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2 15:46:31nini

我國外遇還沒有統一的個人徵信系統法律法規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統一的個人徵信系統法律法規,2000年開始試點時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個人信用聯合徵信試點辦法》,其中並沒有詳細列出那些行為會列為不良記錄,只明確了不良記錄保存的年限是七年。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政策辦法。 徵信社 徵信 外遇
2、 個人徵信系統的建立和推廣沒有廣泛的、正面的宣傳。
到目前為止,有關個人徵信系統方面的信息多為媒體報導“某位官員透露XXXXXX將進入個人徵信系統”,很多“可能”等不確定性詞彙,地方政策出台也就是個文件,沒有深入向百姓宣傳。作為國家系統工程,一沒有正式昭告天下,二沒有廣為人知,三沒有統一的政策導向,輕易就將人打入黑名單,是很不人性化的。
3、 個人信息保護存在嚴重風險。
中國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去年報導的“肉雞事件”至今還心有餘悸,個人信息洩露是如此普遍,每天都收到的垃圾郵件和短信就是證明。沒有強有力的政策保護,個人信息保護存在嚴重洩露風險。
4、 個人信用記錄查詢存在極大困難。
從個人徵信系統試點至今,個人信用記錄查詢一直存在困難,據說目前可以憑身份證到人民銀行網點去查詢了。個人信用記錄應該方便查詢,這樣更有利於這一系統的推廣。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付出成本的,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政策性銀行,負有製定相關政策和管理商業銀行的責任,把個人徵信系統運作過程中出現的協調不暢都讓消費者來承擔有失公平,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表現,商業銀行理應負有通知等義務的。中國人民銀行不能只為商業銀行服務,個人徵信系統不應該僅成為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具。建立個人徵信系統不能把人民曬在一邊。
個人徵信系統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政府部門和銀行自己能辦的事,它需要廣大民眾來參與,因此,建設過程不僅要考慮中國國情,還應公示時間進程和相應時期記入徵信記錄的具體項目,引導廣大民眾注重自己的信用記錄,積累誠信財富,使之廣為人知是最最基礎的工作。
個人徵信系統是以誠信為宗旨的,不能僅要求老百姓講誠信,這系統本身更應該是誠信的、公平的和合理的。
以下是在網上搜到的關於個人徵信方面的一些報導: 徵信社 徵信 外遇
1、2008年4月10日,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個人部一位負責人透露,除了個人結算、個人信貸等銀行信息外,個人公積金繳交、社保養老保險、電信欠費、養路費繳交等六大類信息都將被納入全國個人徵信系統。換言之,今後任何一項不誠信的記錄都有可能被永久記錄在個人徵信系統中。
2、央行徵信中心北京分中心透露,偷漏稅記錄將進入個人徵信系統。去年三季度,公積金繳納信息和貸款信息已經進入了征信系統。今年,環保信息也同樣進入了征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