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9 00:10:33Angel
舊版人民幣形成財富市場 棗紅色壹角漲50萬倍
(資料來源:人民網9月8日訊)
這是一個拿錢買錢的時代,當退出流通市場的人民幣再度現身時,它已經從一個被人們把玩的尤物化身為束之高閣的藏品。
在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人頭攢動。偌大的交易廳內,不乏「豹子號」、「連體鈔」特價等字眼,圍觀其間的,有衣著光鮮的白領,有鶴髮童顏的老人,更有以收藏老版人民幣為樂的行家。
討價還價,竊竊私語……這一切讓充盈其中的老版人民幣顯得更為神秘。
櫃檯前,有人拿著百元龍鈔凝視,有人比較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不同價位的區別,還有人猶豫著是否入手台灣「央行」發行的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鈔。
一個攜帶著巨大財富的小眾市場襲來了。
「大團結」為最
有人說,如果想珍藏一段歷史,那就打人民幣的主意吧。
建國以來,五套人民幣已經在市面上轉了一圈,其中第三套人民幣的流通時間為最,歷時38年。1962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首枚棗紅色1角券紙幣開始發行,之後第一套人民幣陸續面世,直到2000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市場。
整體上看,第三套人民幣包括壹元、貳元、伍元、拾元四種主幣和壹角、貳角、伍角三種輔幣,共7種面額,全套面值合計18.80元,但其版別卻有9種其中壹角券有3種版別。人們最為熟悉的則是面額最大的「大團結」,舉國大團結的圖案深烙其心。
大全套的全家福陣容更是龐大,27個成員包括:1分、2分、5分各1張、1角藍字2羅馬、1角藍字3羅馬、水印2角平版2羅馬、5角平版3羅馬、1元2羅馬、1元3羅馬、2元五星水印、5元2羅馬、5元3羅馬 、10元2羅馬、10元3羅馬等。
其中能拿出來當做「幣王」的有二:棗紅色壹角券和墨綠色壹角券。談及棗紅色壹角券,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的一位賣家視之為珍品,我國第一次干紙印刷雙面凹屬它,工人自己研製的永不褪色的色粉也被它佔了好處,可惜的是,棗紅色壹角券成本頗高,存世1年零2個月,「短命」鈔王轉而化身為第三代「背綠券」。
而這枚1角鈔票卻由於與1964年發行的2角紙鈔顏色極為相似,僅在市面上流通了14個月便遭回收待遇。其加蓋五角星水印的「背綠券」2008年市價高達1.6萬元,如今已是5萬有餘。
較為特殊的是「1鈔2水印」,即在1枚鈔票同時印有五角星、古幣2種圖案的水印,第三套人民幣面世前,這種手法尚未有過先例。如「女拖拉機手」和「車床工人」券開創性的採用了「五角星與古幣」的混合水印,其中的古幣水印形狀極為特殊,在此後的歷枚人民幣中不曾再現。
第三套人民幣的大全套因此倍為珍貴,10年時間裡,上漲了20多倍。歷年的市場行情顯示,1999年,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7種面值14種圖案)人民幣(全品)的收藏價為1000元,2001年1800元,2003年漲到2000元左右,2004年沖高至3100元,2005年繼續上揚至3980元,2007年已破8000元關口,如今已達2.28萬元。
同版本的小全套(全品)價格要相對較低,後3位同號售價2800元,而在2007年時,僅為230元,整套包括:大團結10元一張、煉鋼5元一張、車工2元一張、女拖拉機手1元一張、5角2角各2張、1角4張、五分1張、貳分1張、1分1張共計15錢幣,面值19.88元。與2000年退出流通市場時相比,11年時間,已經上漲了140倍。
第三套歷時38年
這套歷時38年的第三套人民幣看著中國經濟從低迷走了出來,它發行的時候,正值中國經濟特困期,20多年的改革開放將中國經濟拉了一把。
1962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且規定第三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票面額等值,並在市場上混合流通。
該套紙幣的設計和印刷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具體指示:原設計稿的畫面面積太大,不太像票子。色彩太鮮艷,不夠協調,人像一般化,個性不突出;有些票子的背面圖是應該互相掉換,如原5元券的背面圖景是「石油礦井」,原2元券的背面圖景是「露天煤礦」,兩者互相掉換,以「露天煤礦」用作5元券的背面圖景與其正面煉鋼圖景配套,以「石油礦井」用作2元券的背面圖景與其正面機械工業圖景配套,這樣更為合理……同時,稿樣設計還聽取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教授的意見。
首批「土生土長」的紙幣就這樣誕生了,中國從此沒有借外國之力印刷紙幣,完全靠的是自己。中國錢幣協會常務理事周教授因第三套人民幣的特殊「身世」,對其尤為看好。他說,這是第一套由我國獨立設計、並利用我國自行製造的設備印刷的紙幣,其特殊「身世」決定它的升值潛力和空間絕不亞於第一、二套人民幣。
