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老師第二次團督會議 2013.10.23(三)
輔導老師第二次團督會議 2013.10.23(三)
A、觀念
1.
角色轉化:作為輔導老師,當你進入一對一的情境,須扮演助人、陪伴的角色,而非平日身為導師之教導、勸誡者。
2.
見證而非改變:不要急於看到孩子行為的進步,當人可以被見證,生命便能有所轉變。
B、體驗活動
一、模仿對方步伐,交替觀察十分鐘。
※學員分享:
1.
手和腳各有細微動作,容易顧此失彼。
2.
因為處於被觀察的位置,因此會不自然。
3.
有位學員表示他的夥伴很幸運,因為前一陣子他腳傷略跛,如若那種狀況,模仿的人可就累囉!
4.
左腳、右腳的行進規律讓他回想起當兵的日子。
5.
有兩位女老師對夥伴原本就熟悉,風格也相近,然而一旦進入模仿,才發覺TEMPO還是不一致,跟不上對方的節奏。
6.
其中一組有一位準媽媽,扶腰和緩慢讓模仿者感受到孕婦對胎兒的呵護,而準媽媽則感受到夥伴為了她的安全,特意放慢速度的體貼。
7.
◎我們這一組:
首先混到禮堂去,尋找曾瞥見的鋼琴,但當時門上鎖,無緣親炙。走進發現牆角有一台毀損的,台上角落有一架,連絨布都沒蓋上塞在角落,試彈了一下,音色頗響亮,惟恐影響環境安寧而作罷!
接著根本就是併肩聊天,擺明在混還被老師逮住糾正,但發表時還是有得掰---
我:由於我的夥伴對於「被觀察」十分侷促,因此我藉由聊天突破心房聲東擊西!
發覺他走路時會以手護腰,原因是昔日的英挺身材如今已略有小腹!還會邊走
邊前拍後拍的擊掌!OK(顯示掰不下去了!)
夥伴:啊!我果然被設計了!回憶教書之初,有女老師用台語形容我走路婀娜多
姿,因此想到有人要觀察我走路就很尷尬!再來我與夥伴不同性別,相互
模仿會錯亂……(ㄠ得更硬!)
※
老師總結:這是一種同理心的體驗,當你做對方的動作,才可以揣摩他的具
體感受,有人甚至可以由此察覺對方的疾病。
二、遊戲治療體驗:把自己當成個案遊戲五分鐘,另一人隨著對方作相同的動作。
一群人擠在遊戲室很擁擠!夥伴示範激動哥汽車爆衝和用力丟球,一邊糾正我:不是像你這樣啦!力度和狠勁都沒展現出來!輪到我時,只拿了金字塔積木,躲到角落玩創意!
C.追蹤與回應實習:每位學員輪流嘗試一句話
今天略顯清瘦的老師,穿著輕便T恤與牛仔褲,清湯掛麵的髮型,飾演被輔導學生,看起來還真像個叛逆青少女,很具說服力!
由於大家的回應很慢,老師演得蠻辛苦的,呵呵!
1.
翻箱倒櫃
追蹤:你想要找東西。
2.
大聲關櫃門
回應:你很生氣。
3.
排列角椎後用球丟(一直丟不中),一邊重複喃喃自語:「我好爛喔!」
回應:你覺得很沮喪。
4.
抓起絨毛大鯨魚布偶丟地板然後趴在上面。
回應:你想要休息。
5.
拿起電話嘗試讓它發聲,不斷詢問為何它沒有聲音?電池在哪?
老師指導:應在追蹤中鼓勵他的積極嘗試。
6.
抱怨玩具不好玩,要求玩電腦,甚至
(我與夥伴竊笑:我們的借你,你就GG了!均為非滑動式舊機型!)
老師指導:先同理後設限。抗議下星期不想來的話也比照處理。
「你覺得很無聊,你想玩電腦。但這個時間你必須在這裡。」
學生若耍賴下週不來了,一樣給予同理並設限。
(夥伴OS:不來就去學務處找郭主任報到,二選一!)
7.
白目的我問了一句:如果學生亂丟玩具怎麼辦啊?
於是老師示範亂丟~~~旗山國小的輔導老師,我對不起你(須整理)!
通常學生不會如此作,但壓抑的孩子可能發生。
8.
沙箱:當學生故意將沙子灑出:先同理後設限。
9.
建議擺設玩具:長刀(泡棉) 積木 小型人偶 恐龍模型 積木 玩具車(勿電動或遙控) 絨毛娃娃不必太多
10.
紀錄:客觀化、翔實。個人評論可放在記事本。
11.
前幾次孩童的玩法會很混亂中,慢慢會形成規律。可在學生離開後拍照,其中常隱含象徵意義。
D、個案研討(密)
4302d527-05a9-45a3-8e16-2540c65cf9ca.jpg
輔導老師第二次團督會議 2013.10.23(三)
上一篇:凝視與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