蓮縣的參議員及玉里鎮的鎮長,後在花蓮市開設更生醫院。他的兒子即是史丹福大學著名的物理學者蔡永賜教授,也在同志社中學就讀過(昭20,1945年)。

新樓醫院是英國長老教會牧師馬雅各,在1865年來台時設立的台灣第一所現代化醫學醫院;台南校友顏春芳、春和的父親顏振聲醫師,擔任過此醫院的院長,高雄的校友許寸金(同中、同大預科、東京醫學專門學校畢業)也曾在此醫院服務過。公醫制度,是協助總督處理行政工作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1898年---1906年在任)一手倡導的。日本據台初期,醫學校的畢業生在工作以前,派遣分發各地實習,後期才改為派駐醫療單位的公職駐院醫師制度。

由於兄長開創了一條升學的管道,他的二弟仲舉、四弟美楚也都是循著這條留學的途徑,先後到同中就讀。仲舉在大正八年(1919年)從同志社中學畢業,再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大阪帝大工學部的前身),返台在台灣南部的教會事工,後來移民巴西。美楚自同中考入早稻田大學,擔任過花蓮玉里信用組合(玉里農會)的組合長(理事長)。

蔡江寅、蔡卯生與蔡孟鑫為叔姪輩,孟鑫長叔叔們二十餘歲。「源順派」的江寅和卯生為同父異母兄弟,他們的父親不僅是大地主,更率先經營地方金融,創辦牛罵頭信用組合(清水農會的前身)。庶子的江寅後來出嗣叔父的「源益順派」延續香脈,他自公學校畢業後,考入台灣士紳捐錢興建的台中一中,蔡家也是台中一中建校主要的贊助者。他留學日本,先入同志社中學再入同志社大學。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出任清水鎮農會首屆常務理事,四十五年(1956年)起連任該會四屆總幹事。為人敦厚謙和,熱心地方服務的他,自台中縣議會成立起,就連續當選縣議員八屆達二十六年之久,在第七屆的時候,更獲得全體議員一致的推舉,以全票四十六票膺選為議長,創下地方選舉史上難得一見的紀錄。另外,他在推動台中縣的體育活動,以及音樂活動等,都有卓著的貢獻,曾任體育會會長多年,而且自掏腰包成立口風琴樂隊,對於地方的諸多建樹,深受民眾的好評。

嫡子蔡卯生的求學路徑,與兄長蔡江寅稍微不同的是,從台中一中畢業後沒有經過同中,直接考入同志社大學讀了兩年的預科,再進入法學部本科就讀。三年可以讀完的本科學業,可是讀到兩年半,因生母撤守人寰,父親又已英年早逝,急忙返台奔喪之後,諾大的家業更需要他來管理,學業因此中斷了。

台灣光復後,蔡卯生在地方父老的敦促下,出馬競選由民意代表投票選舉出的第二屆清水鎮長;及新縣制改制後的第一屆至第三屆的普選鎮長,共擔任了四任將近十二年的鎮長。鎮長的生涯裡,他還應台中海線選民的推薦,出馬角逐過第一屆公民普選的台中縣長選舉。當時規定,須獲得半數的選票才算當選,第一輪無人過關,名列第二名的他改支持台中一中的同學林鶴年(東洋音樂大學畢業,該校後更名為東京音樂大學),因為有他的票源轉移,林才當選第一任的台中縣長。蔡卯生從鎮長的職務退了下來之後,當選過大甲農田水利會的會長,是名重一方的地方大老。

蔡家由農人、商人、一躍成為政治世家,在台中縣政治圈的「紅派」具有舉足輕重的份量,除了他們祖先敏於商業投資之外,對於子女的教育投資亦是如此,故而個個能成大器。校友詹瑞琦與蔡卯生為大學法學部同學,每當問到筆者是清水人氏時,都會提及在同大時期與蔡的一些趣事,也聊到曾多次到清水蔡家找同學的一些回憶。校友會的陳會長知道我與清水的蔡家為宗親,會務交接時,還特別送給了我一張蔡卯生開立的支票,這是繳交校友會會費的支票,時間久遠的緣故,忘了入存後來改用現金替繳。這張沒有兌現的老舊支票,印證了同志社就讀過的校友,是如何的心繫、愛護母校的那份濃情綿意了。

蔡家執掌事業的清水農會,位於清水主要幹道的中山路邊,新的建築物門口配以青銅雕塑,極具優雅藝術氣息;以及贊助成立的長老教會教堂,位於中山路岔出的中興街旁,在中部大地震後,經過數次的改建修理,但仍保留基督教一般樸實無華的教堂形式。

在清水的蔡氏宗親裡另外還有一位蔡謀榜,他由同志社中學(昭6)升入法政大學,返台後從事實業投資,是地方上的賢達人士。

無論清水或者京都,都是屬於我的「心靈故鄉」,禿筆涸墨地穿梭時間和空間,記述並思念這些同志社學長們的人、事、物,特別覺得有著甘美的味道,彷如「埤也口泉」和「清水寺」的泉水,潺湲流過我的心田。
蔡宛容 2017-01-09 19:09:42

蔡克丞先生:您好
請問,令尊那輩是否還有回臺中祭祖呢?
我們這一分支也有一家庭在我爺爺那代搬離清水定居臺北,也聽說,因為老人家已往生,聯繫上造成影響,親戚是說,幾乎斷了音訊
每年清明,都想要聯繫,卻苦無方法,近年因土地開發問題,年代較近的祖墳準備遷移,所以親戚們有聯繫過台北,但聽說,依然無音訊

而大墓那邊,我們這代沒有去過,我很希望在嫁人之前能夠到祖墳上個香祭拜。

私心希望能在這裡,找到尋根的方向

(悄悄話) 2017-01-09 18:45:20
蔡蟳 2016-03-03 22:58:48

蔡先生:您好
非常感謝您的來函,小時候我曾住過清水,目前人住在新竹.
其實我們都是從中國大陸晉江石獅市的古山村渡海來台的.
很希望有機會與您交流,請用e-mail隨時與我聯繫都可.e-mail:carawayseed71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