38年間,第三套人民幣走過的是一段並不短暫的歷史,其間,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
1962年4月20日,1960版1角紙幣發行。那時中國剛剛經歷了「三年災害」,國民經濟在這三年裡進入了空前的蕭條;1964年4月15日,1960版2元及1962版2角紙幣。這一年,中國經濟經過兩年多的休養生息終於走出絕境,國家計委也提出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初步設想》,一條「三線建設」的路子由此而生;1966年1月10日,1965版10元及1962版1角紙幣。史稱的《五一六通知》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發;1967年12月15日,換色1962版1角紙幣。是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佈《公告》,對彼時的武鬥和社會混亂現象進行了描述;1969年10月20日,1960版1元及5元紙幣。中國的軍工生產在這一年盲目擴大,使得國防戰略費比上年猛增34%,之後分別在1970年、1971年繼續遞增15%和16%;1974年1月5日,1972版5角紙幣。石油價格的暴漲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而在能源價格上揚的壓迫下,中國得到了一個打開國門的機會;1980年4月5日,1角、2角、5角和1元硬幣。這一年,詩人顧城在《星星》詩刊上發表了成名作《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區區兩行字卻幾乎讓所有人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尋常的開始。之後,南方建立「經濟特區」的設想讓顧城的那句話兌現了。
第三套人民幣一路走來,目睹了中國這段不同尋常的歷史。
四、五套壓軸
緊接著,1987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與第三套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後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與無色螢光油墨印刷等新技術。
該套人民幣的設計風格帶著些許中國民族的傳統藝術色彩,主幣背面圖景取材於中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採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而在印製方面,主景採用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複雜;鈔票紙分別採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線條圖景和明暗層次更為突出。
如果說,第三套是流通時間最長的人民幣,那麼第四套當屬籌劃設計時間最長的紙幣。
從196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設計第四套人民幣的設想,到1985年5月定案,歷時18年,這期間經歷了曲折干擾,才冒出了這麼一個尤物。
而它也有著太多的第一:第一次使用固定人像水印;第一套有「百元大鈔」的人民幣;第一次使用安全線;第一次使用7種文字;第一次採用高面額設計;第一次使用磁性油墨……
如今,第四套人民幣小全套(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一張,1、2、5分紙幣各一張,面值:168.88元)後四位同號且全品的在售價已達530至750元。大全套後四位同號的價格已達7000至9000元。
中國收藏家協會錢幣收藏委員會秘書長儲俠表示,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的錢幣中,第四套人民幣80版券是目前比較物美價廉的藏品,這部分券的存世量還沒有第三套人民幣中的2元券多,具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它的上漲同市場一度的傳聞有很大關係,而這樣的傳聞無非是「退出流通」之類。不過,中國人民銀行尚未發佈第四套人民幣退出流通的相關公告。
央行網站顯示,目前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幣,是第四套人民幣和第五套人民幣,以第五套為主,兩套人民幣同時等值流通;流通的紙幣有:1、2、5角,1、2、5、10、20、50、100元;硬幣有1角,5角和1元。
而現在的藏品市場,不單冒出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熱,就連第五套人民幣的豹子號(同一種面值的後三位是3同號)也被市場連連炒高,有些精品號的組合,價格高達4000多元。
戰火中的第一套
