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5 00:32:30Angel

╢瘦肉精、重金屬╟牛豬雞鵝鴨,「食」大危機!〈2012.3.22新增〉

⊙毒飼料竄全台 豬雞下肚流市面2012-3-22
⊙瘦肉精豬肉黑名單首公布 早被吃下肚2012-3-21
⊙首公布3毒豬戶 圍豬「轉移焦點」2012-3-21
⊙肉商籲選「有油脂 色澤亮」豬肉2012-3-16
⊙設肉品專責檢驗機構 重懲不法2012-3-15
⊙紐、澳牛肉 也驗出瘦肉精2012-3-10
⊙嚴抓瘦肉精 全台追追追2012-3-2


毒飼料竄全台 豬雞下肚流市面
(資料來源:爽報2012-3-22訊)
重金屬飼料銷全台豬雞農!農委會和檢調追查偉赫化工收購工業用硫酸銅混充飼料用硫酸銅賣給4家飼料商,包括大廠中美嘉吉,飼料遭檢出重金屬鉛超標。醫師說,工業用硫酸銅累積危害人體可達20年,影響生殖能力。
《壹週刊》昨踢爆不肖廠商將工業用硫酸銅賣給飼料商,飼料商摻進飼料賣給豬雞農,農委會竟又隱匿。農委會表示,已封存1400公斤硫酸銅,北市府也將全案移送台北地檢署。4家飼料商僅中美嘉吉因鉛含量過高,開罰1.8萬元。
農委會說,飼料摻工業用硫酸銅恐殘存多種重金屬,人吃了會殘留傷身,但無法掌握有多少毒豬雞流入市面。偉赫不回應。中美嘉吉說已和問題供應商停止往來。

瘦肉精豬肉黑名單首公布 早被吃下肚
(資料來源:聯合報2012-3-21訊)
農委會防檢局昨天傍晚首度公布違法使用瘦肉精「黑名單」,三家違法的養豬戶統統集中在屏東縣,而且都是累犯,總計開出六十八萬元罰鍰。不過,此舉為時已晚,所有含瘦肉精豬肉都已被民眾吃下肚了。
防檢局表示,即日起凡查獲違法使用瘦肉精養豬戶,每月將公布在防檢局官網。
防檢局法制科科長吳國勝表示,即日起會陸續公布違法養殖場負責人姓名、場址、殘留藥品量及罰鍰,收嚇阻之效。
防檢局動防組藥品管理科科長劉雅方表示,昨天公布的是去年以來違法使用瘦肉精的「再犯名單」,分別是屏東縣豬農蕭辛源、林麗蘋及陳清文,分別在肉品市場驗出豬毛髮中含沙丁胺醇、科爾特羅及萊克多巴胺,其中去年三月驗出蕭辛源所飼養的豬,豬毛髮中沙丁胺醇殘留量高達八千九百六十一ppb,複檢仍高達一千多ppb,遭開罰廿五萬元。
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強調,防檢局未來將加強「源頭管制」,增加畜牧場抽血檢驗,在肉品市場刮豬毛檢測,抓漏網之「豬」,若半年內曾有使用瘦肉精,都會殘留在毛髮內,透過此舉「回追」畜牧場,移動管制兩個月,未來所有檢驗費用都由飼主自行負擔,直到檢驗不出瘦肉精為止。

首公布3毒豬戶 圍豬「轉移焦點」
(資料來源:爽報2012-3-21訊)
農委會3月20日首度公布違法使用瘦肉精黑名單,是屏東縣3個養豬戶,在豬毛髮驗出高量沙丁胺醇和萊克多巴胺。養豬協會認為:「在敏感時機公布過往案例,有轉移焦點之嫌。」
防檢局未來每月會在官網(www.baphiq.gov.tw)上公布名單。3月20日首波名單中,從豬毛髮檢出萊克多巴胺最高殘留達9982ppb(10億分之1濃度),沙丁胺醇最高8961ppb。防檢局坦承這些豬肉已流入市面,但強調毛髮有殘留,不代表豬肉也會有高濃度瘦肉精,請民眾安心。
養豬協會說,支持農委會抓出老鼠屎,但更應揪出藥商,否則又在圍台灣豬救美國牛。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豬毛瘦肉精會不斷累積,無法以此數字對照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健康成人只要吃下10ppb萊克多巴胺,就有心悸風險,建議懷孕婦女及1歲半以下兒童避免吃含瘦肉精食物。

