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17 20:58:47彩彩
弱者沒有無知的權利
上課,詭異的。老師緩緩走了進來,嘆了口長氣後,要我們看看最近中時人間副刊龍應台的文章。
請問雅典在哪裡?(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5031600541+11051301+20050316+news,00.html
請問雅典在哪裡?(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5031700554+11051301+20050317+news,00.html
看完後,不知道你跟我有沒有一樣的感觸。發現我們自己是多被媒體框錮住,被動的接受這些八卦、垃圾新聞,讓情緒受到種種負面波動。往往在吃晚餐的時間看到悲慘的新聞而食不下嚥,在平常工作日看到種種好玩好吃的地方而心猿意馬。我們真正從收看新聞中了解了多少跟我們同處在地球上,其他國家的脈動?
就以我跟京都議定書的邂逅為例!當不同的老師一再的強調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有多重要時(有人翻成京都協議書),我從第一遍的聽過就忘,到第二遍的胡疑,直到第三遍,我才真正動手去了解什麼是京都議定書。當我看完,冒出一身冷汗。一是在1997年12月制定通過的這項法案,我到2005年3月才知道有這項法案存在。而因為老爸是媒體工作者,而讓我們全家每天至少被迫的看一個小時新聞的我,如果這項法案真的如此重要,為什麼我到現在才會知道。當慢慢搜尋京都議定書的文章時,我羞慚的發現,我依稀對那幾個義憤填膺裸體抗議環保人士的新聞畫面有點印象,但對他們所抗議的主題卻一無所知。當我要提筆責怪媒體時,似乎也不能這麼理直氣壯。究竟是媒體養壞了我們,還是收視率養壞了媒體?而龍女士提出更讓我震撼的是,沒錯,我週遭的人(包括我),對國際事務漠不關心。當京都議定書上路後,我從沒聽過我身邊的人提起。要不是去上課,我壓根不知道什麼是金磚四國(BRICs),什麼是京都議定書。而我已經盡量拓展自己的生活圈,讓自己有各種不同領域的朋友,這樣是表示我的交友圈不夠大?還是正如龍女士所說的一樣,台灣人轉過頭去漠視這個世界?我們只會在政治議題、金融議題與世界有所接觸的時候,才會秀出我們的抗爭、表達對別人來說無關痛養的譴責,表示我們參與了國際舞台?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我們有沒有從心底尊重這個世界,尊重我們自己。就如文中提到的,當南亞海嘯發生後,當年在跨年的我們依舊狂歡,沒有一處跨年晚會在晚會前先為罹難者默哀,而這並不僅僅是其他國家的災難,而這並不僅僅是這個地球村的災難,其中跟我們較切身的,也包含了幾名台灣罹難者。在這島上,瀰漫著一股事不關己,甚至有人說這些只會享樂的國家,他們是活該的聲浪。當這些災難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不處於這個島國的別人會怎麼想,怎麼看?今天的中時奇妙的有另外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位空姐因遇到亂流,不小心把咖啡翻倒在一個歐美籍客人身上,那位客人很有風度的原諒了空姐。兩個旁邊的乘客就交談了起來,A跟B說,我上次坐的那班飛機阿,可沒那麼幸運。那個台灣的空姐遇到亂流,不小心把咖啡灑到日本籍的客人身上,日本的客人非常生氣,馬上要求空姐下跪,我氣得想衝出去打人。”結果空姐跪了沒有?””當然跪了,還帶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文章中寫到,如果今天翻倒咖啡的是美國人、韓國人呢?日本客人還敢要他下跪嗎?
當然翻倒咖啡是件不對的事,但這也是因為遇到亂流這種不可抗拒的意外。嚴重程度並沒有到需要下跪的地步。台灣人委屈的接受了,做了。但讓我更想打的對象是,那個該衝出去維護台灣人尊嚴而沒有做的人。有多少場合是自己可以略盡棉薄之力,而往往大家都忽視、漠視,回到國內才大聲疾呼、抗議國際對我們不公的?而這群只敢在自己土地上對外抗爭的人,並不是最糟糕的一群。糟糕的是大部分連站都不願意站出來,抱著就由他去,放著爛的白目心態。弱者並沒有無知的權利,弱者更沒有知道自己是弱者,還不去努力維護最後尊嚴的心態。我想,最怕的是,大多數的台灣人還沒覺醒到自己是個弱者這個事實。
如果跟我一樣,到現在才知道京都議定書的朋友,請去查查吧!我不想在留下網頁了,畢竟那是我覺得重要的網頁,而不是你覺得重要的那個。看完後,歡迎在留言板上討論。而有點小感嘆的是,當搜尋網頁時,你也會發現在這麼重要的國際性議題上,居然大多數的台灣網頁上沒在這國際議題上註解原文(Kyoto Procotol),這是因為強調本土化嗎?真的該試著走出去看看這世界了,希望你能跟我一起作伴。
請問雅典在哪裡?(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5031600541+11051301+20050316+news,00.html
請問雅典在哪裡?(下)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Coffee/0,3406,112005031700554+11051301+20050317+news,00.html
看完後,不知道你跟我有沒有一樣的感觸。發現我們自己是多被媒體框錮住,被動的接受這些八卦、垃圾新聞,讓情緒受到種種負面波動。往往在吃晚餐的時間看到悲慘的新聞而食不下嚥,在平常工作日看到種種好玩好吃的地方而心猿意馬。我們真正從收看新聞中了解了多少跟我們同處在地球上,其他國家的脈動?