時至今日,五套人民幣已經發行,有的被回收,有的還在收藏品市場被把玩,或者深藏於家中的藏書閣,期待未來的大價,而那些手握第一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的藏家們已經收穫了。
據錢幣中國顧問包小姐介紹,第一套人民幣全套已經430萬元,而在兩個月之前,390元就能到手。她說,第一套人民幣已經算「文物」了,投資回報率相當高,全國沒有幾套,價格也是越來越高。
回溯第一套人民幣的跨越,已經有些年頭了。
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告捷,亟須統一貨幣將各個解放區打通。這時,中國金融貨幣史上迎來了一個大日子1948年12月1日,西北農民銀行和晉察冀邊區的華北銀行以及山東解放區的北海銀行合併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誕生在石家莊,同時發行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簡稱人民幣,其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字由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題寫。當下流轉與郵幣卡市場的「第一套人民幣」,就是那時候誕生的。
10元、20元和50元成為首批發行的券別,且華北、山東和西北三大解放區成為最先的試點。隨後1元、5元和100元三種券別陸續登場,各個解放區的流通貨幣逐漸被「人民幣」所覆蓋。
從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央行共印製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的人民幣,最小面額1元,最大面額50000元。
其中被稱為「十二珍品」的包括:10000元的「駱駝隊」和「牧馬圖」,5000元「牧羊圖」和「蒙古包」、1000元「牧馬圖」、500元「瞻德城」、50000元「新華門」和「收割機」、5000元「渭河橋」、100元「帆船圖」、20元「打場圖」、5元「水牛圖」。前8種尤為重要。
7年,第一套人民幣的流通生命線就結束了。
剎那芳華,方顯珍貴。
2011年春拍,上海衡天上拍的「1948-1950年第一版人民幣六十枚大全套」以552萬元易主。其中,六枚少數民族文字關鍵票品的品相依次為:伍佰圓「瞻德城」七成新;壹仟圓「馬飲水」九五成新;伍仟圓「牧羊」九成新;伍仟圓「蒙古包」八成新;壹萬元「牧馬」八成新;壹萬元「駱駝隊」八五成新;其餘五十四枚品相絕大部分九成至全新。
但是,第一套人民幣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面額過大、圖形設計多樣等。這些不足,抹殺第一套生命的同時,也為第二套人民幣開了扇窗。
1955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並在樣式上有了新的突破,不僅打破了原有固定的四邊框形式,採用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而且票面尺幅按面額大小分檔次遞增。
1964年5月15日,該套人民幣退出流通的同時,也結束了外國給新中國印刷紙幣的歷史。現在,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主輔幣11種面額,15種版別)的市場售價已快衝破40萬元大關。
從蘇幣到人民幣
最早追溯,應該是蘇幣。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澤民被任命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總裁。處在殘酷戰爭環境下的臨時中央政府,經濟補給極為困難,毛澤民也面臨較大的壓力。
1932年3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瑞金葉坪正式成立。當時,算上毛澤民只有5名工作人員,啟動資金僅100萬元。
國家銀行成立之前,江西工農銀行和閩西工農銀行曾發行過紙幣。彼時,國民政府的法幣、白區的雜幣也在中央蘇區流通,蘇區的金融市場勢必受到影響,蘇區發行統一貨幣已成當務之急。
解決紙張、油墨、設計等一系列問題之後,1932年7月7日,國家銀行正式發行統一的紙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銀幣券,又稱「蘇維埃國幣」,有1元、5角、2角、1角、5分5種票面。1元票正面為紫紅色,橫楣書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的字樣,票面中央有列寧的頭像,票面下方的兩邊,分別是國家銀行總裁毛澤民和國家財政部部長鄧子恢的簽字。
1932年7月7日,國家銀行正式發行統一的紙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銀幣券,又稱「蘇維埃國幣」,有1元、5角、2角、1角、5分5種票面。1元票正面為紫紅色,橫楣書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的字樣,票面中央有列寧的頭像,票面下方的兩邊,分別是國家銀行總裁毛澤民和國家財政部部長鄧子恢的簽字。