肉商籲選「有油脂 色澤亮」豬肉
(資料來源:爽報2012-3-16訊)
瘦肉精事件致人心惶惶,北市安東市場豬肉商林老闆昨表示,許多原本習慣購買瘦肉的民眾最近改買肥肉,他建議民眾選購有白色油脂且呈鮮亮色澤的肉品,「因有瘦肉精的肉品因少油脂,外觀較暗沉且油脂呈米黃色。」
醫師表示,國內豬肉瘦肉精篩檢合格率達9成,民眾選購有CAS認證肉品,即可安心食用,另外,鵝、鴨若含瘦肉精,口感較澀。

設肉品專責檢驗機構 重懲不法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2012-3-15訊)
民間業者實驗室搶在衛生署之前,驗出本土豬肉及加工製品含瘦肉精,也引起外界質疑,官方抽檢為何找不到問題產品。學者批評,衛生署、農委會不能僅對市售肉品隨機抽樣,也必須從走私記錄、或是曾檢出使用瘦肉精的養豬戶,從肉品流向抽檢,更要對違法養豬戶重罰,並應成立專責機構,增加食品檢驗的人力物力,才能提升檢驗強度和頻率。
■吳焜裕:隨機抽樣難把關 要追源頭
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吳焜裕表示,台灣近年來多次抓到走私瘦肉精進口,顯示國內確實有人用,農委會抽檢也發現約有1%至2%的養豬戶非法使用。但衛生署抽驗市售生鮮豬肉及製品,不合格率很低,他認為,養豬戶眾多,衛生署若僅靠隨機抽樣,可能無法找出問題產品,應從養豬協會等組織探聽,或是針對過去抽檢發現的使用瘦肉精養豬戶,順著肉品流向等方向追查,才可能找到蛛絲馬跡。
■賴秀穗:少數豬農偷用瘦肉精很久了
台大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也批評,中央畜產會例行監測,早就知道少數養豬戶偷用瘦肉精,「已經很久了」,政府卻沒有對違規的養豬戶祭出重罰,導致本土豬肉含瘦肉精的老問題遲遲無法解決,顯示政府對此問題「不用心」。
■孫璐西:肉品抽驗項目 要隨時檢討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建議,政府應該成立專責的檢驗單位,且加強抽驗頻率,一旦查出食品、肉品摻雜違法禁藥,立刻重罰嚴懲,才可達到遏阻效果。
孫璐西建議,各項食品、肉品抽驗項目,應隨著時空轉換而改變,不能法規定下檢驗項目後,就長久一成不變。以肉品中的添加物而言,可檢驗的動物用藥殘留非常多,是否每樣都需檢驗?又該檢驗哪些項目才能保障肉品安全,政府都必須隨著時空調整檢討。
她說,國家花在藥品檢驗的經費,遠遠大於食品檢驗,但在衛生單位中,食品檢驗的人力、費用非常少,但食品卻是國人天天要吃,與健康息息相關,國家應該成立專責檢驗食品的單位,並且加強抽驗的強度與頻率,一旦抓出不法,必定重罰嚴懲,才能達到遏阻效果,否則很難揪出不規矩的人。
但對外界質疑過去本土豬肉一年抽檢50件,件數太少,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區管中心主任潘志寬則苦笑說,「食品衛生安全不是僅有豬肉」,包括牛、雞等其他畜產品、以及水產品含抗生素、蔬果農藥殘留問題等,要大幅增加豬肉檢驗件數,也考驗著檢驗單位的負荷程度。

