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30 01:08:21

逐水草而居的士大夫階級

逐水草而居的士大夫階級

因為商族掌握了文字 而且讀書識字也需要個穩定的環境
很自然的 士大夫階級大多是為農耕族群的商族人
雖是如此 士大夫是自由業 並不只是為特定的貴族或族群服務
而是逐水草而居 尋求願意雇用他們的君王
例如 第一個史有記錄的士大夫契 就是任職於夏王朝主管教化
又如 輔佐湯取代夏朝的伊尹 先仕於湯 後欲仕夏
見夏政不行 又回來繼續輔佐湯
後來的孔子周遊列國 也是遵循士大夫為自由業的傳統

既然是自由業 那服務的對象就可改變
也不只是限於對特定的族群或國家
與君王的關係是如同今日公司與員工的僱用契約 合則來 不合則去
家有家法 行有行規 士大夫階級也不例外 也是有一套他們的職業道德
其中有不少行規 是由商族”家”的概念引申而來

例如 孔子說的 “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
別人到你家來幫你作事 是個客人 不是來當家臣奴才
你對人家當然要有禮貌照規矩來
這樣別人也才能盡心幫你做
又如” 祿以食功。志以率事。無其事而食其祿。君子不由也。”
這就是無功不受祿的職業道德
而孔子說的”忠”並不是指單純的聽令順從君王
指的是 “食人之祿 忠人之事” “忠”的對象是君王所委託的職務
而不是對君王本身
士大夫的職務是治理國家 使得百姓安居 國家富強
若是國政混亂 那就有虧職守 沒資格食人之祿
因而孔子說” 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而當冉求為季氏聚斂時 因為聚斂的行為 雖有近利於君王
但是卻違反了儒家治國的理念跟安民的職業道德
因此孔子說:「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到後世 在中央集權時 士大夫沒有選擇君王的機會
而當君權獨大時 更是淪為”君要臣死 臣不敢不死”的皇奴地位
在亂世時 也是只能希望寄付於強者之下 以全性命
士大夫早已失去了 作為一個獨立自主階級的地位
以至於在歷史中 遍見阿諛附上 巧言令色 黨同伐異的無恥文人
而有風骨敢直言的士大夫 那真是鳳毛麟角
並且他們的下場通常也是很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