直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簽訂和談協定,西北辦事處更名為陝甘寧邊區政府,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蘇維埃貨幣至此完全停止發行流通。
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區域都有其流通貨幣:陝甘寧邊區貨幣(延安光華商店代價券、陝甘寧邊區銀行幣、陝甘寧邊區貿易公司商業流通券);晉綏邊區貨幣(興縣農民銀行幣、晉西北抗日國家地各縣區地方票、西北農民銀行幣、晉察翼邊區幣等);江南銀行幣;江淮地方銀行幣……
儘管存在諸多不便,但也為穩定解放區的金融市場起到了正面效果。當然,各解放區原本以為抗日戰爭勝利後,各個解放區的貨幣能統一,然而,第三次革命內戰的爆發,讓統一貨幣泡湯了,「貨幣統一」的願望也是在1948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之後實現的。
這些老版人民幣,已經隨著時間的沉澱,彌足珍貴。
該套人民幣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取得勝利,已經著手進行全國範圍的經濟恢復與建設,金融物價已趨穩定,財經狀況好轉,並爭取兩三年內根本好轉的形勢下,為適應國內外經濟情況而進行的貨幣改革。
第三套人民幣於1960年4月20日開始發行, 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共7種面額,分幣仍採用第二套的。1980年4月15日發行1角、2角、5角、1元4種硬幣。票面尺幅較第二套小,面額結構合理,紙、硬幣品種豐富。這是我國自行設計、使用自己研製生產的印鈔專用設備和固定水印鈔票紙印製的,是我國印鈔造幣工業進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時期的重要標誌。
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從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到1985年定案,歷時1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先後三次上報方案,於1985年國務院常務會批准,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共9種面額、12種版別。
第五套人民幣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週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
這是一個拿錢買錢的時代,當退出流通市場的人民幣再度現身時,它已經從一個被人們把玩的尤物化身為束之高閣的藏品。
在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人頭攢動。偌大的交易廳內,不乏「豹子號」、「連體鈔」特價等字眼,圍觀其間的,有衣著光鮮的白領,有鶴髮童顏的老人,更有以收藏老版人民幣為樂的行家。
討價還價,竊竊私語……這一切讓充盈其中的老版人民幣顯得更為神秘。
櫃檯前,有人拿著百元龍鈔凝視,有人比較第三套人民幣小全套不同價位的區別,還有人猶豫著是否入手台灣「央行」發行的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鈔。
一個攜帶著巨大財富的小眾市場襲來了。
「大團結」為最
有人說,如果想珍藏一段歷史,那就打人民幣的主意吧。
建國以來,五套人民幣已經在市面上轉了一圈,其中第三套人民幣的流通時間為最,歷時38年。1962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首枚棗紅色1角券紙幣開始發行,之後第一套人民幣陸續面世,直到2000年7月1日正式退出流通市場。
整體上看,第三套人民幣包括壹元、貳元、伍元、拾元四種主幣和壹角、貳角、伍角三種輔幣,共7種面額,全套面值合計18.80元,但其版別卻有9種其中壹角券有3種版別。人們最為熟悉的則是面額最大的「大團結」,舉國大團結的圖案深烙其心。
大全套的全家福陣容更是龐大,27個成員包括:1分、2分、5分各1張、1角藍字2羅馬、1角藍字3羅馬、水印2角平版2羅馬、5角平版3羅馬、1元2羅馬、1元3羅馬、2元五星水印、5元2羅馬、5元3羅馬 、10元2羅馬、10元3羅馬等。
其中能拿出來當做「幣王」的有二:棗紅色壹角券和墨綠色壹角券。談及棗紅色壹角券,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的一位賣家視之為珍品,我國第一次干紙印刷雙面凹屬它,工人自己研製的永不褪色的色粉也被它佔了好處,可惜的是,棗紅色壹角券成本頗高,存世1年零2個月,「短命」鈔王轉而化身為第三代「背綠券」。
而這枚1角鈔票卻由於與1964年發行的2角紙鈔顏色極為相似,僅在市面上流通了14個月便遭回收待遇。其加蓋五角星水印的「背綠券」2008年市價高達1.6萬元,如今已是5萬有餘。