就以我跟京都議定書的邂逅為例!當不同的老師一再的強調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有多重要時(有人翻成京都協議書),我從第一遍的聽過就忘,到第二遍的胡疑,直到第三遍,我才真正動手去了解什麼是京都議定書。當我看完,冒出一身冷汗。一是在1997年12月制定通過的這項法案,我到2005年3月才知道有這項法案存在。而因為老爸是媒體工作者,而讓我們全家每天至少被迫的看一個小時新聞的我,如果這項法案真的如此重要,為什麼我到現在才會知道。當慢慢搜尋京都議定書的文章時,我羞慚的發現,我依稀對那幾個義憤填膺裸體抗議環保人士的新聞畫面有點印象,但對他們所抗議的主題卻一無所知。當我要提筆責怪媒體時,似乎也不能這麼理直氣壯。究竟是媒體養壞了我們,還是收視率養壞了媒體?而龍女士提出更讓我震撼的是,沒錯,我週遭的人(包括我),對國際事務漠不關心。當京都議定書上路後,我從沒聽過我身邊的人提起。要不是去上課,我壓根不知道什麼是金磚四國(BRICs),什麼是京都議定書。而我已經盡量拓展自己的生活圈,讓自己有各種不同領域的朋友,這樣是表示我的交友圈不夠大?還是正如龍女士所說的一樣,台灣人轉過頭去漠視這個世界?我們只會在政治議題、金融議題與世界有所接觸的時候,才會秀出我們的抗爭、表達對別人來說無關痛養的譴責,表示我們參與了國際舞台?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我們有沒有從心底尊重這個世界,尊重我們自己。就如文中提到的,當南亞海嘯發生後,當年在跨年的我們依舊狂歡,沒有一處跨年晚會在晚會前先為罹難者默哀,而這並不僅僅是其他國家的災難,而這並不僅僅是這個地球村的災難,其中跟我們較切身的,也包含了幾名台灣罹難者。在這島上,瀰漫著一股事不關己,甚至有人說這些只會享樂的國家,他們是活該的聲浪。當這些災難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不處於這個島國的別人會怎麼想,怎麼看?今天的中時奇妙的有另外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位空姐因遇到亂流,不小心把咖啡翻倒在一個歐美籍客人身上,那位客人很有風度的原諒了空姐。兩個旁邊的乘客就交談了起來,A跟B說,我上次坐的那班飛機阿,可沒那麼幸運。那個台灣的空姐遇到亂流,不小心把咖啡灑到日本籍的客人身上,日本的客人非常生氣,馬上要求空姐下跪,我氣得想衝出去打人。”結果空姐跪了沒有?””當然跪了,還帶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文章中寫到,如果今天翻倒咖啡的是美國人、韓國人呢?日本客人還敢要他下跪嗎?
當然翻倒咖啡是件不對的事,但這也是因為遇到亂流這種不可抗拒的意外。嚴重程度並沒有到需要下跪的地步。台灣人委屈的接受了,做了。但讓我更想打的對象是,那個該衝出去維護台灣人尊嚴而沒有做的人。有多少場合是自己可以略盡棉薄之力,而往往大家都忽視、漠視,回到國內才大聲疾呼、抗議國際對我們不公的?而這群只敢在自己土地上對外抗爭的人,並不是最糟糕的一群。糟糕的是大部分連站都不願意站出來,抱著就由他去,放著爛的白目心態。弱者並沒有無知的權利,弱者更沒有知道自己是弱者,還不去努力維護最後尊嚴的心態。我想,最怕的是,大多數的台灣人還沒覺醒到自己是個弱者這個事實。
如果跟我一樣,到現在才知道京都議定書的朋友,請去查查吧!我不想在留下網頁了,畢竟那是我覺得重要的網頁,而不是你覺得重要的那個。看完後,歡迎在留言板上討論。而有點小感嘆的是,當搜尋網頁時,你也會發現在這麼重要的國際性議題上,居然大多數的台灣網頁上沒在這國際議題上註解原文(Kyoto Procotol),這是因為強調本土化嗎?真的該試著走出去看看這世界了,希望你能跟我一起作伴。
上一篇:美感存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