紐、澳牛肉 也驗出瘦肉精
(資料來源:聯合報2012-3-10訊)
桃園縣衛生局抽檢發現,一向被認為「安全」的紐西蘭、澳洲牛肉,竟也出問題,桃園知名的「尚旺玉米爇燒肉」店及連鎖的「千葉火鍋」桃園店,進口的紐、澳牛肉,分別被驗出含瘦肉精。
桃園縣衛生局對紐、澳牛肉也被驗出含瘦肉精感到意外,已派人到店家查封庫存牛肉,並追查進貨來源。
昨晚查出尚旺的紐牛,是向台北市上游業者進貨;千葉火鍋的澳牛,是向嘉義總公司進貨;鮮友火鍋則是向彰化縣上游業者進貨。
衛生局表示,因美牛遭質疑,且紐澳牛肉較貴,目前還不能排除業者以美牛混充紐澳牛肉,提供下游店家,因此將請北市、嘉義、彰化縣協助追查源頭。
桃園縣衛生局日前針對牛排館、燒肉餐廳、火鍋店檢驗卅七件肉品送驗,當時由於來源可疑,已要求店家先下架禁售。檢驗結果昨天出爐,其中十一家店的牛肉被檢出有瘦肉精,包括「吉野家」、「鬥牛士」、「三商巧福」、「FRIDAY」等知名餐廳。
這十一家餐廳的牛肉,八家來自美國,另三家「尚旺玉米爇燒肉」店的沙朗捲、「千葉火鍋」桃園店的牛肉,以及「鮮友火鍋」的牛肉片,分別來自紐西蘭、澳洲,竟然也驗出含瘦肉精。
全台有數十家直營或加盟的「阿官火鍋店」,其中嘉義新光店昨天被嘉義市衛生局檢出使用的肥牛和雪花牛肉片含瘦肉精,來源是「樹森」的子公司政天興業。
「阿官火鍋店」新光店昨天傍晚用餐時間,空無一人,店門口則貼出店內「全面使用紐、澳牛肉」的公告。店員表示,現已全面採用澳洲、紐西蘭肉品,確保食品安全。

嚴抓瘦肉精 全台追追追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2012-3-2訊)
高市衛生局繼日前公布大賣場、牛排館牛肉抽驗結果,更派員前往生鮮超市、肉品商及牛肉麵館抽驗美國牛肉16件,其中4件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介於1.3~4.554 ppb(標準:不得檢出),不合格率25%。另新竹市日前抽驗美國生鮮牛肉4件,今天證實1件驗出瘦肉精,即萊克多巴胺1.9ppb,已要求業者將違規肉品下架銷毀。
高雄市4件不符規定產品,分別為松青和平分店(供應商來源台北市樹森公司)、愛國超市建工分店(供應商為本市農順貿易其上游係屬台中全弘供應)、佳客來(由岡山長茂供應) 及燕巢1家麵食館(供應商為屏東立群食品行),以上店家均已主動暫停供售該產品。
高雄衛生局說,本次檢出瘦肉精之肉品,該局同步移請供貨商所在地衛生主管機關追查上游來源並追蹤流向。
新竹市衛生局日前會同議員前往竹市果菜市場及百貨公司進行美國生鮮牛肉抽驗,4件之中有1件驗出瘦肉精,已立即要求業者將違規肉品下架銷毀,並與進口商所在地新北市衛生局連絡,由源頭進一步追查。
美牛風暴持續擴大,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宣布,日前被檢出牛肉含有瘦肉精的樹森公司,即起每批進口的牛肉都須檢驗,確認合格後才能販售給中下游業者。
台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長陳立奇表示,來自美國的牛肉並不是每批都有問題,不必逐批檢驗,但若以前曾被檢驗出含有瘦肉精,進口商進口的每批牛肉,「理論上都須逐批檢驗」,樹森當然也不例外。
陳立奇指出,樹森公司進口的牛肉,雖然是在高雄的牛排店被檢出瘦肉精,但因該公司總部設於台北市,台北市衛生局為維護民眾飲食安全,決定逐批檢驗今後進口的每批牛肉。
面對如排山倒海而來的美牛風暴,台北市衛生局今天上午兵分5路,前往位於長春路172號的麥當勞門市中心、長春路漢堡王等10幾個販賣牛肉場所稽查,確認麥當勞的牛肉來自澳洲,漢堡王的牛肉則自巴拿馬進口,都不是美國牛肉。
除查核牛肉來源,台北市衛生局今天還隨機採樣,將漢堡肉帶回檢驗。今天抽驗的所有檢體,預計1周後公布檢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