較為特殊的是「1鈔2水印」,即在1枚鈔票同時印有五角星、古幣2種圖案的水印,第三套人民幣面世前,這種手法尚未有過先例。如「女拖拉機手」和「車床工人」券開創性的採用了「五角星與古幣」的混合水印,其中的古幣水印形狀極為特殊,在此後的歷枚人民幣中不曾再現。
第三套人民幣的大全套因此倍為珍貴,10年時間裡,上漲了20多倍。歷年的市場行情顯示,1999年,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7種面值14種圖案)人民幣(全品)的收藏價為1000元,2001年1800元,2003年漲到2000元左右,2004年沖高至3100元,2005年繼續上揚至3980元,2007年已破8000元關口,如今已達2.28萬元。
同版本的小全套(全品)價格要相對較低,後3位同號售價2800元,而在2007年時,僅為230元,整套包括:大團結10元一張、煉鋼5元一張、車工2元一張、女拖拉機手1元一張、5角2角各2張、1角4張、五分1張、貳分1張、1分1張共計15錢幣,面值19.88元。與2000年退出流通市場時相比,11年時間,已經上漲了140倍。
第三套歷時38年
這套歷時38年的第三套人民幣看著中國經濟從低迷走了出來,它發行的時候,正值中國經濟特困期,20多年的改革開放將中國經濟拉了一把。
1962年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且規定第三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票面額等值,並在市場上混合流通。
該套紙幣的設計和印刷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具體指示:原設計稿的畫面面積太大,不太像票子。色彩太鮮艷,不夠協調,人像一般化,個性不突出;有些票子的背面圖是應該互相掉換,如原5元券的背面圖景是「石油礦井」,原2元券的背面圖景是「露天煤礦」,兩者互相掉換,以「露天煤礦」用作5元券的背面圖景與其正面煉鋼圖景配套,以「石油礦井」用作2元券的背面圖景與其正面機械工業圖景配套,這樣更為合理……同時,稿樣設計還聽取了中央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教授的意見。
首批「土生土長」的紙幣就這樣誕生了,中國從此沒有借外國之力印刷紙幣,完全靠的是自己。中國錢幣協會常務理事周教授因第三套人民幣的特殊「身世」,對其尤為看好。他說,這是第一套由我國獨立設計、並利用我國自行製造的設備印刷的紙幣,其特殊「身世」決定它的升值潛力和空間絕不亞於第一、二套人民幣。
38年間,第三套人民幣走過的是一段並不短暫的歷史,其間,中國經歷了太多太多。
1962年4月20日,1960版1角紙幣發行。那時中國剛剛經歷了「三年災害」,國民經濟在這三年裡進入了空前的蕭條;1964年4月15日,1960版2元及1962版2角紙幣。這一年,中國經濟經過兩年多的休養生息終於走出絕境,國家計委也提出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初步設想》,一條「三線建設」的路子由此而生;1966年1月10日,1965版10元及1962版1角紙幣。史稱的《五一六通知》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發;1967年12月15日,換色1962版1角紙幣。是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發佈《公告》,對彼時的武鬥和社會混亂現象進行了描述;1969年10月20日,1960版1元及5元紙幣。中國的軍工生產在這一年盲目擴大,使得國防戰略費比上年猛增34%,之後分別在1970年、1971年繼續遞增15%和16%;1974年1月5日,1972版5角紙幣。石油價格的暴漲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而在能源價格上揚的壓迫下,中國得到了一個打開國門的機會;1980年4月5日,1角、2角、5角和1元硬幣。這一年,詩人顧城在《星星》詩刊上發表了成名作《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區區兩行字卻幾乎讓所有人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尋常的開始。之後,南方建立「經濟特區」的設想讓顧城的那句話兌現了。
第三套人民幣一路走來,目睹了中國這段不同尋常的歷史。
四、五套壓軸
緊接著,1987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四套人民幣,與第三套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額。為適應反假人民幣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發行了改版後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線與無色螢光油墨印刷等新技術。
該套人民幣的設計風格帶著些許中國民族的傳統藝術色彩,主幣背面圖景取材於中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採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而在印製方面,主景採用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複雜;鈔票紙分別採用了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線條圖景和明暗層次更為突出。
如果說,第三套是流通時間最長的人民幣,那麼第四套當屬籌劃設計時間最長的紙幣。
從1967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設計第四套人民幣的設想,到1985年5月定案,歷時18年,這期間經歷了曲折干擾,才冒出了這麼一個尤物。
而它也有著太多的第一:第一次使用固定人像水印;第一套有「百元大鈔」的人民幣;第一次使用安全線;第一次使用7種文字;第一次採用高面額設計;第一次使用磁性油墨……
如今,第四套人民幣小全套(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各一張,1、2、5分紙幣各一張,面值:168.88元)後四位同號且全品的在售價已達530至750元。大全套後四位同號的價格已達7000至9000元。
中國收藏家協會錢幣收藏委員會秘書長儲俠表示,新中國成立以後發行的錢幣中,第四套人民幣80版券是目前比較物美價廉的藏品,這部分券的存世量還沒有第三套人民幣中的2元券多,具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它的上漲同市場一度的傳聞有很大關係,而這樣的傳聞無非是「退出流通」之類。不過,中國人民銀行尚未發佈第四套人民幣退出流通的相關公告。
央行網站顯示,目前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幣,是第四套人民幣和第五套人民幣,以第五套為主,兩套人民幣同時等值流通;流通的紙幣有:1、2、5角,1、2、5、10、20、50、100元;硬幣有1角,5角和1元。
而現在的藏品市場,不單冒出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熱,就連第五套人民幣的豹子號(同一種面值的後三位是3同號)也被市場連連炒高,有些精品號的組合,價格高達4000多元。
戰火中的第一套
時至今日,五套人民幣已經發行,有的被回收,有的還在收藏品市場被把玩,或者深藏於家中的藏書閣,期待未來的大價,而那些手握第一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的藏家們已經收穫了。
據錢幣中國顧問包小姐介紹,第一套人民幣全套已經430萬元,而在兩個月之前,390元就能到手。她說,第一套人民幣已經算「文物」了,投資回報率相當高,全國沒有幾套,價格也是越來越高。
回溯第一套人民幣的跨越,已經有些年頭了。
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告捷,亟須統一貨幣將各個解放區打通。這時,中國金融貨幣史上迎來了一個大日子1948年12月1日,西北農民銀行和晉察冀邊區的華北銀行以及山東解放區的北海銀行合併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誕生在石家莊,同時發行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簡稱人民幣,其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字由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題寫。當下流轉與郵幣卡市場的「第一套人民幣」,就是那時候誕生的。
10元、20元和50元成為首批發行的券別,且華北、山東和西北三大解放區成為最先的試點。隨後1元、5元和100元三種券別陸續登場,各個解放區的流通貨幣逐漸被「人民幣」所覆蓋。
從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央行共印製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的人民幣,最小面額1元,最大面額50000元。
其中被稱為「十二珍品」的包括:10000元的「駱駝隊」和「牧馬圖」,5000元「牧羊圖」和「蒙古包」、1000元「牧馬圖」、500元「瞻德城」、50000元「新華門」和「收割機」、5000元「渭河橋」、100元「帆船圖」、20元「打場圖」、5元「水牛圖」。前8種尤為重要。
7年,第一套人民幣的流通生命線就結束了。
剎那芳華,方顯珍貴。
2011年春拍,上海衡天上拍的「1948-1950年第一版人民幣六十枚大全套」以552萬元易主。其中,六枚少數民族文字關鍵票品的品相依次為:伍佰圓「瞻德城」七成新;壹仟圓「馬飲水」九五成新;伍仟圓「牧羊」九成新;伍仟圓「蒙古包」八成新;壹萬元「牧馬」八成新;壹萬元「駱駝隊」八五成新;其餘五十四枚品相絕大部分九成至全新。
但是,第一套人民幣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面額過大、圖形設計多樣等。這些不足,抹殺第一套生命的同時,也為第二套人民幣開了扇窗。
1955年3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並在樣式上有了新的突破,不僅打破了原有固定的四邊框形式,採用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而且票面尺幅按面額大小分檔次遞增。
1964年5月15日,該套人民幣退出流通的同時,也結束了外國給新中國印刷紙幣的歷史。現在,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主輔幣11種面額,15種版別)的市場售價已快衝破40萬元大關。
從蘇幣到人民幣
最早追溯,應該是蘇幣。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澤民被任命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總裁。處在殘酷戰爭環境下的臨時中央政府,經濟補給極為困難,毛澤民也面臨較大的壓力。
1932年3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瑞金葉坪正式成立。當時,算上毛澤民只有5名工作人員,啟動資金僅100萬元。
國家銀行成立之前,江西工農銀行和閩西工農銀行曾發行過紙幣。彼時,國民政府的法幣、白區的雜幣也在中央蘇區流通,蘇區的金融市場勢必受到影響,蘇區發行統一貨幣已成當務之急。
解決紙張、油墨、設計等一系列問題之後,1932年7月7日,國家銀行正式發行統一的紙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銀幣券,又稱「蘇維埃國幣」,有1元、5角、2角、1角、5分5種票面。1元票正面為紫紅色,橫楣書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的字樣,票面中央有列寧的頭像,票面下方的兩邊,分別是國家銀行總裁毛澤民和國家財政部部長鄧子恢的簽字。
1932年7月7日,國家銀行正式發行統一的紙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銀幣券,又稱「蘇維埃國幣」,有1元、5角、2角、1角、5分5種票面。1元票正面為紫紅色,橫楣書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的字樣,票面中央有列寧的頭像,票面下方的兩邊,分別是國家銀行總裁毛澤民和國家財政部部長鄧子恢的簽字。
直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簽訂和談協定,西北辦事處更名為陝甘寧邊區政府,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蘇維埃貨幣至此完全停止發行流通。
抗日戰爭時期,各個區域都有其流通貨幣:陝甘寧邊區貨幣(延安光華商店代價券、陝甘寧邊區銀行幣、陝甘寧邊區貿易公司商業流通券);晉綏邊區貨幣(興縣農民銀行幣、晉西北抗日國家地各縣區地方票、西北農民銀行幣、晉察翼邊區幣等);江南銀行幣;江淮地方銀行幣……
儘管存在諸多不便,但也為穩定解放區的金融市場起到了正面效果。當然,各解放區原本以為抗日戰爭勝利後,各個解放區的貨幣能統一,然而,第三次革命內戰的爆發,讓統一貨幣泡湯了,「貨幣統一」的願望也是在1948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之後實現的。
這些老版人民幣,已經隨著時間的沉澱,彌足珍貴。
該套人民幣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取得勝利,已經著手進行全國範圍的經濟恢復與建設,金融物價已趨穩定,財經狀況好轉,並爭取兩三年內根本好轉的形勢下,為適應國內外經濟情況而進行的貨幣改革。
第三套人民幣於1960年4月20日開始發行, 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共7種面額,分幣仍採用第二套的。1980年4月15日發行1角、2角、5角、1元4種硬幣。票面尺幅較第二套小,面額結構合理,紙、硬幣品種豐富。這是我國自行設計、使用自己研製生產的印鈔專用設備和固定水印鈔票紙印製的,是我國印鈔造幣工業進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新時期的重要標誌。
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從1967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到1985年定案,歷時1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先後三次上報方案,於1985年國務院常務會批准,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共9種面額、12種版別。
第五套人民幣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週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